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

  • 儿童抽动症是疾病吗(视频)

    儿童抽动症是疾病吗
    儿童抽动症以抽动症为疾病主要诊断依据。如果讨论儿童抽动是不是疾病。关于儿童抽动症,既是儿童行为障碍,也是神经发育障碍里面一大类。主要表现为抽动,抽动分发声抽动和运动抽动。部分患儿可能只有运动抽动,如肌肉发生抽动;部分孩子可能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都有。抽动分为一过性抽动和慢性抽动,还有最严重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所谓一过性抽动只有运动抽动或只有发声抽动,通常间断出现,一般病程不超过一年,无需特殊处理。一过性抽动有可能是运动抽动也有可能是发声抽动,但是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不会同时存在。 如果慢性抽动对孩子社会功能无明显影响,不影响学业,不影响人际交往,可适当观察处理或通过心理治疗缓解。关于抽动秽语综合征,即抽动障碍里面比较严重类型,除运动抽动还有发声抽动,且这两个抽动类型会同时存在。会影响到孩子学业和人际交往,甚至影响自尊和自信。部分孩子抽动甚至会损伤自己身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必须积极干预和治疗。
    2023-08-02
  • 儿童自言自语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视频)

    儿童自言自语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关于儿童自言自语确实有这种情况,经常有孩子的家长来咨询,没有带孩子过来咨询,说自己家孩子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甚至自己笑,问是不是得了分裂症。关于自言自语这只是一个症状,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在小孩的发育过程当中,确实会有自言自语的现象。甚至小孩在咿呀学语时,会自言自语。自言自语的内容有可能是爸爸妈妈说的话,或爸爸妈妈讲的故事,或自己看的动画片,甚至就是自言自语,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不能只凭现象判断疾病,自言自语不一定是分裂症,没有必然联系。很多孩子虽然有自言自语,但是整体的社会功能保持比较良好,这种情况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有时自言自语是一过性症状,可能慢慢自己会消失;如果自言自语非常严重,一个孩子一天到晚都在自言自语,而且有自笑的表现,甚至有其它情绪问题,如发脾气甚至有行为异常,如摔东西、打人。出现方方面面的异常,家长就要高度重视,需要去专业机构进行详细评估,判断到底有没有出现精神和心理问题。
    2023-08-03
  • 儿童精神分裂如何治疗(视频)

    儿童精神分裂如何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精神分裂治疗指南,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精神分裂病治疗的指南,但总体上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和成人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一致。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的模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 关于药物治疗也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如果孩子是首次发病,治疗周期可能是2-3年左右,如果是第二次复发,可能是5年左右,如果是3次以上,可能推荐长期服药,会有较好的预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也非常有必要。药物只是控制症状,通过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可以逐渐恢复孩子的社会功能、恢复学业、恢复人际交往,慢慢的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预后。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去重视该疾病,必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全面治疗。
    2023-08-03
  •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吗(视频)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吗
    关于儿童精神分裂症这个疾病,确切病因并不清楚。现在精神科大部分疾病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系,儿童精神分裂症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两系三代家族里面有精神异常的亲属,子代出现精神异常的风险可能要比普通人群要高,但并不代表一定有遗传,所以不用过度恐慌;另外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所谓的环境因素包括小环境也包括大环境。大环境可能会有很多空气污染等因素,空气的污染可能在母孕期会导致母孕期的其它问题,如母孕期感染问题,妊高症问题,糖尿病导致母孕期胎儿缺氧的问题,或者出生时产程过长、脐带绕颈等原因导致的缺氧状况,都有可能影响神经发育。 现在有一个观点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是神经发育疾病,常常也会说是退行性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一类疾病,所以这些环境危险因素可以避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然后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如果一旦诊断是该疾病,必须积极干预,对症处理,进行心理上的支持,让孩子保持比较好的预后。
    2023-08-03
  • 三四岁孩子会得精神分裂症吗(视频)

