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肝硬化Child-Pugh评分的分期(视频)

    肝硬化Child-Pugh评分的分期
    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级、B级和C级。代偿期相当于Child-Pugh分级标准的A级,失代偿期相当于Child-Pugh分级标准的B级和C级。肝硬化突出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以及门脉高压表现。在代偿期,肝功能和门脉高压表现不明显,且症状较轻,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不容易被发现,部分患者在健康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代偿期表现主要是轻微乏力、腹胀、食欲不振、低热,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代偿期时肝功能正常,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下降。在失代偿期,肝功能表现为失代偿和门脉高压,患者有明显食欲不振、腹胀、腹水、乏力,同时会反复出现黄疸、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肝性脑病。因为腹水较明显,容易继发腹腔感染,甚至在晚期出现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肝功能反复异常,出现低蛋白血症、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受到影响,PTA即凝血酶原活动度降到40%-60%,脾功能亢进表现更突出,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下降,甚至红细胞和血色素下降。此时会出现反复感染、发热,有反复肺部、腹腔感染,甚至肠道感染。所以失代偿期患者,病情较为明显且严重。
    2023-08-03
  • 肝硬化输血浆的作用(视频)

    肝硬化输血浆的作用
    血浆中含有丰富的白蛋白、球蛋白以及凝血因子,肝硬化患者输血浆,主要是补充上述物质。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蛋白能力减退,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输血浆便可以补充白蛋白。肝硬化患者对凝血因子合成能力减退,输血浆也可以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此外,肝硬化患者是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免疫功能下降,间断输血浆可以增加患者免疫力,尤其是肝硬化合并感染,即继发肠道感染、腹腔感染,甚至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间断少量输血浆,便可以增加患者免疫力,促进感染控制。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可以经常少量、多次输血浆。如果消化道出血后出现低血容量,这时会有低蛋白,此时输血浆的目的,便是纠正低血容量或低血压。
    2023-08-03
  •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视频)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产生,是由于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多见于注射乙肝疫苗后的人群,也见于急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即急性乙肝患者在感染后的6个月左右,会产生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人群,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获得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乙型肝炎病毒的注射就是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人注射20μg,儿童注射10μg,且在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以后,1-3个月要去化验表面抗体的水平。如果表面抗体水平达到10mIU/mL,则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说明免疫成功。尤其对于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如果表面抗体为阴性,则更要注射乙肝疫苗。高危人群包括医务工作者、长期接受输血或者血制品人员,比如血友病患者、长期做血透的慢性肾病患者、肾衰竭患者,以及HIV感染者、境外吸毒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人群。如果表面抗体为阴性,建议都要注射乙肝疫苗。
    2023-08-03
  • 肝炎的分型和传播途径(视频)

