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样病变5mm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是指胆囊息肉,5mm的胆囊息肉不是较大,因此不算严重,不必过于担心,通常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观察过程当中一直维持此状态,没有必要过早手术干预。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胆固醇性息肉:较常见,通常没有症状。影像学检查时胆囊壁附着多发、较小的息肉,比如直径5mm左右,通常提示属于胆固醇性息肉,不需要特殊干预。患者可定期检查,平时饮食应保证结构合理、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此类型的胆囊息肉通常发展会比较缓慢;2、腺瘤性息肉:观察过程中发现快速增长的息肉,特别是单发息肉,基底宽,外形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应考虑是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可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视频)

    胆囊息肉病变样是什么意思
    胆囊息肉样病变就是通常所说的胆囊息肉。所谓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隆起性病灶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所谓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并不意味着胆囊息肉是恶性,或者是存在恶变的风险,这是一种医学的专用术语,病变和癌变完全不同。很多人会担心,息肉样病变会癌变,实际上大多数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不存在癌变的风险,是由于胆汁当中,过多的胆固醇结晶、沉着,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这种胆固醇性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少数的胆囊腺瘤性息肉,通常在影像学,可以表现为单个较大的息肉,基地比较宽、外形不规则,生长较为迅速,内部有血流信号,这种情况的腺瘤性息肉,则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建议尽早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不是肿瘤(视频)

    胆囊息肉是不是肿瘤
    胆囊息肉与肿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绝大多数胆囊息肉并非肿瘤。腹部B超等检查单经常描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病变即癌变或者肿瘤,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胆囊息肉样病变即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上并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包括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又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大部分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或称为非肿瘤性息肉,为一种胆固醇的结晶,无正常的细胞结构,更不存在癌变的风险,通常定期检查即可。肿瘤性息肉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可见胆囊壁黏膜的腺体或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内部可以存在血流信号,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通常建议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6x4mm恶变的概率高吗(视频)

    胆囊息肉6x4mm恶变的概率高吗
    胆囊息肉是指附着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又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囊息肉6×4mm,癌变几率非常小,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胆固醇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息肉,通常多发,直径不超过1cm,基底较窄,内部也并无血流信号,患者一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此种胆囊息肉不存在癌变的风险,仅需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即可;2、胆囊腺瘤性息肉:而胆囊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而癌变的几率也可伴随着息肉的逐渐增大,而出现增高。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认为,直径超过1cm、基底较宽,或内部血流信号较为丰富的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但至今并没有明确的数字或数据,可以提示胆囊息肉总体癌变率,特别是进行普通超声时,若无法确定胆囊息肉性质,建议对于较大的息肉采取进一步检查方法,或进行积极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3x2mm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息肉3x2mm怎么治疗
    一般3×2mm的胆囊息肉不需要特殊治疗,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胆囊息肉在临床较为常见,约5%的正常人群会发生胆囊息肉,多数患者在体检时发现。多数胆囊息肉为胆固醇结晶,附着于胆囊壁形成,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易形成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可见于肥胖、糖尿病、饮食不规律、少运动、久坐的人群,部分年轻人常不吃早饭,易出现胆囊疾病,所以发现胆囊息肉后需注意饮食和生活健康。患者饮食应强调均衡,避免偏食、挑食,或食用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应尽量避免烟酒,适当锻炼、控制体重,有助于脂肪肝的改善。较小的胆囊息肉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部分人群定期检查时,息肉可能变小甚至消失。但即使息肉增大,通常较小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临床症状及癌变风险,一般不需要行外科手术。
    2023-08-02
  • 胆囊息肉0.2c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0.2cm严重吗
    胆囊息肉0.2cm时,一般不严重,属于较小的胆囊息肉,通常不需要任何处理。胆囊息肉,临床上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其癌变几率较低,且息肉越小,发生癌变的机会越小。所以对于直径0.2cm的胆囊息肉,不用过度担心。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性息肉,一般建议定期检查即可,但注意少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应严格戒酒,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即可。如果胆囊息肉缓慢增长,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则可以进行观察。但如果息肉快速增长、单发性、较大、基底较宽或内部有血流信号,需警惕为有癌变风险的腺瘤性息肉,该类息肉建议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息肉可以喂奶吗(视频)

    胆囊息肉可以喂奶吗
    胆囊息肉患者一般可以给孩子喂奶。胆囊息肉在年轻人较为常见,部分年轻女性由于饮食不规律或快速减肥,胆汁代谢障碍,易出现胆囊息肉。怀孕或多次妊娠会增加胆汁代谢障碍,此时易出现胆囊息肉或胆结石,一般息肉不影响胆囊功能,对于哺乳、喂奶不会有较大影响,没有必要过于担心。且胆囊息肉患者不能食用鸡蛋的说法存在误解,胆囊息肉和胆固醇代谢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完全不摄入胆固醇,所以正常情况下,每天摄入1个鸡蛋,患者机体可以接受。但建议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海鲜、蛋黄,以及油炸、油煎、烧烤等不健康的食物。此外,吸烟、饮酒对肝胆也不够健康。胆囊息肉患者需定期检查,多数胆囊多发息肉不需要治疗,但单发、较大、生长迅速且内部有血流信号、基底较宽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及时手术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多久会癌变(视频)

    胆囊息肉多久会癌变
    对于胆囊息肉发生癌变时间,目前并没有准确定论,多数情况不存在癌变风险。因为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无论生长大小均没有癌变风险,因为没有正常细胞结构,只是胆汁中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存在癌变风险的息肉主要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真性息肉。区分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主要方法如下:1、数量:胆固醇性息肉多数为多发,而腺瘤性息肉常为单发;2、基底:胆固醇性息肉基底较窄,腺瘤性息肉基底比较宽;3、血流:胆固醇性息肉内部没有血流,而腺瘤性息肉内部有血流,可以通过超声造影、CT或核磁检查进行区分。虽然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但是临床并没有具体数据显示发生癌变时间。在临床上只是提示腺瘤性息肉越大,发生癌变风险越高。
    2023-08-02
  •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还能活多久(视频)

    单发胆囊息肉恶变还能活多久
    单发胆囊息肉不一定癌变,如果没有癌变,一般对人体健康威胁不大,可以长期生存。即使发生癌变,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胆囊,也有长期生存可能。但如果胆囊癌是中期甚至晚期,则预后较差。总之,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机会较低,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可以多发或单发。但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癌变风险,其可表现为单发,但单发息肉不一定是腺瘤性息肉。对于任何胆囊息肉,均需定期检查,包括单发或多发息肉。对于快速增长、直径超过1cm、基底较宽且内部有血流信号的胆囊息肉,建议尽早手术以降低发生癌变的风险。癌变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侵犯胆囊壁,则预后较好,手术后通常可治愈。
    2023-08-02
  • 胆囊息肉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视频)

    胆囊息肉是什么意思需要治疗吗
    胆囊息肉指附着于胆囊壁,且向胆囊腔内突出隆起性病灶的总称,需根据胆囊的性质、大小以及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癌变风险决定治疗方法,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患者的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胆囊壁多发较小息肉,不存在癌变风险,且并不影响胆囊功能,患者也无明显症状。建议存在胆固醇性息肉的患者定期检查,平时注意饮食即可;2、腺瘤性息肉:若患者存在较大、单发的腺瘤性息肉,并且息肉的基底较宽、内部有血流信号,则息肉越大提示癌变的风险越高。此类患者在确诊后,应该考虑手术切除胆囊;3、炎性息肉:炎性息肉的患者常合并胆结石、胆囊炎,治疗时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胆囊功能,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