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

  • 游泳如何预防中耳炎(视频)

    游泳如何预防中耳炎
    游泳容易使患者得中耳炎,游泳时呛水,容易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也可能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因此游泳时应预防中耳炎的发生,常见预防措施如下:1、戴鼻夹、鼻塞:对于由于呛水引起的中耳炎,患者可以戴鼻夹、鼻塞,防止水呛入到鼻腔内,呛水通常是通过咽鼓管途径引起中耳炎,如果由于呛水引起咽鼓管咽口,以及咽鼓管部位的水肿、炎性病变时,会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呛水以后,带有细菌病毒的污水,通过咽喉管途径进入到中耳鼓室,会引起中耳鼓室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鼓膜穿孔;2、戴耳塞:慢性中耳炎患者如果有鼓膜穿孔,游泳时脏水携带的细菌病毒会进入到外耳道,进而进入到鼓室,引起中耳鼓室黏膜炎性改变,对于这类患者可以戴耳塞,减少污水进入到外耳道的机会,但通过耳塞并不能完全避免游泳池里脏水进入外耳道,因此有穿孔的患者,建议少游泳,以免通过外耳道途径引起中耳炎。
    2023-08-03
  • 中耳炎耳朵痒怎么止痒(视频)

    中耳炎耳朵痒怎么止痒
    中耳炎耳朵痒如何止痒,要根据引起耳朵痒的原因而定,常见分析如下:1、炎症或分泌物刺激外耳道:此时可以给予抗炎治疗,外耳道局部用双氧水清洗分泌物,再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进行局部抗炎。还可以让患者口服抗生素,比如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片等。经过治疗后,如果患者炎症消退,分泌物减少,患者发痒的症状也会逐渐缓解;2、真菌感染:患者受到分泌物长期刺激,或长期给予氧氟沙星类抗生素滴耳液治疗后,可能会继发真菌感染,此时需要抗真菌治疗,可在耳镜下彻底清除外耳道,以及中耳鼓室分泌物或真菌菌丝,保持外耳道的干燥、清洁。可用抗真菌药物,比如氟康唑或酮康唑溶液等,冲洗外耳道,让患者做硼酸酒精滴耳液点耳治疗,多数患者真菌感染的症状能得到缓解。
    2023-08-03
  • 过敏性鼻炎头疼怎么缓解(视频)

    过敏性鼻炎头疼怎么缓解
    头疼即头痛,出现过敏性鼻炎头痛,主要有以下几种缓解方法:1、药物治疗:通过鼻腔局部给予鼻喷激素,或鼻喷抗组胺药物,还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缓解过敏症状,同时能改善过敏引起患者头痛。临床上较常用的鼻喷激素,就是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等这类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抗组胺鼻喷剂较常用的有氮卓斯汀鼻喷剂,常用抗组胺口服药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常见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孟鲁司特;2、其它治疗:可让过敏性鼻炎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过敏原筛查,如果能明确对某种物质过敏,避免接触该过敏原,患者过敏症状会逐渐缓解。如果不能避免接触该过敏原,可针对该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大多患者经过正规药物治疗、过敏原筛查以及脱敏治疗后,过敏症状均会缓解,由过敏引起的头痛也会随之缓解。
    2023-08-03
  • 肥厚性鼻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肥厚性鼻炎是怎么引起的
    肥厚性鼻炎在耳鼻喉科较常见,引起肥厚性鼻炎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如下:1、急性鼻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容易引起肥厚性鼻炎;2、用药不当:如果鼻腔局部长期给予减充血剂或滴鼻剂,可能损伤鼻腔或下鼻甲黏膜,引起肥厚性鼻炎;3、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等;4、炎症:临近部位炎症的蔓延,如扁桃体炎、咽炎、腺样体发炎等,都可以引起肥厚性鼻炎。对于肥厚性鼻炎患者,一经确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因为对于肥厚性鼻炎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不太敏感,包括鼻喷激素、减充血剂等。临床上可以采取微波手术,目前较常用的是低温等离子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术。可以在下鼻甲黏膜进行消融,且不损伤下鼻甲黏膜,对于保持鼻腔功能有较好的作用。还可以做下鼻甲部分切除,但切除时需注意不要超过下鼻甲的1/3,如果切除过多,易导致术后鼻腔干燥。也可以做下鼻甲骨折外移,以改善患者鼻塞等情况。
    2023-08-03
  • 鼻炎是否会病变成鼻癌(视频)

