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过敏性休克一般多长时间发生(视频)

    过敏性休克一般多长时间发生
    过敏性休克分为急发性过敏性休克和缓发性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分别如下:1、急发性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半小时内发病,此时发病迅猛、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较典型的是青霉素过敏,患者通常在5分钟内迅速发病,可导致严重休克。急发性过敏性休克常见于静脉、肌肉注射药物、呼吸道吸入过敏原、昆虫蜇伤导致的过敏;2、缓发性过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半个小时后,有时甚至24小时才发生。常见于皮肤过敏、食物过敏等,属于缓发性过敏性休克,患者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当发生过敏性休克,要立刻停止接触过敏原,如停止使用正在输注的药物,给予吸氧并监测呼吸功能。一旦发生喉头水肿,有窒息的风险,应立刻进行气管切开或经口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道通畅。抢救时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可以肌注或皮下给药,可迅速起效。此外,葡萄糖酸钙等钙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也常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2023-08-03
  • 休克血压是什么意思(视频)

    休克血压是什么意思
    休克血压是指没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90mmHg,脉压<30mmHg,或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超过基础血压20%时,上述血压变化称为休克血压,即出现血压明显下降,达到休克程度,称为休克血压。但是当患者发生休克时,不仅会发生血压下降的改变,还会伴随有心率增快,因此为更全面评估患者休克状态,目前临床上更多用休克指数诊断休克。休克指数等于脉搏除以收缩压,正常情况下应在0.5左右。当患者休克指数达到1时,提示发生休克,如果达到2,则提示存在严重休克。由于休克指数包含脉搏和收缩压两个指标,因此比单纯血压更能全面评估患者休克状态。当患者发生休克血压时,为恢复血压,通常采用液体复苏,即积极输液、补液的方式,以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即升压药物,来提升血压,使患者全身灌注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2023-08-03
  • 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视频)

    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
    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大脑和心脏。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入血。但不同器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同,皮肤、肾脏对儿茶酚胺较敏感,在休克早期会出现血管收缩,患者会出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而冠状动脉、脑动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相对较弱,在休克早期,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流不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心脏和大脑血流保持稳定,在休克早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休克早期患者微循环主要是处于缺血性缺氧期,由于儿茶酚胺作用,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不再进入毛细血管网,而通过动静脉吻合支及直接通路直接回流,从而有效维持回心血量。因此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的表现,血压可以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或由于代偿作用甚至高于基础水平。随着休克加重,进入淤血性缺氧期,出现尿量进一步减少、意识改变、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表现。
    2023-08-03
  • 休克会停止呼吸和心跳吗(视频)

    休克会停止呼吸和心跳吗
    休克有可能导致呼吸、心跳停止,通常呼吸、心跳停止常发生于患者休克晚期或者休克持续状态,而休克早期人体通过代偿机制,能够维持血压、心率以及循环的稳定,不易发生心跳和呼吸的停止。但是随着休克进展,患者进入到休克晚期,或长时间处于休克状态,便会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这是因为当发生休克时,患者会处于休克血压,也就是低血压的状态,通常收缩压会<90mmHg。此时机体,包括心脏、大脑、肾脏在内的重要脏器都处于缺血状态,便会引起心功能的衰竭、肾脏功能的衰竭以及大脑功能的障碍,严重的多脏器功能障碍便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此外,当患者发生休克时人体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之类的代谢产物便会增多,长时间的酸中毒也会引起人体,包括心脏、肾脏、大脑以及呼吸功能的损害,患者便会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发生休克后如抢救不及时,进入休克晚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因此休克是各类疾病的严重状态。
    2023-08-03
  • 疫苗过敏休克危险吗(视频)

    疫苗过敏休克危险吗
    疫苗过敏导致的休克较为危险,严重者会发生喉头水肿,患者会由于窒息而导致临床死亡。此外发生休克后,患者会出现多脏器的功能损害,严重者也会导致临床死亡,因此疫苗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较危险。实际不光是疫苗,任何药物或食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均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疫苗注射现场,通常配备有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对于疫苗中已知成分过敏的患者,应严禁注射疫苗。患者注射疫苗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喉头部紧缩感,以及血压下降、皮肤潮红,应该高度警惕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取平卧位进行心电监测、吸氧。患者注射疫苗后发生喉头水肿,应该立刻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急救,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疫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可以皮下或肌注给药。目前临床首选肌注给药,该方式起效迅速,严重者可以重复给药。此外糖皮质激素,如甲强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也常应用于抢救疫苗过敏性休克的患者。患者发生疫苗过敏性休克后,还需要给予积极补液,以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
    2023-08-03
  • 低血容量休克分哪三度(视频)