    三四岁孩子会得精神分裂症吗
    通常精神分裂症常见的起病年龄是青壮年,所谓青壮年通常指25-35岁,但是有一部分起病于儿童青少年,甚至早发在3-4岁。曾经有住院的4岁小孩,经过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各种辅助检查,最后明确诊断是精神分裂症。经过恰当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以后,有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3岁的孩子有可能出现该疾病,但是相对非常少。通过积极干预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3岁的孩子出现行为言语异常,需要鉴别很多其他疾病。包括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即智力发育障碍,有孤独谱系障碍,也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等。3-4岁的孩子得分裂症比较少见。所以当孩子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家长不要过度担忧。可以详细观察和记录,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2023-08-03
  •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据(视频)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据
    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儿童精神障碍里面最严重的类型。通常起病年龄是青壮年,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在儿童青少年起病,称为早发精神分裂症。关于其诊断,其实没有特殊的诊断,所用的诊断标准和成人诊断标准一样,主要包括知、情、意三方面。所谓的知就是认知,包括感知觉、思维,思维包括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包括智力、自制力等评估;情是情感,情感反应协调不协调,情感反应是否一致,情感反应的各个方面,有没有情感反应的平淡等;意是意志行为活动。有没有意志行为活动的明显变化,或意志的明显减退,或行为异常等。 有一套ICD-10(国际疾病分类),是一套详细的诊断标准和手段,如果符合该症状标准,同时又达到了时间标准,如一个月、三个月,同时可以排除其它疾病,另外这些症状影响到了孩子的社会功能,让孩子不愿意上学,人际交往变差等。如果达到这些条目,就可以做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如果孩子诊断为儿童精神分裂症,必须积极干预和治疗。
    2023-08-03
  • 儿童精神分裂症能治愈吗(视频)

    儿童精神分裂症能治愈吗
    关于精神科的很多疾病都提到了治愈的概念,很多家长都会纠结该疾病到底能不能断根、能不能治愈。其实经常会跟家长举例,儿童精神分裂症像其它躯体疾病一样,如儿童糖尿病、儿童高血压,该疾病目前确切的病因并不是很清楚。对于这种病因不是很清楚的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对症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临床上的治愈是精神病性的症状得到很好的控制,孩子能够恢复学业等社会功能。在临床上,目前很大部分的孩子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其实即便是达到了临床治愈,家长包括专业人员也要非常关注整体的预后,并不是达到了临床治愈就可以马上停药,把所有的药物都停掉,把所有的心理治疗都停掉,需要维持期的治疗,可能是比较长的过程。维持期并不意味着疾病没有治愈,而是为了减少复发风险,达到更长期的预后。
    2023-08-03
  • 精神病症状(视频)

    精神病症状
    老百姓经常会说这个人是不是有精神病。关于这个概念,其实在专业术语上可能会说精神病性症状。所谓的精神病性症状就是经常说到的认知方面的异常,如出现了感知觉异常,如出现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错;如出现思维内容异常,如出现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非血统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其它综合知情意症状,总体的不协调性,认为这些都是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并不能归纳为某一个疾病。至于是不是某一个疾病,需要经过专业评估和心理学检测,甚至通过躯体排除来确定到底是什么疾病。当一个孩子出现精神病性的症状时,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如果是一过性的症状,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高达一个月以上,需要特别关注,需要去专业机构进行详细评估,再确定是什么问题。
    2023-08-03
  •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视频)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孩子成长过程会出现这样问题,这也使得所有家长都非常苦恼。但事实上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无论身体生长发育还是心理成长都有一定规律性。 对于家长,现在有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科普知识,科普书本,作为家长可适当了解一些。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家长首先应做到冷静分析和判断,即出现这些问题有无诱因,有无原因,有无触发因素,是何种原因导致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找到原因后,较客观来评估这些原因,并且减少这些因素发生,孩子叛逆情绪可能会得到缓解。现在家长可能会把智力教育搁在非常重要位置,但事实上学习教育、心理教育和身体健康其实都非常重要。只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孩子成长才会相对比较顺利,家长才能去发现孩子优势,发现孩子特长。然后发挥其特长,使其比较顺利地度过叛逆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