    肝炎的分型和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学分型,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具体如下:一、消化道传播: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属于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建议进行消化道隔离,使用的餐具需单独清洗和消毒,接触患者后需及时洗手来做消化道隔离。二、血液、母婴垂直、性接触传播:1、丁型、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患者血液污染的用品需彻底擦拭和消毒。由于患者血液含有病毒,其不能作为献血员。丙肝患者需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丙肝病毒目前没有疫苗,丙肝周围人群也要注意做丙肝抗体检测;2、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可以清除病毒,但需彻底治疗病毒,待转阴后再怀孕,可避免出现垂直传播。乙肝患者应进行母婴阻断,避免母婴垂直传播,目前乙肝病毒母婴阻断措施的阻断率较高,可达到90%以上。乙肝孕妇在怀孕后需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乙肝病毒母婴阻断。与乙肝病毒患者密切接触者都属于高危人群,需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
    2023-08-03
  • 肝炎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肝炎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
    新冠疫苗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肝炎患者如果肝功能相对正常、稳定,可以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肝炎患者属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通常会较重,死亡率也较高,因此肝炎患者应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才能免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如果是属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如应用部分药物后,出现大量皮疹或口服高蛋白食物,如海鲜、牛羊肉,容易出皮疹,不适合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于不是过敏体质的慢性肝炎患者,在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前应化验肝功能,在肝功能正常的状态下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什么意思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阳性,即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测定阳性,说明体内含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提示人体已经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大部分人是因为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还见于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的急性乙肝患者,患急性乙肝后6个月,会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以及隐性感染乙肝病毒后,将病毒清除而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人群。对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阴性人群,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注射方法,是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注射完第3针乙肝疫苗后,需要化验表面抗体。若表面抗体达到10mIU/ml以上,说明注射成功。尤其对于乙肝高危人群且表面抗体阴性,更需注射乙肝疫苗,包括长期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血友病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肿瘤患者,以及长期注射毒品的患者。另外,医务工作者有接触乙肝病毒的风险,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弱阳性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弱阳性,说明体内含有少量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针对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弱阳性情况,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果之前已经注射过乙肝疫苗,即规范地注射过3针乙肝疫苗,则可以只注射1次乙肝疫苗进行增强免疫,机体会再次产生比较高水平的表面抗体,人体也会再次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如果以前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则需要进行3针的规范乙肝疫苗注射。3针规范乙肝疫苗的注射,可在0、1、6个月分别注射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年人需注射20μg,儿童则注射10μg。注射疫苗后,大部分人群会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通常注射疫苗1-2个月后,需化验表面抗体的水平。如果达到10mIU/mL,则说明能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也说明免疫获得成功。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100是小三阳吗(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100是小三阳吗
    乙肝病毒DNA&lt;100IU/mL,说明在应用最低检测下限,在100IU/mL的试剂中,无法检测到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此种情况可见于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是小三阳情况。另外也见于经过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DNA降到100IU/mL以下的患者。建议此类患者去做高灵敏的乙肝病毒DNA检测,乙肝病毒DNA最低值,可以检测到15IU/mL或20IU/mL以下。如果病毒仍然&lt;15IU/mL或20IU/mL,说明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即病毒DNA的限制较低。如果使用高灵敏办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在15-100IU/mL,说明乙肝病毒DNA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需要进一步调整抗病毒药物。对于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值&lt;100IU/mL,说明病毒复制不活跃。如果肝功能属于正常范围,患者也没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家族史,且行肝脏彩超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时显示肝纤维化不明显,此类患者称为健康表面抗原携带者,暂时不需要予以抗病毒治疗,但是必须定期复查。因为乙肝病毒的复制随时会发生变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健康携带者,可能经过几个月或者几年后,会出现乙肝病毒DNA的活跃复制。此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评估,是否急需予以抗病毒治疗。
    2023-08-03
  • 乙型肝炎DNA测定正常值是多少(视频)

    乙型肝炎DNA测定正常值是多少
    测定乙肝病毒DNA时,应用不同的试剂进行测量,正常值也不同。若应用高灵敏的试剂测乙肝病毒DNA,正常值通常是15IU/mL或20IU/mL,部分试剂测量的正常值是100IU/mL或500IU/mL。建议应用高灵敏的乙肝病毒DNA试剂进行检测,尤其是需要予以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因为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治疗,要求DNA降得越低越好。部分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虽DNA降到低水平,但是应用高灵敏的试剂检测时,仍然能检测到。一般称此类患者为低水平复制人群,其DNA测量值在20-2000IU/mL水平。这种低水平复制的人群,仍然有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且与DNA&lt;20IU/mL的人群比较,此类人群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要高出5-10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尽量应用高灵敏方法进行测定,也尽量使用正常值是20IU/mL以下的方法测定。
    2023-08-03
  •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视频)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吗
    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分轻度、中度及重度。重度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较严重,主要表现为明显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等。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在体征上表现为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蜘蛛痣以及肝脾肿大。肝脏生化学检查损伤也较明显,比如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在正常上限5倍以上,出现白蛋白下降<32g/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下降。同时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胆碱酯酶下降,即&lt;4500U/L。此类患者由于病情重需住院治疗,且治疗难度相应增加,但经过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若治疗不及时或存在部分诱因,如感染、劳累、饮酒等,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诱发肝衰竭。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规范,病情也会逐渐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