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中暑会发高烧39度吗(视频)

    中暑会发高烧39度吗
    中暑发高热(高烧)可以到39℃,在轻症中暑阶段患者便已经开始发热,此时体温可以上升到38.5-39℃,而进入到重症中暑阶段,如出现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患者体温便会上升到39℃以上,甚至可以达到40-41℃的超高热。中暑时会出现发热,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以及汗腺功能衰竭导致。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出现体温升高,即发热时,机体会调节人体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但中暑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大脑不能够发出出汗指令,同时汗腺衰竭也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不能出汗或汗闭的现象,都会导致体温升高,即发热。发热是中暑较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中暑患者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越高说明中暑的程度越严重,预后越不好。当患者出现40℃,甚至41℃的超高热时,人体的各项功能皆会发生障碍,如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意识障碍、昏迷,肾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呼吸功能衰竭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以上皆是由于超高热导致。
    2023-08-03
  • 中暑几天能好,都有什么症状(视频)

    中暑几天能好,都有什么症状
    中暑能好的时间,以及会出现的症状,取决于中暑的严重程度,即与中暑所处的阶段相关,常见分析如下:1、先兆中暑:即在中暑的前期阶段,患者此时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口渴、出汗、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临床表现。此阶段较为容易纠正,通过休息、降温、补水,大概1-2个小时,中暑便可以康复,症状可以得到缓解;2、轻症中暑:如果患者在此阶段治疗不及时,进入到轻症中暑的阶段,患者便会出现头晕、头痛的加重,还会出现极度口渴、大汗、皮温升高、体温升高,即发烧,体温可以升高到38-39℃,患者还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虚脱的表现。在此阶段的患者通常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轻症中暑患者大多需要1-3天的时间,才可以完全缓解;3、重症中暑:如果患者进入到重症中暑阶段,如出现热痉挛、热衰竭或热射病,此时患者会出现昏迷等意识障碍,以及出现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甚至肌肉抽搐、痉挛,低血压休克、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在重症中暑阶段,治疗便会更为困难,患者通常需要1-2周的治疗,才有可能完全恢复。
    2023-08-03
  • 中暑会手脚抽筋吗(视频)

    中暑会手脚抽筋吗
    中暑可能会导致手脚抽筋,因为在发生中暑时,人体大量出汗,随着汗液丢失的是氯化钠即盐。此时人体会出现低盐状态,可能伴随低钙的发生,低盐、低钙会引起患者出现手脚抽筋。此种情况称为热痉挛,最常见的是小腿肚子,称为腓肠肌抽筋,四肢的其他肌肉也可能会发生抽筋的情况。还有可能引起肠道痉挛,出现明显的腹痛。中暑时应该将患者立刻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领口和袖口,用湿的凉毛巾擦拭皮肤帮助散热。意识清醒的患者,应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帮助补充丢失的体液。如果发生了意识障碍,不能经口饮水,要开放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对于体温升高明显,比如达到了39-40℃超高热的患者,可以使用胃管灌服冰生理盐水,也可以使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降温。血液净化也是救治中暑患者较好的手段,一般适用于热射病等重症中暑患者。夏季中暑重在预防,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生活,推荐每30分钟到阴凉通风处休息10分钟,期间要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或者饮用绿豆汤、绿茶等消暑防暑的饮品,从而预防中暑的发生。
    2023-08-03
  • 夏天容易中暑的体质怎么调理(视频)

    夏天容易中暑的体质怎么调理
    从中医的角度,夏天容易中暑的体质是湿热体质或阴虚的体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1、使用药物:如一清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可以调整易中暑体质,从而预防中暑的发生;2、清淡饮食:在炎热的夏季,尽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或油腻的食物,并且戒烟、戒酒。因为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及烟酒都会增加湿热,从而导致患者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在夏天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建议饮用解暑清热的饮品,如绿茶、红豆薏米汤、绿豆汤等,也可以食用时令性水果,如西瓜,具有较好的解暑效果;3、劳逸结合:应避免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长时间的工作、生活,或从事重体力劳动、锻炼身体,建议患者每活动30分钟,休息10分钟,休息时应该在阴凉、通风处,并且饮用较多的含有盐分饮品,以补充体液的丢失。患者发生中暑之后,应立刻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如将冰袋置于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使用凉的湿毛巾擦拭皮肤、降低环境温度等方式,降低体温,并且增大补液量。
    2023-08-03
  • 体检出血压高怎么办(视频)

