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

  • 如何矫正拇外翻(视频)

    如何矫正拇外翻
    拇外翻矫正包括保守治疗还有手术疗法,具体矫正的方法如下: 1、对于仅有拇外翻畸形比较轻,但是没有明显症状,走路也不会觉得疼,或疼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可采取局部外用喷剂、贴膏药,甚至可辅助理疗等; 2、建议有拇外翻的患者穿比较宽松的鞋子,尤其不建议穿前面比较尖的鞋子,对脚趾有一定束缚作用,同时还有可能会加重拇外翻病情; 3、病情相对处于中等情况,又不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在鞋里面放置专业矫形鞋垫,可起到辅助矫正畸形作用,同时对于缓解疼痛及行走功能都有一定作用; 4、若拇外翻病情进一步发展,拇外翻畸形比较严重,保守治疗不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建议进行手术来矫正拇外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法;对于轻中度拇外翻,即第1-2跖骨夹角<15°,可采取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拇收肌腱切断或切除,这样矫正畸形。对于夹角>15°,通常更多采用第一跖骨干或者基底截骨手术,对于比较年轻的患者,多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对于年老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解决。
    2023-08-03
  • 平足为什么不能当兵(视频)

    平足为什么不能当兵
    足弓是人类脚重需解剖结构,既可吸收地面对脚冲击力量,同时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非常坚硬,能够更好地推动人体各项活动,但是平足或扁平足指正常足弓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平足可能会逐渐引起身体各个体态变化。有一部分平足可能会合并足部骨结构异常,如垂直距骨、跗骨联合等。在成人平足中50岁以上女性较多,正常步态周期,扁平足比正常足需多了足弓塌陷和拉回足弓时间,还需消耗更多能量。 平足患者走一小步时间差别较小,但是若路程比较长,能够看出差异。通常成人步态周期约为1.2-1.3秒,若每一步相差0.03秒,比如军人拉练一天30千米40000步就相差1200秒,合计20分钟,自然就会落后部队很多,并且由于多余能量消耗,耐力也会大大下降,实际情况也会落后更远。因此,部队征兵时候提出来不需要建议采用平足畸形的人。
    2023-08-03
  • 手指肌腱断裂修复后怎么锻炼(视频)

    手指肌腱断裂修复后怎么锻炼
    手指肌腱断裂后进行较好的确切修复,意味着在早期活动中患者可以进行一定强度的伸屈锻炼,不至于导致肌腱发生新的断裂。此类患者可在受伤后3天左右开始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但是注意手术的吻合需较确切,以及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患者不可随意锻炼,否则容易导致肌腱的二次断裂,上述锻炼称为肌腱损伤后的早期锻炼。 第二阶段是在肌腱愈合以后,即在损伤后3周左右将石膏拿掉后再进行功能锻炼,如屈肌腱损伤的患者需进行屈指功能锻炼以及伸指功能锻炼。因为无论患者早期锻炼情况如何,肌腱在愈合过程中或多或少均可与周围的肌腱、软组织粘连,甚至可以和骨面粘连。患者需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逐渐将粘连松解,这样才可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2023-08-03
  • 脖子左边筋变粗凸起是怎么回事(视频)

    脖子左边筋变粗凸起是怎么回事
    患者出现脖子左边的筋变粗凸起,可能跟以下的原因有关系: 1、先天性斜颈:往往是由于患者受伤,引起右侧的胸锁乳突肌肌肉损伤,从而产生粘连,从外表看就显得左边的胸锁乳突肌更加粗壮; 2、与患者长期不良姿势有关:如患者习惯向一侧歪头,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一侧颈部肌肉要比另外一侧要发达,从而显得粗壮、凸起; 3、颈部肌肉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物或是肿瘤、纤维瘤、脂肪瘤等; 4、与患者的工作和职业习惯有关:如反复向一侧转头,出现两侧肌肉软组织不对称表现。
    2023-08-03
  • 断指再植组织再生过程(视频)

