梁昱

  • 手足口病多大孩子容易得(视频)

    手足口病多大孩子容易得
    手足口病通常是3岁以内的孩子比较容易患病。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即打喷嚏等,还有粪-口途径传播,即摄入病毒。另外如果手足口的疱破裂,疱液污染被子、餐具、玩具等 ,也可以接触传播,所以呼吸道、肠道和皮肤都是传播途径,并且人类是唯一的宿主。所以在儿童的托幼机构、幼儿园等,容易造成流行性发病的趋势。通常患病以后,孩子手心出现红疹,并且在脚心、臀部周围都可能有红色皮疹,还可能出现近期流口水较多,可以观察到口内、喉咙都有红点。上述症状是手足口病的典型表现,即手、足、口和臀部的红色皮疹,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呼吸系统、循环系和神经系统的并发症。通常手足口病在发病1周内传染性最强,多数病程也是1周左右,患儿多数在1周之内痊愈。
    2023-08-02
  • 婴幼儿手足口病怎么办(视频)

    婴幼儿手足口病怎么办
    婴幼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治疗,其实对病毒没有特效的药物,对症治疗便是所能做的部分措施,主要如下:1、要注意隔离,避免与其他婴幼儿一起玩耍,否则容易传染至其他人。同时应将自身衣服、物品彻底清洗、消毒、晾晒,达到去病毒的作用;2、对婴幼儿的护理要加强,室内温度、湿度均应比较适宜。室温要在20-22℃左右,会感觉较为舒适,而且湿度也要好,在60%左右,避免室内过于干燥;3、避免自行挤压、刺破疱,否则可能经常伴发烧。若发烧温度较高,便可以服用退烧药,平时还可以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比如小儿豉翘清热、蒲地蓝等;4、饮食要较平时略微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服用有利于消化、吸收的药物,多数婴幼儿1周左右,疾病便会逐渐痊愈。
    2023-08-02
  • 11岁儿童佝偻病的表现(视频)

    11岁儿童佝偻病的表现
    11岁孩子存在佝偻病时,一般已经属于后遗症期。多数孩子佝偻病活动期是3-4岁前,其骨骼在生长发育中受到影响,出现鸡胸、罗圈腿(O形腿)等表现。如果未及时治疗,3-4岁后,待其骨骼形成,以上病理改变不再可逆,可能随身高增长,胸部、头颅的改变不如早期明显,但鸡胸、郝氏沟等依然存在。部分成人存在O形腿、X型腿等,是幼年佝偻病时期遗留的症状。近年有迟发性佝偻病出现,即发生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的佝偻病表现,多数是7-8岁,一般女孩较多,以腿痛为主诉,通过长骨X光片检查,可发现佝偻病相关表现。11岁孩子出现腿痛时,可前往医院就诊,判断是否为佝偻病表现或与缺钙是否有一定关联性,如果存在,可进行补充维生素D的治疗。
    2023-08-02
  • 先天愚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先天愚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先天愚型是由于染色体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异常,尤其是21号染色出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或者唐氏综合征。先天愚型是人类最早发现的染色体异常带来的疾病,具有遗传性,此类孩子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特殊面容:表现为眼睛较小,眼角上翘,同时鼻梁较低,两个眼睛距离较远,嘴巴总是张开,两个耳朵的位置也较低;2、智力低下:在新生儿时期可能不是十分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落后越明显;3、生长发育落后:如身高、体重都比正常的孩子低;4、其它系统畸形:如可能伴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兔唇、狼烟等,男孩可能会存在隐睾,没有生殖能力;5、特殊掌纹:俗称通关手,即掌纹是一条横线。通常如果妈妈怀孕时的年龄越大,孩子发生先天愚型的可能性会越大。
    2023-08-02
  • 小孩子体温多少正常(视频)

    小孩子体温多少正常
    小孩子体温的正常值为36℃-37℃,一般37℃-38℃称为低热,38℃-39℃称为中等发热,39℃-41℃称为高热,>41℃称为超高热。小孩子体温升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小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非常容易出现波动的现象,还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吃奶、吃饭、哭、闹等,都能造成体温的增高。正常的小孩子哭、闹、跑之后可以试表,显示37.2℃或37.3℃,属于正常的范围;2、捂热综合征:1-2个月的小孩子,家长给其捂太多、穿太多、盖许多被子,就会出现捂热综合征,也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小孩子的散热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在给小孩子测体温时,一定尽量避免上述干扰因素,在吃完奶半小时以上,情绪稳定且穿着适当的情况下,再测体温,测出的就是一个比较精准的正常体温。
    2023-08-02
  • 婴儿做核磁共振打镇定剂有什么副作用(视频)

