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 有发烧的前兆怎么制止(视频)

    有发烧的前兆怎么制止
    对于正常成年人,如果有发烧前兆,制止的方法是快速寻找可能导致发烧的原发病,而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应及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能有效阻止发烧。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后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阻止发烧。如果是非典型性病原菌感染引起,也可以适当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另外,出现不明菌群感染时,可以适当应用中医中药,包括板蓝根、双黄连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患者还要大量饮水,一般每天饮水量要在2500-3500ml,同时多吃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包括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控制体温,且要多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
    2023-08-01
  • 害冷不发烧是怎么回事(视频)

    害冷不发烧是怎么回事
    患者出现害冷但不发热的常见原因如下:1、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非典型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情况,患者出现病毒性感冒,或细菌性感冒时,在前驱期不一定都会出现发热现象,但可以出现周身寒战、颤抖、打冷战、畏寒、肢体发冷的临床现象,伴随咽干、咽痛、头晕、头疼等感冒的前驱情况;2、内分泌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基础代谢率下降的情况,也会有害冷但不发热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显著减退、肾上腺水平明显下降,或醛固酮水平低下、垂体瘤等情况;3、物理、化学因素影响:患者害冷可能是户外温度下降,导致人体失温,在失温作用下可以使患者有害冷但不发热的情况。
    2023-08-01
  • 发烧39.2如何退烧(视频)

    发烧39.2如何退烧
    如果患者出现发烧39.2℃时,一般情况下根据导致发烧的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对于发烧39.2℃的患者,应到医院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核酸抗体、肺CT等相关检查,检查是可原因而造成发烧,并根据发烧的原因可进行以下治疗:1、细菌感染:患者可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在选择上一般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性的抗生素,如患者可以应用一定的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给患者应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克肟、头孢美唑等,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合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2、病毒感染:患者可以选择抗病毒类药物,如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另外,也可以对症应用一定的退烧药物、物理降温治疗,以及通过饮食等调理,增加人体免疫力,都有助于退烧,具体情况如下:1、药物治疗:另外也可以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给患者进行退热治疗,一般可以应用的药物,有肌肉注射的复方氨林巴比妥,或口服安瑞克、西乐葆等,都有退烧的作用,服用完毕后或者肌肉注射完后,患者要大量饮水;2、物理治疗:另外也可以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用毛巾蘸取一定温水,擦拭患者的前额部、双手心、双脚心等。在饮食方面,患者可以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如鱼汤、鸡蛋糕等,这都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降低体温。
    2023-08-01
  • 额温37.5℃算发烧吗(视频)

    额温37.5℃算发烧吗
    对于正常成年人而言,在额头进行测温,体温在37.5℃时,属于发烧。只要体温超出37.3℃,用额温枪在额头进行体温测量时,一般患者属于发烧。如果患者体温在37.5℃,而且没有超过38.5℃,在此区间之内,用额温枪测得的体温,都属于低度发热,因此在额头给用体温枪进行体温测量时,患者体温如果为37.5℃,一般属于发烧。通过体温枪在额头测量体温,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额温枪在测量人体额温时,会随着患者的脉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改变,而有所改变。如果患者额头出汗比较多,用额温枪测量体温时,得出的数值会相对不精准。用额温枪给患者体温进行测定时,要让患者充分休息,在静息状态下,擦去额头上多余汗液,然后再进行测温,如果仍然是37.5℃,患者属于发烧。
    2023-08-01
  • 腋下37.3℃算发烧吗(视频)

    腋下37.3℃算发烧吗
    在通常情况下,腋下如果测量体温37.3℃,算作发烧。如果用水银温度计,在腋下进行体温测量时,标准值应该在36.0-37.0℃。如果体温超过37℃,算作发烧,但在低烧范围之内。发低烧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理因素所造成,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病理因素导致,具体情况如下:1、生理性原因:例如穿过厚衣服,或者在户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有可能造成体温上升过快,散热速度过慢,从而导致发烧,体温腋下测量37.3℃;2、病理因素:例如出现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会导致人体的体温上升,因此有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风湿疾病、免疫病、血液病、肿瘤、结核等,也会导致人体体温变化,有可能造成发烧。
    2023-08-01
  • 反复发烧吃什么药(视频)

