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银

  •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视频)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发烧怎么办
    儿童打完手足口疫苗后的发热多为低热,经过2-3天即可好转,在此期间需注意多休息,尽量保持房间安静,温湿度适宜,勤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洁,同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帮助退热,如用毛巾湿冷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在额头、喉、后颈部贴退热贴,患儿睡觉时露出手脚等,以起到散热作用。如果发现患儿体温高于38.5℃,需适当服用退热药,如体温持续增高或不下降,需积极就诊治疗。 通常小儿打完手足口疫苗后有发热,可能影响到食欲,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期间应注意多补充水分,不仅可提高身体免疫力,还可补充发烧丢失的水分。此外,部分患儿发热期间口中无味,可能喝不下温开水,家长可以给宝宝喝一些蔬菜汁或者水果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米粥等。此外,不可让小儿进食过多油炸、甜腻、辛辣食物,以防止胃肠道负担加重而导致身体康复速度下降。
    2023-08-02
  • 怎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视频)

    怎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患者是否需心肺复苏的判断如下: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如果患者在触电、地震、中毒环境中,需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环境,保证患者和自身安全; 2、判断意识:拍打患者双肩,在患者涮侧耳边呼唤,原则是轻拍高喊,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要拨打120寻求急救; 3、判断脉搏:食指和中指并拢,在喉结旁肌肉内触摸颈动脉搏动,触摸时间不能超过10秒。触摸动脉搏动同时要观察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情况。如果患者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摸不到、无呼吸,或接近喘息状态,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2023-08-03
  • 心肺复苏包括哪些内容(视频)

    心肺复苏包括哪些内容
    心肺复苏术包括A、B、C、D、E、F、H,具体如下: 1、A:代表气道控制,即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异物,取出假牙; 2、B:代表人工呼吸,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3、C:代表循环,一般指心脏按压; 4、D:代表药物,包括新三联和新四联药物; 5、E:代表心电图,现在增加了乳酸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在美国心脏协会和欧洲心肺复苏协会上有所提及; 6、F:代表电除颤,室颤、心跳停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常影响血压,需同步电复律进行除颤; 7、H:代表高级心肺复苏,为重症监护室里更为专业的治疗。 若是徒手心肺复苏,目前最强调胸外心脏按压,操作可归结为快速、用力,为建立有效人工循环基础,否则无有效人工循环,即使有通气也无意义。人工通气目前已经被弱化,对非心源性心跳停止,如窒息引起的心跳停止,需强调人工通气。对于心源性猝死早期,由于血液中氧气含量相对较高,不愿意做人工呼吸的施救者甚至可只做胸外按压。
    2023-08-03
  •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视频)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如下: 1、体位:取头高脚高位,V字形,头和脚和床呈为15°-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密切关注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体温,必要时吸氧; 3、休息:保持房间卫生清洁和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4、记录出入量:给予液体复苏的同时观察输液量; 5、防止并发症:给予叩背、排痰、翻身,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和压疮,转动和搬动患者时一定要动作轻柔; 6、治疗原发病:如果有皮肤感染,应清疮处理,有肺脓肿则要切开插管引流,排出毒物。
    2023-08-03
  • 休克一次对身体的影响(视频)

    休克一次对身体的影响
    休克指人接受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循环血量锐减,导致组织灌注不良,引起器官缺血、缺氧所造成的危害。休克对人的危害取决于病情的急缓、休克原因、患者的代偿能力以及救治措施是否及时,具体如下: 1、失血性休克:短时间无法及时补充液体进行纠正,患者即可能死亡; 2、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造成的心源性休克也可能导致心脏灌注减低、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脏骤停,导致患者死亡; 3、感染性休克: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补液,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4、过敏性休克:如果及时抗过敏治疗,患者也可能恢复,延误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出现休克,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急诊科,通知医生争分夺秒地抢救生命,不可延误救治。
    2023-08-03
  • 失血量多少毫升会休克(视频)

    失血量多少毫升会休克
    急性失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失血量、速度以及患者的健康状态和年龄,具体如下: 1、失血量500-1000mL:相当于人体10%-20%的血容量,多数年轻人可以耐受,很少引起症状,也不至于发生贫血,但约5%的人因血管迷走神经反应而出现症状; 2、失血量1000-1500mL:即总血量的20%-30%,如果健康青年人精神状态稳定,经安静休息后可不出现症状,但活动后可出现心血管症状; 3、失血量1500-2000mL:即总血量的30%-40%,即使仰卧休息状态也可能出现明显表现,如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口渴尿少、脉搏细数、血压降低、短暂意识丧失; 4、失血量超过2000-2500mL:即总血容量的40%-50%,可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如果患者有慢性疾病、感染、营养不良、失水、贫血,或患者年龄较大,即使失血量较少,也可能导致休克或死亡。一般成人有4000-5000mL血液,如果急性失血量达30%以上,即1000mL以上,即可达到人体代偿极限,会危及生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