    低血容量休克分哪三度
    低血容量休克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轻度低血容量休克:患者失血达到750-1500ml时,患者进入低血糖休克的代偿期,此时会出现心率轻度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烦躁或精神紧张等表现;2、中度低血容量休克:即中度休克,对应进展期。此时患者的失血量一般达到1500-2000ml,出现心率明显增快、血压进行性下降、尿量进行性减少、皮肤湿冷、花斑、嗜睡、神智淡漠;3、重度低血容量休克:如果患者失血量达到2000ml以上,进入休克晚期,或者重度休克,也称为难治期。此时患者会出现极度呼吸窘迫、心率增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出现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无尿等肾功能衰竭表现。如果患者发生低血容量休克,要积极给予液体复苏,同时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积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并保护体温。如果患者发生失血性低血压休克,应该积极对症进行止血治疗。
    2023-08-03
  • 青霉素过敏休克属于第几型(视频)

    青霉素过敏休克属于第几型
    青霉素过敏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当发生青霉素过敏休克时,患者会出现皮肤红疹伴瘙痒,严重者会出现口唇以及注射部位水肿。此外在呼吸系统,患者会因为喉头水肿,而出现窒息、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在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循环衰竭的症状,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神志改变等。当发生过敏休克时,应立刻停止正在使用的青霉素类药物,开放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如果患者发生喉头水肿、窒息等,应立刻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或进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等操作,以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呼吸功能。在药物抢救上首选肾上腺素,可以皮下或肌注给药,其中肌注给药起效更为迅速,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给药方式,严重的患者可以重复给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临床上可以用甲强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10%的葡萄糖酸钙通过静推,也可以起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所以也常用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和治疗。
    2023-08-03
  • 失血性休克补液首选什么溶液(视频)

    失血性休克补液首选什么溶液
    失血性休克患者补液首选晶体液,如常用的生理盐水、醋酸钠林格氏液,乳酸林格氏液等。次选胶体液,如血浆、人血白蛋白、羟乙基淀粉等。先晶体后胶体,晶体和胶体的比例大概是3:1。除进行液体复苏外,补液治疗的同时要给予患者积极止血治疗。对于创伤导致的失血,要通过按压止血、加压止血,以及止血带止血等方法,进行临时的止血治疗。对于脏器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对于消化道、呼吸道等空腔脏器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内镜治疗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必要时可以接受介入手术的止血治疗。除止血和补液外,还需注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保温,低温是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急救过程中,需注意对患者体温的保护,必要时给予患者升温处理。此外还要积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只有通过综合的治疗措施,才可以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通常患者一次失血在750ml以下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机制进行代偿,不发生休克。而一次失血超过750ml时,患者将出现失代偿表现,就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2023-08-03
  • 过敏性休克观察多久(视频)

    过敏性休克观察多久
    过敏性休克在休克完全缓解后要观察24小时,因为过敏性休克发生后,有时会呈现双相发作的表现,即发作缓解后再发作的过程,而双相发作通常会在12小时左右出现。当过敏性休克第一次缓解后,至少要观察24小时,以防止再次发作过敏性休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要立刻停止使用导致过敏的药物,给予患者吸氧。如果患者出现喉头水肿、窒息等表现,要立刻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或采用气管切开的方式,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上首选肾上腺素药物,可以皮下或肌注给药。临床上更推荐肌肉注射给药,因为起效迅速,严重者可重复给药。糖皮质激素也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常用药物包括甲强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都有很好的抗休克、抗过敏作用,此外葡萄糖酸钙等钙剂也可以用于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当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除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抢救外,还要给予积极的液体复苏,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以帮助纠正休克。
    2023-08-03
  • 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后观察多少小时(视频)

    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后观察多少小时
    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后,至少连续观察24个小时,患者才可以离院。因为过敏性休克患者,在初期抢救成功后,可能在随后几小时内,再次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将此种现象称为双相发作,一般在24小时内最为常见。过敏性休克抢救原则和步骤,先要立刻停用导致过敏药物,给予患者开放2条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维持有效血氧、血容量,并运用肾上腺素进行急救。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可以皮下或肌注给药,因为肌注给药起效更为迅速,所以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给药方式。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控制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以及预防双相发作,均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如甲强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或选择如葡萄糖酸钙类钙剂,进行抗过敏治疗。过敏性休克重在预防,对于自身药物过敏史,在就诊时应向接诊医师如实提供,以免发生用药危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