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

  • 胆囊癌会传染吗(视频)

    胆囊癌会传染吗
    单纯的胆囊癌并不会传染的,除非患者合并有其他的传染性疾病,比如乙肝、丙肝,而乙肝与丙肝有可能通过其自身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染。与胆囊结石相类似,胆道的恶性肿瘤或者胆囊癌的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即同一个家庭中,有时候胆结石患者的数量可能比较多,而且患者的多个子女、多代均可能出现此类疾病,例如父母有胆结石,其子女亦有胆结石,而患者的隔辈,如孙子、孙女仍有胆结石。胆囊结石,尤其是体积较大的胆囊结石,对于胆囊癌有一定的诱发几率。胆囊结石会刺激胆囊黏膜增生,增加出现炎症的概率,但是胆囊癌本身并没有传染性,所以与胆囊癌患者一同饮食的过程比较安全。认为胆囊癌可能有传染的因素,可能与胆囊癌晚期患者出现黄疸有关,此类患者的黄疸为梗阻性黄疸,与肝炎、丙肝、乙肝等疾病导致的黄疸不同。
    2023-08-02
  • 胆囊癌可以运动吗(视频)

    胆囊癌可以运动吗
    胆囊癌患者,无论在术前或术后,只要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临床上仍建议患者适度的进行运动,有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踱。待逐渐地恢复之后,恢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状态,我们鼓励胆囊癌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并且去加强锻炼。对于患者而言,无论从战胜疾病的心态方面,还是从体力、免疫等方面,体育锻炼对于肿瘤患者,以及胆囊癌患者均具有益处。前提条件是需量力而行,尤其进行较大的胆囊癌根治术,或者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需要适量运动,尤其是手术刚结束前1-3个月,患者需要采取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可进行特别剧烈的运动,如搏击,因为有的时候,患者可能无法承受。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3-6个月之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锻炼,并逐渐地融入到正常生活。
    2023-08-02
  • 胆囊炎胆囊癌症状区别(视频)

    胆囊炎胆囊癌症状区别
    有的时候,患者很难对胆囊炎与胆囊癌进行区别,因为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十分密切。胆囊结石越大的患者,比如患者伴有大于2-3cm的胆囊结石,则出现胆囊癌的概率会明显增加,这部分患者如果合并有胆囊炎,其实就是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的过程。有一部分患者基本上无相应的临床症状,但患者自身伴有胆囊腺瘤,如绒毛膜腺瘤、胆囊腺癌、鳞癌,以及部分少见的胆囊肿瘤。此类肿瘤本身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任何症状,仅当患者进行体检时,有时候发现是息肉,甚至B超就提示为息肉,但是经过临床的检查,肿瘤标记物亦出现增加,此类患者选择手术切除,其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为胆囊癌。总而言之,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往往提示患者抽取一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以明确自身是否伴有肿瘤。有一部分患者根本就没有症状,仅当进行检查与病理之后,才能发现自己为胆囊癌患者。
    2023-08-02
  •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视频)

    胆囊癌的诱发因素
    在所有的消化系统肿瘤中,胆囊癌的发病率大概可排到第六位,其诱发因素如下: 1、胆囊结石:胆囊癌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胆囊癌的出现往往与胆囊结石密切相关。据文献报道,50%-90%的胆囊癌的患者均伴有胆囊结石,即胆囊结石可能为最大的胆囊癌诱发因素。胆囊结石本身的质量与胆囊癌的发病率亦有明显的关系。胆囊结石大于2-3cm之后,此类患者出现胆囊癌的几率比一般患者增加7-10倍; 2、胆囊息肉:有较宽基底的孤立型胆囊息肉,亦为导致胆囊癌的常见原因,此类扁平的孤立型胆囊息肉,如果大于1cm,则出现癌变的概率会明显增加; 3、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的慢性炎症有可能会导致胆囊癌的出现。 总而言之,其实就是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瓷样的胆囊、胆囊腺肌症,均有可能成为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胆囊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一些南美国家,如智利,其胆囊癌的发病率仍比较高。
    2023-08-02
  • 脑血管瘤可以采用伽马刀治疗吗(视频)

