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原则(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原则
    临床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讲究全身以及眼部的综合治疗原则,具体如下: 1、全身治疗:协同内科医生给患者进行严格的血糖管理,包括严格的血压控制、血脂的调控: 2、眼部综合治疗:具体到眼部的情况主要根据不同的分期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Ⅰ、Ⅱ、Ⅲ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只需要进行全身情况的治疗,而不需要进行眼部治疗,包括药物或者激光以及手术。如果在荧光造影下发现患者出现了周边视网膜的大片缺血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的出现,或者出现玻璃体出血,主要采用早期激光、晚期玻璃体切割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目前比较新的药物,比如眼内的抗VEGF药物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展,可以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新生血管消退和黄斑水肿消退,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总体而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疾病,需要眼科医生、内科医生和患者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
    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的分级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2级、6期。根据视网膜有无新生血管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可以分为Ⅰ-Ⅲ期,主要包括: 1、Ⅰ期:在眼底镜下面检查,可以看到一些红色的血管瘤或者是小的出血点: 2、Ⅱ期:在Ⅰ期的基础上出现一些黄白色的硬性渗出; 3、Ⅲ期:在Ⅰ、Ⅱ期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白色的棉团样的病变。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Ⅳ、Ⅴ、Ⅵ期,主要包括: 1、Ⅳ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引发玻璃体出血; 2、Ⅴ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的病变; 3、Ⅵ期:视网膜增殖膜加速发展,导致视网膜的脱离。 更严重者除了以上6期外,还可以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往往视力丧失,还会出现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非常难受。
    2023-08-03
  • 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视频)

    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患者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血糖过高,产生相应的物质,导致视网膜血管组织和神经的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病变是微血管的病变,微血管损害后产生出血和渗出,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分期的临床表现。微血管是指介于视网膜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管径较小的血管,包括一些毛细血管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以及血管的周细胞,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的血液成分释放到组织中,导致病变不同程度的发展。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效果(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是最为经典、在全球都得到公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的原理是通过使视网膜细胞内的蛋白凝固,产生热凝固效应,从而破坏视网膜的细胞,减少其对氧气的需求,通俗而言就是牺牲周边视网膜来保护黄斑区比较重要的视网膜有效的供氧和血液供应,可比喻为弃卒保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可以通过减少周边视网膜的缺血缺氧状态,缓解黄斑区的黄斑水肿,也可以促进已经产生的或者即将产生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治疗效果,激光治疗可以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发展到Ⅳ期、Ⅴ期,甚至Ⅵ期。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多久能治好(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期多久能治好
    首先应该更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观念,所谓的治好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同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治疗,只是用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或者血压状态,以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也是同样的原理,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检查只看到针帽样的红色点状的微血管瘤,或者视网膜的内出血,无需治疗,只需要患者控制好血糖。若有高血压或者高脂血症,兼顾血压和血脂的控制,眼科定期观察眼底、监测视力的变化即可,并不需要进行眼部的干预等。若想将Ⅰ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好,治到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也是一种误区。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遗症(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后遗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作为一种有创的、破坏性的治疗方法,患者肯定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1、由于周边视网膜被激光破坏、感光细胞丢失,患者会出现一些周边视野的缺损; 2、如果激光能量过大或者激光点数过多,严重者周边视野完全丧失,仅留下中间管状视野,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患者将不能开车,上下楼梯也容易摔跤等; 3、可能会因为激光烧灼以后眼部炎症反应加重,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的或者持续的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可能会比激光治疗之前下降,需要在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 4、可以避免的并发症:可选择有眼底病专业经验的医生进行激光治疗,术中可以避免的一些并发症包括能量使用不当、过大造成的术中或者术后的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更有甚者激光能量过大可以直接导致视网膜的医源性裂孔。如果激光能量过小,往往不能产生有效的热凝固效应,不能有效的破坏周边视网膜,对于疾病的控制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包括全身的综合护理和眼部的护理、术后护理: 1、全身护理:包括对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无时无刻都需要注意到血糖的控制、血糖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电话的回访,或者尽量让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就诊时可以告知医生,还有患者血压的药物控制,包括一些血脂的控制、平衡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2、眼部护理:包括定期对患者进行视力监测、眼压监测,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可能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进展,立即需要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或者眼底造影的检查,需要相应的处理; 3、术后护理:包括激光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或者一些电话的回访,如果患者出现一些不适,比如视力下降等情况,就需要初步判断,然后指导患者及时就诊等。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不会失明(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不会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会失明的问题难以给予明确的回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身情况控制良好,可以得到有效的视力保护,会失明。但是如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到增殖期,即Ⅳ期、Ⅴ期、Ⅵ期,而患者不能配合医生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患者的全身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包括血糖不能长期平稳的控制,高血压不能药物控制以及高脂血症不能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良好,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的结局就是失明。总体而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的重点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既不能过度的治疗,造成患者的创伤性治疗或者经济上的负担,也不能因为大意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防止造成患者视力严重丧失等,后果将不堪设想。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非常隐匿,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应停留在出现一些症状才就诊眼科,而是应该一旦确诊糖尿病,尽早到眼科门诊进行散瞳的眼底检查。门诊散瞳检查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不同程度有相应的体征。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1、Ⅰ期:可在视网膜的眼底彩照,或者眼底镜下出现红色的点状出血改变,或者微血管瘤改变; 2、Ⅱ期:可看到黄白色的硬性渗出; 3、Ⅲ期:可看到白色的棉团样的软性渗出; 4、Ⅳ期:可看到视网膜表面或视乳头表面网状、分枝状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膜。若导致了玻璃体出血,可以看到视网膜玻璃体的出血,往往眼底的详细检查因为出血的遮挡不能进行; 5、Ⅴ期:可看到视网膜的增殖膜形成; 6、Ⅵ期:可看到视网膜脱离; 7、疾病最终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看到虹膜上新生血管,患者眼压非常高,可出现角膜水肿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耳朵里痒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里痒是怎么回事
    引起耳朵里面痒的原因比较多,耳屎过多或过少、过敏、真菌感染等都可以引起耳朵痒。除此之外,糖尿病、全身瘙痒也可以出现耳朵痒。具体原因如下: 1、耳屎过多,耵聍是外耳道的分泌物,俗称耳屎,一般不需要清理,但如果积存太多,出现栓塞,可以刺激外耳道神经而引起耳痒; 2、过敏,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易发生外耳道湿疹,除表现为耳内痒外,急性者还可出现耳内烧灼感、皮肤破溃流水,慢性者皮肤粗糙、增厚,治疗时应该避免过敏因素,外涂适当的软膏; 3、霉菌性外耳道炎,多因采耳交叉感染所致,或者中耳长期流脓,耳道潮湿,主要症状是耳内奇痒。如果患者确定为霉菌性外耳道炎,建议及时到医院彻底清除外耳道的霉菌性团块和分泌物,再选择合适的药膏,如达克宁等外用,同时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采耳等不良习惯; 4、耳屎过少,部分病人的耳朵痒,耳道确实非常的干净,不但没有霉菌团块和白色粉末,更不见任何耳垢。事实上,耳屎过少、皮肤太干燥,也会出现耳朵痒,就像皮肤本身经常使用肥皂洗浴后,变的干涩、发痒一样,耳垢的油脂也有止痒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