    婴儿做核磁共振打镇定剂有什么副作用
    婴儿进行核磁共振、CT等检查时,常因不能配合而需注射镇静剂,一般正常剂量使用多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患儿出现相关副作用如下所示:1、过敏:部分婴儿可能对镇静剂过敏,前1-2次使用时可能出现皮疹或局部红肿现象;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即叶酸缺乏导致,但属于罕见现象;3、肾功能改变:所有药物需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如果婴儿肝肾功能不佳,则需注意监测肾功能。此外,如果长期使用镇静剂,如部分特殊婴儿可能存在肿瘤,需进行化疗等治疗,经常需复查相关检查,此时使用镇静剂次数较多或较频繁,可出现耐药现象,表现为最初使用时婴儿睡眠较好,此后使用因为耐药可能无法入睡。家长应在检查前让婴儿处于缺觉、疲劳状态,此时使用镇静剂可发挥较好效果,以顺利完成检查。
    2023-08-02
  • 婴儿维生素D3滴剂什么时候吃好(视频)

    婴儿维生素D3滴剂什么时候吃好
    维生素D3滴剂一般2岁之内吃比较好。如果是足月的婴儿,通常从生后第15天开始吃维生素D3滴剂,吃到1岁,1岁后就适当加量。维生素D3滴剂还有一种剂型,是1个胶囊里为600单位,吃到2岁就可以停。如果婴儿2岁时,正好赶上冬天,或者气候不好,不适合晒太阳,可以酌情延长几个月,一般2.5岁之前停止服用即可。如果是早产的婴儿,可能需要从生后第7天开始吃,而且前3个月剂量稍大,吃到3个月时,改成和足月宝宝一样大的剂量,吃到2-2.5岁就可以停止服用。同时服用维生素D3滴剂期间,婴儿要多晒太阳。
    2023-08-02
  • 小儿阿奇霉素的作用(视频)

    小儿阿奇霉素的作用
    小儿阿奇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素,对较多敏感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志贺氏菌等,均具有较好杀菌作用,同时对厌氧菌也有杀灭作用。所以抗菌谱比较广泛,尤其对支原体、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杀菌作用较明显。儿童时期,多用于支原体感染治疗,如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或者呼吸道感染,通常医生建议使用阿奇霉素抗菌素。阿奇霉素也有一定副作用,有时可造成腹部不适症状,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但多数停药以后症状即可消失。同时要注意对肝肾有一定影响,如果长期并超量服用,化验肝功能、肾功能可能出现一过性增高,停药后即可缓解。此药物属于处方药,使用时间及剂量,均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023-08-02
  • 11个月宝宝可以喝豆浆吗(视频)

    11个月宝宝可以喝豆浆吗
    11个月宝宝可少量喝豆浆,但不可大量喝或替代奶水,通常1-2次/周即可。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如下:1、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可添加富含铁类的米粉及干泥、蔬菜泥等;2、7-9个月:随宝宝乳牙萌出及消化能力增加,可摄入更多其他食物,如煮得软烂的粥、剁碎的蔬菜、肉松,均可正常食用;3、10-11个:此时可添加更多辅食,这时将豆浆作为辅食添加,约50ml不存在问题,但是第一次喝完,应参考宝宝反应情况,多数宝宝可耐受,少数宝宝可出现胀气、肚子不舒服、放屁等情况,可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添加或避免让宝宝饮用豆浆。
    2023-08-02
  • 宝宝38.5℃睡着了怎么办(视频)

    宝宝38.5℃睡着了怎么办
    孩子发烧38.5℃时睡着,需根据时间决定是否需将其叫醒服药。38.5℃是介于口服退烧药和物理降温间的温度,一般38.5℃以上需口服退烧药,常用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体温在一天中有一定变化趋势,如果为夜间9-10点,此时即将进入较长的睡眠阶段,同时也是体温上升的阶段,如果这时孩子体温38.5℃,建议将其叫醒吃1次退烧药,以保证孩子安全。因为孩子熟睡后,家长可能也进入睡眠状态,但夜间可能是孩子体温迅速上升的阶段,家长可能无法及时观察,从而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是凌晨或晨间6-7点孩子体温38.5℃,可以先观察,不一定需将其叫醒,因为随体温的变化规律,其上升的可能性较小。这时可以贴退热贴,半小时后再次测量体温,待其自然清醒后,体温可能稍有下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