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肾小管酸中毒Ⅰ型和Ⅱ型的区别(视频)

    肾小管酸中毒Ⅰ型和Ⅱ型的区别
    肾小管酸中毒Ⅰ型和Ⅱ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用部位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主要是远端肾小管发生病变,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发生病变;2、发病机制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主要是由于远端的肾小管泌氢功能障碍,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根的重吸收障碍所导致;3、尿液化验结果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患者,其尿液中的可滴定酸,以及氨离子减少,尿pH值通常>5.5。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其尿液中可滴定酸和氨离子正常,但是碳酸氢根增多,严重时尿pH值会<5.5;4、临床表现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患者比较容易发生钙磷代谢紊乱,因此特别容易出现肾脏的钙化和肾结石的形成。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患者其钙磷代谢紊乱不明显,其发生肾结石和肾脏钙化的比例,远低于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但是Ⅰ型和Ⅱ型的肾小管酸中毒,都会导致高氯性的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因此通过尿液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必要时可以进行肾小管功能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2023-08-03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药物(视频)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药物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的中毒原因,其解救药物如下:1、胆碱酯酶复活剂:有机磷中毒主要是由于农药导致人体中的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从而导致乙酰胆碱无法被胆碱酯酶分解,大量聚集而诱发一系列症状。因此抢救关键措施是使胆碱酯酶复活,临床常用氯解磷定,也称氯磷定。以上药物可有效恢复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被正常分解,消除症状;2、抗胆碱药:有机磷中毒会导致一系列胆碱能症状,例如平滑肌痉挛、腹痛、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还会导致外分泌腺分泌增加,例如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大汗、流涎(流口水)、流鼻涕、流眼泪、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常用阿托品,也可应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其效果较佳、作用时间较长。
    2023-08-03
  • 酒精中毒了会发生什么症状(视频)

    酒精中毒了会发生什么症状
    酒精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睡期,其症状具体如下:1、兴奋期:情绪高昂、健谈、高歌、行为粗鲁、无礼,面色出现潮红或者苍白;2、共济失调期:步履蹒跚、行走不稳、语无伦次、言语不清;3、昏睡期:不分时间、场合、地点,都可进入昏睡期,此时神志减弱、呼吸减慢、心跳减慢,体格检查发现呼吸减慢、血压下降,严重酒精中毒可到休克状态,危及生命健康。除以上酒精中毒表现之外,大量饮酒后,还可导致急性胃黏膜损伤,出现呕吐、呕血、消化道出血,急性大量饮酒可导致肝功能损伤,出现酒精性肝损害、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肝衰竭。因此过量饮酒,发生酒精中毒后,需尽快就医,通过洗胃、补液、使用特效解酒药等方法,降低酒精浓度,将酒精尽快从人体中排出,从而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2023-08-03
  • 煤气中毒做几次高压氧(视频)

    煤气中毒做几次高压氧
    煤气中毒做几次高压氧,取决于煤气中毒的严重程度。煤气中毒的轻、中、重度,主要根据患者体内的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和临床症状,进行划分,大致分析如下:1、轻度煤气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一般在10%-30%,患者仅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表现,建议做5-7次高压氧;2、中度煤气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0%-40%,患者会出现典型的口唇樱桃红色改变,建议做10-20次高压氧;3、重度煤气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含量通常超过40%,患者会出现昏迷、面色和口唇樱桃红色、肢体震颤、抽搐,脉搏细数、血压下降,从而迅速达到临床死亡症状,建议做20-30次高压氧。高压氧治疗推荐在煤气中毒发生后4小时之内开始进行,其可以帮助碳氧血红蛋白分离,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达到解毒目的。
    2023-08-03
  • 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的特点(视频)

    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的特点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血气特点,是pH值<7.35,同时会出现BE值(剩余碱)、碳酸氢根、标准碳酸氢根、二氧化碳结合力的下降。代偿性变化是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这些均提示患者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在部分血气分析中,可以同时检测乳酸,可能还会发现患者出现乳酸升高。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分析特点与其原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1、酸生成增多:常见的甲醇中毒、水杨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2、酸排泄障碍:常见的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3、碳酸氢根丢失过多:常见的腹泻呕吐、肠瘘、肾小管酸中毒等,均会引发碳酸氢根丢失过多,从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当发生代谢酸中毒时,患者会出现深大库斯莫尔式呼吸,还会出现意识改变、皮肤花斑、湿冷等休克表现,严重代谢酸中毒会危及患者生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后,首先需给予患者积极纠正病因,比如纠正甲醇中毒、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改善肾脏功能、增加酸排泄。当发生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比如pH值<7.1,碳酸氢根<5mmol/L时,需考虑给予碱性药物,例如碳酸氢钠类药物静脉输注。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可以通过碳酸氢钠片口服纠酸。
    2023-08-03
  • 阿托品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特点(视频)