    体检出血压高怎么办
    当体检发现患者出现血压升高时,应明确血压升高程度及危险度分级。目前临床上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程又分为1级、2级和3级。1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0-159mmHg间且舒张压在90-99mmHg间,2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60-179mmHg间且舒张压在100-109mmHg间,3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若为1级高血压且没有危险因素时,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g,以及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控制脂肪摄入,还可多食新鲜水果、补充钾盐、注意休息、保持心态平和。如果发生1级高血压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3-6个月后血压未达标,即未降至149mmHg下应开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血压升高达到2级或3级水平,应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或患者血压升高同时伴有靶器官损坏或临床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或合并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颈动脉斑块等,也应即刻开始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3
  • 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要注意哪些饮食(视频)

    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要注意哪些饮食
    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需要注意点饮食主要有以下几点:1、出血未控制前:不能经口进食、进水,即停止饮食,靠静脉补液和营养物质输注支持,出血停止后可逐渐恢复饮食;2、出血控制后:第一天建议患者饮用少量的温开水,观察是否有腹部不适的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呕血,同时监测血红蛋白水平是否下降。若饮水后无明显不适,也无反复出血,可在第二天饮用少量的米汤或稀米粥。第三天可以过渡到面条、疙瘩汤等较软的流食、半流食。第四天可以增加少量的青菜,第五天可以增加软的面食,到最后再增加油脂类食物;3、其他注意: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是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破裂出血,在出血停止后,不建议食用油炸食物或过于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进入食道、胃底后,有可能将曲张的静脉血管划破,从而导致大出血。所以炸馒头干以及较坚硬的坚果均不建议食用,出血风险太高,建议患者食用软食,同时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肝硬化除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外,还会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感染以及原发性肝癌等其它并发症,在饮食上均需做出相应的改善。
    2023-08-03
  • 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多少时可产生黑便(视频)

    上消化道出血量达到多少时可产生黑便
    一般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超过50-100ml时,患者可出现黑便,主要是由于血中三价铁离子在胃酸、胃蛋白酶作用下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以及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从而使大便呈现黑色。黑便一般可表现为便质比较稀薄、不成形,柏油样亮黑色粪便,一般提示出血量超过50-100ml。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小,只有5ml左右,通常大便颜色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但在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时会发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如果出血量>250ml,患者会出现呕血或呕吐咖啡色物质。通常一次性出血量<400ml不会引起心脏反应,如果>400ml,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如果一次出血>1000ml,患者会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以及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除呕血和黑粪之外,消化道出血还有其他临床表现,比如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出现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便鲜血或暗红色血便。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血尿素氮水平会持续升高,上述现象均提示发生消化道出血。
    2023-07-31
  • 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作用(视频)

    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作用
    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可激活位于支气管上的β2肾上腺素受体,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患者气道上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减少脱颗粒和介质释放,从而发挥舒缓支气管、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作用。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前者包括常用的沙丁胺醇,是哮喘急性发作时首选药物之一。当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推荐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同时吸入异丙托溴铵等短效抗胆碱能药物,还需全身应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茶碱类药物。若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引起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等呼吸衰竭表现,则需采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以帮助度过呼吸困难阶段。若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由于气道炎症所引起,则还需加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去除支气管哮喘诱因。通常患者在哮喘发作缓解期可以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
    2023-07-31
  • 严重贫血如何治疗(视频)

    严重贫血如何治疗
    严重贫血,根据贫血原因的不同,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通常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纠正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使用包括雄激素、促红素,以及正性造血因子刺激因子进行治疗;3、造血原料缺乏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比如缺铁性贫血,要进行补铁的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4、溶血性贫血:一般需要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治疗,部分特殊类型的溶血性贫血,需要进行脾切除;5、急性失血导致的贫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尽快加压包扎,控制外伤出血,通过手术控制脏器破裂出血,内科药物或者介入治疗,控制泌尿系、消化道以及呼吸道出血。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在贫血重度阶段,均要给予患者对症输血支持治疗,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暂时摆脱生命危险,另一方面可以为患者赢取诊断和治疗的时间和机会。
    2023-08-01
  • 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视频)

    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
    贫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多发于女性,其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是使机体缺血、缺氧。吸入体内的氧气通过血红蛋白,运输至脏器和组织提供氧供,而贫血时,血红蛋白无法运送足够氧气到组织器官,将发生缺血、缺氧改变,其比较明显的危害如下:1、大脑缺氧时,患者会出现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上课打瞌睡,甚至影响成长和发育。贫血亦可造成心脏缺血、缺氧,例如贫血性心脏病,可发展成心力衰竭;2、对于冠心病患者,贫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的供血、供氧减少,轻则诱发心绞痛,重则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及患者生命。贫血患者一般较乏力,轻体力劳动即可感觉十分疲劳,部分患者出现性格改变,活泼好动而因为贫血,变得懒言、少语、不爱活动。因此要定期体检,特别需重视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诊断是否发生贫血,从而及时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