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江

  • 什么是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视频)

    什么是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指幽门肌肥厚增生,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机械性的幽门梗阻。幽门肌层肥厚以后会压迫幽门管,导致幽门管腔狭窄,食物经过胃研磨和初步消化以后不能进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因此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反复呕吐也会导致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常见的新生儿、小婴儿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为1/3000。男孩好发,因此80%-90%的病人为男性,有一定遗传性。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季节性,春秋季节好发。春秋季节出生的小儿容易罹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病毒感染有关系。除遗传、病毒感染因素以外,与激素紊乱也有关。
    2023-08-02
  • 胆总管囊肿是否为先天性疾病(视频)

    胆总管囊肿是否为先天性疾病
    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为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先天性胆管壁发育异常导致,和胆总管远端结石或者肿瘤堵塞导致的胆总管继发性扩张不同。胆总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和以下情况有关: 1、胰管和胆管混合异常:正常胰管、胆管为在十二指肠壁内汇合,共同开口在十二指肠乳头位置;胆总管囊肿病人,胰管和胆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导致胆汁会反流到胰管,胰液也会反流到胆管,导致胆管壁破坏,形成囊肿; 2、胆管再通造影:从食道到十二指肠乳头近端的这段肠管平衡状态被打破,吸收过度,会形成囊肿; 3、病毒感染:手术切除的胆总管囊肿壁上发现巨细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抗体,怀疑为先天性宫内病毒感染导致的胆管壁破坏,形成的囊肿; 4、其它因素:比如Oddi括约肌痉挛、远端胆管神经发育不良,均会导致胆总管囊肿。
    2023-08-02
  • 脐疝的治疗方法(视频)

    脐疝的治疗方法
    脐疝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到腹腔外,多数脐疝随儿童生长发育可逐渐自愈。两岁以下的脐疝病人,没有疼痛、呕吐等不适症状,也不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随访观察。日常应避免腹腔压力增高,比如避免剧烈哭闹、预防便秘以及减轻咳嗽力度等;还可以运用脐疝带进行包扎,促进脐疝早期愈合。 70%-80%的脐疝会在1周岁以内自行愈合。经常有腹胀、屏气、哭闹的患儿,可以使用益生菌调理肠胃。两岁以上、脐疝未闭合、脐环扩大明显的患者,自愈机会较小,需要手术治疗。患者可进行间断的缝合,关闭脐部筋膜、修补脐部缺损,治愈脐疝。
    2023-08-02
  • 胆道闭锁大便多久变白(视频)

    胆道闭锁大便多久变白
    大便变白出现的时间早晚和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有关。完全闭锁的新生儿,出生之后胆囊闭锁1周就会出现大便变白。胆囊闭锁进展较慢的患者,出生之后3-4周才出现大便变白。因此,新生儿出现持续性黄疸;或者黄疸消退以后又出现黄疸,呈现进行性加重,伴有大便变白、血清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要高度怀疑胆囊闭锁可能。 目前通过大便比色卡可以早期筛查胆道闭锁。大便的颜色有异常,如颜色较白、陶土色,均为异常大便。因此,此类患者在1-3周基本均会出现大便颜色变白。
    2023-08-02
  • 宝宝什么情况是巨结肠(视频)

    宝宝什么情况是巨结肠
    临床上出现严重腹胀、便秘宝宝,需要常规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特别是在出生之后,第一次胎便排除有延迟;便秘、腹胀呈进行性加重;以及长期大便不解,但通过开塞露排便排出,大便仍然不成形、油腻的病人,要考虑巨结肠的可能性。 部分巨结肠病人由于远端没有神经节肠管,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是一出生就有症状,而是到3-5岁,甚至7-8岁,症状加重以后才到医院就诊。部分患者大便长期积聚在结肠内,造成巨大粪块,家长发现腹部肿块到医院就诊,追问病史才发现。这些小孩有长期便秘病史,但是家长一直没有重视。 因此,长期便秘,通过饮食、药物调理不能缓解的病人,建议进行结肠造影检查,排除巨结肠可能。
    2023-08-02
  • 先天性巨结肠会呕吐吗(视频)

