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视频)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肿瘤在胰腺的位置决定,胰腺肿瘤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型,具体如下: 1、良性肿瘤:通常是胰腺的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是良性或具有低度的潜在恶性风险。良性肿瘤通常可以进行局部切除,若位于胰腺体尾部,可以在微创或开放手术下进行胰腺体尾部切除,通常可以保留脾脏。若位于胰腺头部,需通过肿瘤与重要血管和胰管的关系,评判是否可以进行局部摘除术。若与血管和胰管的关系密切,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2、恶性肿瘤: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与良性肿瘤不同。若位于体尾部,需进行胰腺体尾部、侵犯血管以及脾脏切除,若位于胰头部,则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2023-08-01
  • 保胆取石手术好吗(视频)

    保胆取石手术好吗
    目前主流学界认为保胆取石手术只有非常特定的人群才能受益,对于大部分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而言,保胆取石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生通常伴随着胆囊上皮细胞的炎症性病变,病变在保胆取石手术之后无法彻底痊愈,术后会很快复发,导致患者多次手术,甚至延误病情。 因此目前正规的大型医疗机构通常不建议有症状的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手术,而是建议通过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彻底解决问题。胆囊切除手术目前成功率较高,技术成熟,患者通常住院1天即可出院,甚至可以进行日间手术,对生活、工作、学习都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应优先选择正规的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而非保胆手术。 由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症患者的胆囊功能和胆囊局部的病理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仅取出结石并不能解决病理改变,还会导致术后较快复发。所以保胆取石手术看似微创,但会对患者造成更多的风险和危害。
    2023-08-02
  • 脾脏破裂多久能出院(视频)

    脾脏破裂多久能出院
    轻度的脾脏包膜下血肿或小的裂伤,若不伴有其他脏器的破裂和损伤,在患者循环和血压正常的情况下,进行1-2周的保守治疗。因为即使是包膜下的小血肿,也会有出现血肿逐渐增大引起自发性脾破裂的风险。所以需观察1-2周,将自发性破裂的风险尽量在院内降低,才可让患者安心出院。 脾脏裂伤比较严重或损毁到脾门处大血管的患者,通常需进行脾脏切除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在1-2周内。目前手术技术发展成熟,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只需注意复查血常规、血小板的情况,避免术后短期内血栓的风险,通常可以很快康复出院,且康复后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
    2023-08-03
  • 脾脏囊肿手术风险大吗(视频)

    脾脏囊肿手术风险大吗
    脾脏囊肿的手术风险不大。多数脾脏囊肿体积较小,通常在体检或其他医疗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若脾脏囊肿直径较小,近期未快速增长,血供不丰富,并且没有压迫周围器官和脾脏包膜产生症状,可以不必理会,正常年度体检即可。若脾脏囊肿生长较快,或不能判定为完全良性肿瘤,可在严格诊断的情况下进行脾脏囊肿的切除。 切除方法分为两种,小的脾脏囊肿可以进行脾脏局部切除,较大的脾脏囊肿或位于脾门处的脾脏囊肿,可以切除整个脾脏。手术是微创形式,对患者创伤较小技术成熟,术后没有大的并发症,只要注意术后短期内复查血常规、休息,正常患者切除后风险较小。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应根据脾脏囊肿位置、性质和大小综合判断,大部分患者体检即可,无需手术。
    2023-08-03
  • 多囊肝怎么办(视频)

    多囊肝怎么办
    多囊肝是一种先天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肝脏内多发大小不一的囊肿,多数患者伴有其他脏器的囊肿,如多囊肾,治疗如下: 1、多囊肝生长速度较慢,没有压迫肝脏包膜,没有造成患者腹胀或腹痛,肝功能正常,则正常年度体检即可; 2、多囊肝对肝功能造成逐步影响,或对肝脏包膜产生压迫,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等症状。此时可以对较大的囊泡进行微创下开窗引流,或在介入下进行穿刺、抽吸,可明显改善症状; 3、个别患者多囊肝发展到晚期可对肝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导致肝脏功能减退,甚至导致肝衰竭,需进行肝移植。将多囊的肝脏换为正常肝脏,患者也可痊愈。 总之,大部分多囊肝患者只需进行正常的门诊随访即可,平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作息,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2023-08-03
  • 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是什么意思(视频)