    脑血管瘤可以采用伽马刀治疗吗
    脑血管瘤不是严格意义上医学概念的名词,实际上脑血管瘤里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静脉性血管畸形、毛细血管畸形,还有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动脉瘤,伽马刀能治疗的是脑动静脉畸形、脑海绵状血管瘤这几种,而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既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也可以通过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伽马刀治疗可以和这两种方法进行相辅相成的结合。有一些手术不能做的或者介入难以达到的比较细的血管,难以进行栓塞治疗,包括手术以后部分切除,介入治疗以后仅栓塞了一部分血管畸形,伽马刀治疗可以发挥它的治疗优势。
    2023-08-02
  • 伽马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优势(视频)

    伽马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优势
    颅内的海绵状血管瘤,它和中颅底海绵状血管瘤还是有区别的,从目前来说学术上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叫海绵状血管畸形,这种血管畸形一般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单发,有的人是多发,很多人可能终身没有表现,只是在偶然时候才能发现,也有的人是由于病灶本身出血,或者处于功能区产生一些临床症状,像头疼、癫痫的问题,发现以后,如果病灶正好处于比较深的位置,或者手术难以达到的位置,采用伽马刀治疗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血管畸形、出血的风险,可以减少癫痫发作发生的概率,对病人来说,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可以治疗疾病,达到一定的效果。
    2023-08-02
  • 如何判断伽马刀治疗脑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视频)

    如何判断伽马刀治疗脑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
    由于海绵状血管瘤本身属于隐匿性的血管畸形,诊断方法是靠影像学诊断和手术以后病理诊断,但是病人选择伽马刀治疗以后,往往没法得到病理的诊断结果,怎么评估疗效问题是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难题。因为影像学结果在伽马刀治疗前和伽马刀治疗以后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出血风险的降低,如果治疗前病人有反复的频繁出血,治疗以后出血不再发生,就是评价疗效的最主要的一个标准。从影像学上看有一些病灶会逐渐的缩小,但是它往往也跟出血逐渐吸收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不以病灶缩小或消失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2023-08-02
  • 肝钙化怎么回事(视频)

    肝钙化怎么回事
    有时候在门诊,有很多患者拿着CT,或者B超单会询问医生,以了解肝脏钙化灶。如果检查结果为单纯的肝脏钙化的描述,往往提示有一个钙化点位于患者的肝脏内部,其常见原因如下: 1、患者有肝内胆管结石; 2、患者的肝脏曾经出现过出血或外伤,这部分出血被吸收、钙化,则形成肝脏钙化灶,此类患者可能无需对肝脏钙化灶进行处理; 3、肝脏内的寄生虫,比如胆道的蛔虫于胆道内部死亡,进一步钙化,可形成肝脏的钙化灶。 临床上往往建议患者选择强化的CT或者核磁,对肝脏钙化灶是否可导致相应的症状,以及肝脏钙化灶是否需要处理进行判断,其主要方法为观察钙化灶远端的胆管是否出现扩张。如果结石或者钙化的远端有扩张,则表明钙化灶位于胆管内,有可能需要处理。如果远端的胆管没有扩张,则可能仅为简单的钙化灶,可能无需进行处理。
    2023-08-02
  •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视频)

    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
    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表现: 1、疼痛:主要为剑突下、腹部、脐上,进食后胀痛为主,可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2、黄疸:主要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 3、大小便性状改变: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呈陶土样、灰白色样便; 4、发热:胆道梗阻,感染引起胆管炎可出现持续高热、顽固性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症状,危及生命。 5、神经精神症状改变:谵妄、躁狂、淡漠等。
    2023-08-02
  • 什么是肝外胆管结石(视频)

    什么是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是指肝总管、胆总管发生的结石称肝外胆管结石,它是由两个原因导致:即肝内胆管原发结石和胆囊结石继发肝外胆管的结石,胆囊结石继发肝外胆管结石主要以胆固醇结石为主,肝外胆管原发结石是因胆道的感染,胆道寄生虫引起的,主要以胆色素结石为主,肝外胆管原发结石,即使切除胆囊,取出胆管结石,仍有复发可能,手术时需留置T管,观察是否有新生的结石。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