    先天性巨结肠会呕吐吗
    少数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患者呕吐症状与肠梗阻严重性有关;还和扩张的结肠挤压到胃,或者与高度腹胀,腹腔压力增高有关。多数巨结肠病人为远端肠管梗阻,属于低位肠梗阻。因此,患者在临床上以腹胀、便秘为表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纳差、消瘦、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表现。 全结肠型巨结肠病人因为梗阻位置相对较高,肠梗阻症状较严重,患者可以出现高度腹胀以及反复呕吐症状。特别是新生儿期,患者以急性肠梗阻为表现。这部分病人并发小肠结肠炎时,更容易出现呕吐。
    2023-08-02
  •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视频)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
    幽门肌肥厚以及幽门管腔狭窄之后,胃内容物不能顺利地进到十二指肠,病人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非胆汁性呕吐,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刚出生的新生儿奶量较少,强有力的胃蠕动还可以将稀薄的奶汁挤到十二指肠。因此病人出生以后,近期没有症状,到吃奶以及大小便均正常时,随着热量增加、奶量增加以及黏膜水肿加重以后,管腔更加狭窄。 多数病人在出生之后2-3周开始出现呕吐,刚开始表现为溢奶增加,后来逐渐演变成频繁呕吐。几乎每次吃奶以后几分钟就出现呕吐,为喷射性呕吐。呕吐可以喷到几尺以外,呕吐量较大,有奶块和酸臭味。呕吐以后宝宝求食欲强,吸吮也有力。 患者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乳头近端,为胆道开口位置的近端。随着呕吐加剧,奶和水的摄入不足,患儿大便、小便量减少。刚开始患儿会有体重不增,以后出现体重下降,出现营养不良、脱水、消瘦、皮肤松弛。大量胃酸丢失以后病人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呼吸浅慢、手脚抽搐,晚期可以消耗自身组织。
    2023-08-02
  • 宝宝脐带掉了之后出血怎么办(视频)

    宝宝脐带掉了之后出血怎么办
    宝宝脐带脱落后出血,处理如下: 1、如果为少量出血,为正常现象;局部压迫止血,加强脐部护理,保持脐部干净、干燥,碘伏消毒即可; 2、出血量较多或反复出血,有炎症就按照炎症处理,保持脐部干燥,局部用碘伏消毒以后用消毒药膏涂抹; 3、如果有脐部畸形,比如脐茸、脐窦、脐肠瘘,多数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没有脐部异常,需要进一步化验凝血功能、血小板; 4、如果曾经使用过抗生素,有菌群失调的新生儿,考虑有没有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需要用维生素K1治疗。
    2023-08-02
  • 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视频)

    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儿童期淋巴组织处于增生状态,因此在各种病理刺激下,均会出现淋巴结肿大。通常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如下: 1、慢性淋巴结炎:局部感染,比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皮肤湿疹等;患者感染以后,病原菌可以通过淋巴管反复刺激颈部淋巴结,出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颈部两侧多发、肿大淋巴结; 2、急性淋巴结炎:患者表现为急性颈部淋巴肿大,伴有疼痛、发烧,局部可以有红肿、触痛; 3、特殊病原体感染或者免疫性疾病:比如淋巴结结核、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患者表现为颈部淋巴肿大; 4、淋巴系统肿瘤:比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淋巴结呈进行性增大,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伴有长期低热。
    2023-08-03
  •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办(视频)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10岁以前的儿童淋巴系统一直在发育,因此在各种病理刺激下,经常出现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生理现象。肠系膜淋巴结也相同,因此多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没有不适症状、淋巴结直径在1.5-2cm以下的患者,考虑为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炎刺激导致,可以定期随访观察。 但是部分患者确实存在病理性淋巴结肿大,比如腺瘤、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除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之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呕吐、发烧症状,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淋巴结结核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进行病理活检。因此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2cm,进行积极抗感染治疗。症状没有明显消退时,建议进行淋巴结病理活检,排除淋巴结结核或者恶性淋巴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