    断指再植组织再生过程
    断指再植的再生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断指后指骨、肌腱、血管、神经、皮肤软组织全部离断,所以整个再生过程也需共同完成。血管最早完成连接,其次是皮肤软组织和肌腱组织,最后是骨组织。整个过程中患者需要维持非常稳定的状态,同时要注意避免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在断指再生的过程中,早期可观察到液体渗出以及手指颜色改变,后期断指再生部分愈合后,患者需进行功能锻炼,之后将内固定去除,并进行其它的辅助治疗。综上,手指离断后再生过程相对较复杂,若患者能够配合治疗,积极进行术后康复,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女性晚上睡觉膝盖酸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女性晚上睡觉膝盖酸痛是怎么回事
    针对女性患者晚上睡觉时会出现膝盖疼痛的情况,首先应该排除患者在白天是否有活动过多,尤其是近期有登山或是爬楼梯、爬坡活动较多,这可能是引起膝盖疼痛的一方面原因。一般人在爬坡、登山或上楼过多时可引起膝关节软骨损伤,或是继发膝关节滑膜炎症。在夜间膝关节可能会肿胀较明显,诱发疼痛。 针对因运动量过大所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同时要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和活动。通过充分的休息,很多患者能够较好的缓解。如果晚上膝关节疼痛比较明显,还要排除有没有膝关节炎症问题。 膝关节炎症,如果伴随膝关节肿胀可能是有膝关节的滑膜炎,关节内可能会有关节积液。这种情况除了要减少活动量,还需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有没有膝关节的增生、退变。如果经过确诊,可以针对性的选择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像乐松或西乐葆。结合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以较好的控制膝关节炎症,改善症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膝关节置换后禁忌动作(视频)

    膝关节置换后禁忌动作
    膝关节置换术后完成康复训练动作主要是屈膝、膝关节伸直、压腿动作,让膝关节活动范围能够达到最大程度康复。但是在膝关节康复过程中,也要进行科学循序渐进锻炼过程。因此,在膝关节康复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或者剧烈外力压腿或前往蜷腿,这样不但起不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可能会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膝关节手术以后,在膝关节功能还有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没有完全恢复情况下,还是需尽量避免蹲马步或剧烈跑步、爬山、提重物、上下台阶等。若手术以后2-3个月膝关节功能活动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决定功能康复锻炼的类型。其主要还是需循序渐进增加患者活动量,避免太过劳累,活动后也要经过适当休息,让关节在正常姿态下尽量放松,增加关节的活动舒适性。
    2023-08-03
  • 足外翻必须做截骨手术吗(视频)

    足外翻必须做截骨手术吗
    若是3岁以下患儿足外翻足,通常可选择穿宽松运动鞋,进行不穿鞋袜接触性运动,鼓励用脚抓球形物品,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患儿足弓发育。但是若儿童年龄相对比较大,如4-5岁早期可通过足底扫描方式判断足弓塌陷的情况,进行足弓垫的干预。建议患儿半年到1年就需进行足弓垫的重新检测,因为儿童脚长速度比较快,因此1-2年可能需更换鞋子,鞋垫也必须需前往更换。若踝关节疼痛、小腿肌肉酸胀,往往预示着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患儿进行微创的手术治疗。若年龄在更大14-15岁,甚至接近成年,需进行骨性矫正手术。
    2023-08-03
  • 足外翻矫正鞋有用吗(视频)

    足外翻矫正鞋有用吗
    足外翻早期治疗方法之一是穿戴足部矫形辅助器械,临床上对于早期轻度,没有明显疼痛的患儿,通常多采取保守治疗。通过垫高足底、足弓,穿戴足部矫正支具,辅助提高患儿步行能力。踝部矫形器械配穿有助于将患足维持在正确位置,提高患足功能,预防畸形还有矫正畸形。 佩戴矫形支具也有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1、最好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支具制作,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匹配度; 2、配上之前需进行专业检查,临床X光片检查是为了排除患足其它骨骼疾病、关节病变等; 3、配戴以后,建议还是坚持长时间配戴,避免患者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半途而废,同时在配戴时还需做好足部、矫形器械护理。
    2023-08-03
  • 什么是距骨坏死(视频)

    什么是距骨坏死
    距骨是构成踝关节重需骨性结构,距骨坏死是指踝关节遭受严重损伤时候,可造成距骨血供完全破坏,从而发生缺血性骨坏死,最终导致距骨体塌陷、变形,造成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距骨是全身唯一没有肌肉附着骨骼,因此血供仅靠周围滑膜、滑囊营养供应,因此比较脆弱,骨折以后容易出现坏死,因此距骨骨折是距骨坏死主要因素,还有少部分原因是因为药物使用不当或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慢性酒精中毒、脂质代谢异常、骨营养不良等导致。 踝关节疼痛时,需前往借助X线对于踝关节进行检查,从X光片上可发现距骨骨小梁结构紊乱消失、骨塌陷硬化等。在临床表现上主需是局部关节疼痛,关节间隙变狭窄,从而导致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最少需减少负重6-8个月,同时用拐杖或者支具辅助患肢不负重三个月,若距骨仅有部分坏死,在支具保护下避免内外翻,部分患者可负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接近于完全坏死者,可需通过踝关节融合或关节置换解决问题。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