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 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怎么办(视频)

    老年骨质疏松疼痛怎么办
    老年人骨质疏松疼痛需要积极进行抗骨松治疗,包括补充钙质,补充活性维生素D,肌肉注射降钙素及双膦酸盐制剂,还可以结合非甾体类的消炎药进行止痛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大多发生在绝经期后的女性,男性也有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病理性骨折。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骨头,进行积极的抗骨松治疗。骨质疏松的原因在女性患者最大的是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内分泌代谢环境的改变。非绝经期的患者存在其他的原因,可以导致骨皮质变薄,骨量丢失,骨小梁破坏,所以需要进行抗骨松治疗。 骨质形成包括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治疗过程当中,需要积极地促进成骨细胞,还需要抑制不良的破骨细胞,从而才可以保证骨骼的适应性生长。 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要积极地利用综合的药物、综合的手段进行止痛治疗。
    2023-08-03
  • 老人骨质疏松需要补钙吗(视频)

    老人骨质疏松需要补钙吗
    老人骨质疏松需要补钙,因为骨头是以钙为基质,骨头如果缺钙,相当于没有基石,不能保证骨量,但在日常饮食中钙摄入严重不足,需通过药物补充不足的钙质,所以补钙是抗骨松的第一步。没有钙质就没有坚实的骨骼,所以老人骨质疏松需要补钙。 补钙可以通过食物,也可以通过药物。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钙质高的食物、含壳类的食物,比如虾,还有含磷的食物,牛奶、豆浆等。药物则包括钙尔奇,即碳酸钙,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钙剂。选择钙剂一定要明确元素钙的含量,不应选择一些保健品补钙,而一定要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补钙。
    2023-08-03
  • 老年缺钙症状(视频)

    老年缺钙症状
    老年人低钙血症或缺钙时,最常见的表现是肌肉痉挛和手足抽搐。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部或上肢的前臂,有时候可以出现面部肌肉的痉挛。抽搐通常是手和足的搐搦,通常可以见到双手或双足在运动增加时或者静止状态下,出现突发的痉挛样抽搐。同时可以出现一些感觉的异常,或者出现一些皮肤和指甲的变化,指甲会变薄变脆。长期的低钙血症还可以影响到神经系统,出现一些不正常的钙化,甚至可以引起低钙性的癫痫发生。 所以对于低钙血症需要积极进行纠正,低钙血症还可以对骨骼造成影响,容易引起骨折,常见的是脆性骨折。也会导致牙齿发生不正常的钙化脱落,还可以引起一些皮肤的敏感或者皮肤的感觉异常。
    2023-08-03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音频)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上消化道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病变出血均属于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通常为呕血、黑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病变可因血液返流入胃,引起呕血。在判断出血量方面,出血5ml,大便潜血即可呈现阳性。出血50ml,肉眼即可见黑便。出血量在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400到8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口渴。大量出血达全身出血量的30到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干、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弱,若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急性出血后早期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3到4小时以上才会出现贫血。通常心率变化对于判断失血更为敏感。中度或大量的出血病历于出血后的24小时之内,通常可见有发热,多数在38.5℃以下,持续数日之1周不等。
  • 低血糖吃什么好?(音频)

    低血糖吃什么好?
    讲解医师:刘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基于预防的目的,防止发生低血糖的饮食原则是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的适当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运动前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忌烟、忌酒、避免空腹饮酒,因为酒精能够直接导致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应迅速解除低血糖症状,迅速纠正导致低血糖的各种潜在原因。对于轻中度的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面包、饼干、馒头即可缓解症状。而对于药物性的低血糖,应及时停用相关的药物;重症患者及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的血糖,甚至无需等待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的葡萄糖,40ml静脉推注,继而以10%的葡萄糖继续静脉点滴。神志不清的患者切忌经口喂食,以免导致窒息。
  • 低血糖是糖尿病吗?(音频)

    低血糖是糖尿病吗?
    讲解医师:刘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因β细胞对葡萄糖的刺激感知缺陷,使早期胰岛素释放障碍,导致餐后早期高血糖,而胰岛素速释放的高峰时间延迟,且释放反应加剧,故部分患者在餐后的2到3个小时、3到5个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表现。此外,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所使用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也可引发低血糖现象,但并非说低血糖就是糖尿病。低血糖还可以见于胰岛素瘤、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倾倒综合征、糖类代谢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低血糖并不等同于糖尿病。
  • 心脏骤停怎么办?(音频)

    心脏骤停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
    心脏骤停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导致心源性猝死。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仅为碳氢氧呼吸、大动脉搏动核心音消失、瞳孔散大。有文献统计猝死90%为心源性,75%缘于冠心病。心电图可表现为室颤、无脉室速、心室停顿、电机械分离,心脏停搏5到15秒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20秒可出现昏迷。若心脏停搏超过5分钟,可导致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心脏骤停的辨识要点为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患者既往可能曾有心脏病史或近期有心绞痛的发作症状。见到此类患者,首先要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呼叫患者,同时揭开衣服,观察呼吸,接受专业培训人员可以同时判断有大动脉搏动,用时不得超过10秒钟。如判断猝死立即呼救,指定专人拨打120。有条件取来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立即进行除颤,将患者平放置于坚实的表面,施救者跪于一侧,双手重叠,掌根落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以髋为轴,垂直下压,下压的深度要大于5cm,每分钟大于100次。受培训人员可按30:2的频次给予人工呼吸,即按压30次后,以一手压住前额并捏住鼻子,一手提颏,使头后仰,打开气道,以口对口的方式进行通气,见患者胸部抬起,停止吹气,使气体流出,连续两次继续按压,直到持续心肺复苏进行两分钟后再进行评估。如呼吸循环未恢复,继续上述复苏措施,直至取来AED除颤或专业急救人员赶来现场接管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