    鼻炎是否会病变成鼻癌
    鼻炎与鼻癌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鼻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长期反复发作的鼻部炎症,也可能是鼻癌的诱因。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发病快慢可分为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传染性疾病,常见病毒包括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急性鼻炎除具有鼻炎的特有表现,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可能还有部分全身表现,如发烧、全身乏力等。所以急性鼻炎的治疗,通常需对鼻部和全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鼻部局部可以给予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羟甲唑啉鼻喷剂等。但此类药不能长期应用,通常不超过1周,如果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口服则选用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等。急性鼻炎经过正规药物治疗后,多数可治愈。但若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则会转变成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的炎症性疾病,病程较长、没有明确致病因素,治疗上也以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慢性鼻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也可得到缓解。
    2023-08-03
  • 鼻炎会导致嗓子发炎吗(视频)

    鼻炎会导致嗓子发炎吗
    嗓子发炎一般属于咽喉发炎,鼻炎可能会导致嗓子发炎,因鼻腔黏膜与咽喉黏膜相延续,鼻腔及咽喉炎症可以相互影响,如鼻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炎、扁桃体发炎、喉炎等。对于鼻炎引起的嗓子发炎,如果为急性炎症,出现嗓子干痛、烧灼感、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一般建议口服中成药制剂,如蓝芩口服液、利咽解毒冲剂,还可以口含含片,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含片等。如果考虑为细菌感染引起,可以加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如果患者对头孢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可以口服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此外,对于嗓子发炎的患者,建议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病多食用清淡饮食,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2023-08-03
  • 鼻窦炎微创手术有没有后遗症(视频)

    鼻窦炎微创手术有没有后遗症
    鼻窦炎微创手术后通常会有后遗症。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多数鼻窦炎首选药物保守治疗。但部分患者有鼻腔结构异常或鼻息肉,或经治疗以后症状不缓解,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鼻窦炎手术基本是在鼻内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手术较普及,安全性较高,但仍有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存在。可能因手术水平或鼻窦病情较严重,导致术中损伤周围结构如眶纸板,会引起眶内并发症,以及内直肌损伤、眶内感染等,可能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如果损伤颅底,可能导致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等。因此鼻窦炎术后要按时复查,处理鼻腔的干痂等分泌物,还有囊泡、肉芽等,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鼻腔粘连,以及鼻窦炎术后复发。
    2023-08-03
  • 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跑步治愈吗(视频)

    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跑步治愈吗
    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不可以通过跑步治愈过敏性鼻炎,但是跑步可以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可以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两大类。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都是首选药物治疗,患者鼻腔局部可给予鼻喷激素,或者抗组胺鼻喷剂进行治疗。鼻喷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首选的一线用药,常用的是氮卓斯汀鼻喷剂,患者再有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类的药物,或者是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剂等。抗组胺的鼻喷剂,常用的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改善过敏症状。抗组胺药物一般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包括孟鲁司特,用得比较多。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经过鼻腔局部或口服药物治疗以后,症状能够缓解。如果症状不缓解或者加重,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就诊。
    2023-08-03
  • 过敏性鼻炎多久自愈(视频)

    过敏性鼻炎多久自愈
    过敏性鼻炎的自愈时间,与引起过敏的过敏原存在时间有关,主要情况如下:1、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一般发生在春秋季节,患者对花粉、柳絮或蒿草等过敏。随过敏物质消失,患者过敏症状会逐渐减轻、缓解。但具体持续时间,与患者自身机体状况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患者一般持续1个月后,过敏性鼻炎症状会逐渐减轻、缓解;2、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由于引起过敏的物质在身边,且可能不可避免接触,所以一般较少能自愈。由于患者症状较重,较少自行等待自愈,一般给予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患者不适表现。鼻腔局部可以给予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等,或给予氮卓斯汀鼻喷剂等抗组胺鼻喷剂剂进行治疗。还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液可以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
    2023-08-03
  • 声带小结不能吃什么食物(视频)

    声带小结不能吃什么食物
    声带小结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及避免食用生冷食品、油炸食品,或者比较硬的食品等,还要尽量避免接触烟酒刺激。声带小结是发生在声带的良性病变,主要是发生在声带的前中1/3,声带边缘是对称性的结节样病变,患者会有声音嘶哑的表现。声带小结引起的病因较多,如发音不当、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刺激、上下呼吸道炎症刺激,以及有害气体、粉尘刺激等,都可能会导致声带小结。声带小结,临床上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使声带休息、注意禁声,大多患者声带小结会逐渐恢复,也可以局部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或者口服些中成药,如金嗓散结胶囊、金嗓散结丸等。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可以在间接喉镜下或者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小结切除手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