    阿托品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特点
    阿托品可以拮抗乙酰胆碱对副交感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对抗毒蕈碱样症状,并且兴奋呼吸中枢。在有机磷中毒解救中,阿托品使用强调早期、反复、足量,即需达到阿托品化。其临床表现包括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增快、皮温上升、瞳孔扩大,同时肺部啰音和气道分泌物逐渐减小,出现神志转清。达到以上阿托品化表现,才可对抗胆碱能危象。除阿托品外,有机磷中毒还需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例如碘解磷定、氯解磷定,使胆碱酯酶恢复活性,水解乙酰胆碱。此外还需给予积极呼吸机支持、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等,以内环境稳定。部分病人出现严重脑水肿,还需给予脱水治疗。发生有机磷中毒,需及时清除体内毒物,例如反复洗胃,将胃肠道内毒素完全清洗干净,对于附着于皮肤的有机磷杀虫剂,需及时清洗皮肤,同时脱去沾有毒物的衣服。
    2023-08-03
  • 夏季为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视频)

    夏季为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
    在夏季或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人体会大量丢失汗液,汗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表现为由于氯化钠的大量丢失,导致肌肉痉挛以及有效循环血流量不足,从而发生中暑。夏季预防中暑,患者应多喝含有盐分的饮水或饮料,中暑的临床表现,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患者出现体温轻、中度升高,大概在38℃-39℃,出现头晕、头疼、乏力、肌肉酸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皮温升高。此时若及时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患者物理降温,并补充盐水,可较快得到康复;2、热痉挛:大量氯化钠丢失,导致患者出现肌肉痉挛以及肢体抽搐;3、热衰竭: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4、热射病:中暑最严重阶段,患者表现为41℃以上的超高热,并出现严重意识障碍。
    2023-08-03
  • 身体有点中暑了怎么办(视频)

    身体有点中暑了怎么办
    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袖口、领口,通过空调、风扇等降低环境中温度。同时用湿毛巾、凉毛巾擦拭皮肤,起到散热的作用。此时可给予患者口服大量含有盐的饮品,或者直接静脉输注盐水、葡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轻症中暑阶段,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乏力、注意力下降等。此时患者会自觉皮温升高,脸和皮肤在发烫,体温有时可以升高到38℃左右。发展至热痉挛阶段会出现大量氯化钠丢失,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肢体抽搐,其中以腓肠肌即小腿肚最为明显,严重者还出现腹部绞痛和顽固性打嗝。至热衰竭阶段,大量的体液、汗液丢失,患者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热射病阶段为中暑的最严重阶段,患者会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同时伴有昏迷等严重的意识障碍。
    2023-08-03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视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中暑
    患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时间较长,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皮温升高、体温升高、极度口渴、大汗淋漓等表现时,应考虑是否发生轻症中暑。中暑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通过空调、风扇等降低环境中的温度。同时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必要时可以通过静脉进行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的输注,尽快补充丢失的体液。若患者已经发生体温升高,可以通过凉水擦拭皮肤,进行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患者降低体温。若患者中暑救治不及时,会由轻症中暑进入重症中暑状态,出现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休克在内的多种临床表现。热痉挛时患者会出现肌肉的严重酸痛,身体发生肢体抽搐,其中以腓肠肌即小腿肚最为明显。进一步发展进入热衰竭阶段,患者会因为汗液、体液大量丢失,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意识改变,从烦躁、谵妄、嗜睡到昏迷。同时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如仍救治不及时,患者就会进入到热射病阶段,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并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
    2023-08-03
  • 热天中暑有哪些症状(视频)

    热天中暑有哪些症状
    热天中暑症状,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阶段: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乏力、肌肉酸痛等表现,皮温升高,皮肤发烫,体温会升到38℃左右;2、重症中暑阶段:患者表现为热痉挛,因中暑患者大量体液、汗液丢失,血中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会出现肌肉酸痛、痉挛、肢体抽搐,伴有腹部绞痛和打嗝等表现;3、热衰竭阶段:患者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神志由烦躁、谵妄逐渐转为嗜睡、昏迷,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肢体湿冷等低灌注的表现;4、热射病阶段:患者出现41℃以上超高热,伴有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应该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领口、袖口,用湿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同时嘱患者口服含有盐的饮品,必要时通过静脉直接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若患者体温不能下降,还可以使用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帮助降低体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