    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是什么意思
    肝内多发低密度影是肝脏B超或CT检查报告的描述,多见于肝脏良性肿瘤,常见多发的肝脏囊肿和多发的血管瘤。如果良性肿瘤体积较小,生长较慢,未对生活造成影响,患者也没有自觉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 除此之外,部分恶性肿瘤在少数情况下也会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常见的肝内的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在肝内播散或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如结肠癌肝转移、胰腺癌肝转移等。 若患者近期存在相关靶器官疾病的症状,包括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胰腺部位疼痛、后背疼痛、体重减轻,同时又在体检时发现肝脏多发阴影,需高度重视。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CT、磁共振以及血液内肿瘤标志物的筛查,才能明确多发低密度影的性质。
    2023-08-03
  • 肝脏有阴影可能是什么(视频)

    肝脏有阴影可能是什么
    较多患者在体检或正常医疗检查中,偶然发现肝脏有阴影,大部分无需过于担心。因为肝脏很多良性病变会表现为肝内存在阴影,如肝脏内的小囊肿和血管瘤,可在B超或CT下表现为低回声灶或肝区局部密度降低。对于大部分肝囊肿和肝血管瘤,只要没有快速长大,没有引起症状,门诊随访即可,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除此之外,少部分患者肝脏存在阴影,可能是存在恶性疾病,尤其是本身有肝炎病史,近期又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的患者,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CT、磁共振和血液检查。一旦发现恶性的低密度灶,需马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肝区按压疼痛正常吗(视频)

    肝区按压疼痛正常吗
    正常人的肝脏位于右侧肋下,被肋骨阻挡,无法触及到较大面积的肝脏,不会出现肝区按压痛。 存在肝区按压痛时,常伴有肝脏肿大或肝脏的生理、病理性变化,常见的原因包括良性脂肪肝、肝囊肿、血管瘤,比较靠近肝脏边缘,体积增大之后被患者触摸到可引起疼痛。部分肝脏恶性肿瘤或其他脏器肿瘤转移到肝脏,也会引起肝脏的按压痛。因此,一旦出现肝脏按压痛,建议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023-08-03
  • 肝癌做了8次介入转移是怎么回事(视频)

    肝癌做了8次介入转移是怎么回事
    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进行多次介入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控制疾病效果。但晚期肝癌患者通常存在全身播散的病灶或肝内播散、大血管侵犯,这种情况下,局部的介入治疗并不能完全立刻杀死所有的癌细胞。肿瘤细胞在介入治疗之后,可能会产生新发的血管,肿瘤通过新发的血管可以继续在肝内生长、播散,甚至转移到全身。所以患者反复进行多次介入之后,仍然会出现腹腔内或全身肝细胞癌转移。 如果出现肝内播散或全身转移的情况,需在肝脏局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综合治疗,如全身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使用。需对患者进行评估之后,制定更详细的治疗策略,应对全身播散情况。总而言之,介入治疗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控制手段,但由于不能彻底地根治所有肿瘤,所以可出现全身转移和局部转移。
    2023-07-31
  • 肝脏穿刺怎么做(视频)

    肝脏穿刺怎么做
    肝脏出现病变或肝脏内有肿块的患者,通常会被医生要求进行肝穿刺,肝穿刺是非常成熟的微创技术,患者无需紧张。肝穿刺的具体步骤是在B超引导下,在患者右侧的胸壁皮肤上选取一个合适的穿刺点进行消毒和局部麻醉,麻醉后将穿刺针逐层穿破皮肤和肌肉,到达肝脏表面。在B超的精细引导下,在肝脏表面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穿刺进入肝脏,选取相关部分进行组织细胞的采样。采样后在B超引导下抽针,观察出血情况,完成整个操作,操作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之内。 整个操作是在局麻、严密监护和B超的引导下进行,非常安全和成熟。术后患者可以马上出院或观察半天后出院,对日后的生活影响较小,对肝脏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患者可以放心地进行肝脏穿刺。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