    反复发烧吃什么药
    对于反复发烧的患者,不建议在家中自行吃药治疗,首先要到医院查找导致反复发烧的原发病,例如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核酸、抗体、肺CT、血细菌培养等检查。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和医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选择适当的药物,主要有以下药物:1、喹诺酮类和头孢药物:如果患者是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反复发烧,可以应用一定的抗菌素,如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例如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头孢克肟等;2、大环内酯类药物:如果患者是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例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3、抗病毒药物:如果患者是病毒感染,可以应用一定抗病毒类药物,例如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等。如果口服的药物效果不佳,可以考虑静脉输液,或者肌肉内注射,这些方法能够更好治疗反复发烧的情况。在此除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物理降温、饮食调整等,都是治疗和改善反复发烧的方法。
    2023-08-01
  • 冬天洗冷水澡会发烧吗(视频)

    冬天洗冷水澡会发烧吗
    冬天洗冷水澡是否会发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患者的自身情况和具体情况,主要分析有以下几点:1、在冬天时,一般对于部分老年人,有一定的基础原发性疾病,或者是既往出现感冒、肺感染,并在2周之内,这类人群冬天洗冷水澡有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由于其免疫力相对低下,在用冷水洗澡时,风邪、寒邪、湿邪入体有可能造成发烧、感冒;2、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冬天洗冷水澡并不会发烧,尤其是对于年轻人,体力较好、免疫力较强,或者常年习惯冬泳的人,冬天洗冷水澡不会出现明显的发烧的情况。但是这些情况并不绝对,部分人也会由于出现一定的感冒前期的倾向、先兆,在冬天洗冷水澡过后,并没有及时擦干身体,或者是着凉、受风吹,这时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感冒的临床情况。总之,在冬天通常不建议长时间洗冷水澡,尤其是不建议老年人,或者是体质相对较差、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经常、大量、长时间的洗冷水澡。
    2023-08-01
  • 大人腋下37℃发烧吗(视频)

    大人腋下37℃发烧吗
    成人用水银温度计进行腋下测量时,体温37.0℃不属于发烧,但体温一旦超过37.0℃则算发烧。正常成年人用水银温度计,在腋下进行体温测量时,标准的体温值应该在36.0-37.0℃,因此在此区间之内测得的体温数值,都属于正常范围,包含37.0℃。因此体温在腋下用水银温度计测量,37.0℃不属于发烧。在此时间段内,患者要注意进行体温监测,人体的体温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昼夜的节律发生变化,也会随着测温的不同位置而有所变化。一般在晨起时,是人体全天体温温度的最低值,伴随着上午和全天的工作,在人体出现不同程度兴奋性增强时,体温也会随之上升,因此在下午的13:00-18:00,是人体全天体温的最高值,18点以后尤其是在傍晚到夜晚时,体温会逐渐下降,凌晨时降到全天体温的最低点,晨起后体温又会逐渐升高。患者在腋下测量体温时,还要注意是否正确测量体温,如腋下测量体温之前要擦干腋下的汗水,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在测量时,水银面是否甩在标准的温度界面之下。
    2023-08-01
  • 细菌性发烧吃什么药(视频)

    细菌性发烧吃什么药
    细菌性发烧的患者可以考虑服用消炎药,也称抗菌素,以及退热药,但应到医院进行一定检查,检查出现细菌性发烧的原因,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或做血细菌培养加药敏检查等,可以对患者进行适当确诊,并对症用药,具体情况如下:1、喹诺酮类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另外也可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比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2、头孢菌素:对于不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克肟等;3、青霉素类药物:比如氨苄西林、克拉维酸钾等;4、硝基咪唑类药物:如果患者是细菌性发烧,经过培养属于厌氧菌,可以适当添加治疗厌氧菌药物,可以选择硝基咪唑类,比如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等药物进行口服;5、退热药物:在细菌性发烧时,如果患者持续有高烧不退,也可以联合服用一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退热,比如扑热息痛、安瑞克(布洛芬颗粒),也可以适当结合一定有退热作用的中药进行口服,比如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等。
    2023-08-01
  • 成人36.7算发烧吗(视频)

    成人36.7算发烧吗
    成人体温36.7℃不属于发烧,正常成年人体温在36.0-37.0℃,因此只要体温在此区域范围内,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成年人在服用一定退热药,比如扑热息痛、复方氨林巴比妥等药物后,体温达到36.7℃,虽然暂时不属于发烧,但也属于病理性情况。成年人生理性的体温应在36.0-37.0℃,但人体体温有一定波动,会随着昼夜温度变化、人体正常生物钟的活动模式发生改变。通常在凌晨到早晨起来的这段时间内,人体的体温是全天最低体温,随着一天的工作,伴随着交感神经的兴奋,体温会逐渐升高,在下午时会达到体温峰值,在随着傍晚时体温会逐渐回落,但只要在36.0-37.0℃区间范围内,都不属于发热。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