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智勇

  • 口腔颌面部感染并发症(视频)

    口腔颌面部感染并发症
    颌面部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多间隙多空腔,而且它们之间相互有一定关系。当一个位置出现感染以后,可能向周围的组织间隙或者空腔去波及去扩散。 当身体情况差的时候,有可能感染会进入血液中,造成败血症、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到周围的重要组织器官,造成别的区域的化脓性感染。在颌面部比较常见的感染的播散主要是颌面部多间隙的感染。 多间隙感染,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复杂,因为多间隙感染,我们都要给它疏通,怎么去疏通,这要有足够的解剖知识,然后让这种感染都便于引流。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感染,是经过血行,通过海绵窦栓塞性静脉炎,然后到达颅内造成颅内感染,这是比较严重的后果,也可能造成球后的感染,这些都有可能。在颌面部感染诸多的疾病中,最多见的是颌面部多间隙合并口底蜂窝组织感染。 这种相对严重的感染,经过及时治疗以后,基本上都能够恢复健康。在感染的初期进行治疗是预防颌面部诸多间隙和严重感染的有效方式方法。所以不要小看牙疼,不要小看口腔局部组织的一点小的感染,在发现早期应该及早给予合理的处理,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2023-08-03
  • 黏液腺囊肿是怎么回事(视频)

    黏液腺囊肿是怎么回事
    在我们口腔唇黏膜和颊黏膜的下方,有许多犹如黄豆粒大小的腺体,这些腺体分泌一些黏液,黏液的作用主要是润滑口腔,同时含有一定的消化酶,帮助我们在进食过程中进行食物的消化。如果这些黏液腺导管被堵塞掉以后,就会形成一种潴留性的囊肿。这种囊肿会有很大的不适感,同时会影响我们的咀嚼和语言功能。如果囊肿反复破溃,可能造成局部瘢痕,或者影响旁边腺体,造成旁边腺体囊肿产生,这样会增大囊肿的面积。因此黏液腺囊肿一旦发现,需要切除。预防黏液腺囊肿,平常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即不要去咬破口腔黏膜,不要有不良习惯,不要因为进食粗暴造成黏膜损伤,这样可能很有效的避免黏液腺囊肿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生黏液腺囊肿,不要轻易去挑破黏液腺囊肿,如果挑破以后,一旦伤口愈合,会重新又形成潴留囊肿。形成这个囊肿对医生的手术会造成一些不便,同时反复的损伤会造成大面积的瘢痕,会造成囊肿的群体增加。黏液腺囊肿一般不会发生恶性变,但是如果反复刺激,反复破溃,反复瘢痕形成以后,有可能会造成性质改变。作为黏液腺囊肿的治疗,在最早期人们使用过碘酊注射,来破坏囊肿的内壁,让囊肿萎缩掉。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失败率比较高,所以现在一般不再引用。现在最多的方式是手术方式,手术并不复杂,而且非常有效。手术以后手术病人只需要注意流质饮食,然后五天以后基本上都恢复正常。
    2023-08-03
  •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视频)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颌面部的解剖结构非常特殊,不仅仅是以骨性框架和表情肌和咀嚼肌组成的组织结构组合造成的面部,更重要的它们各个间隙是相互贯通。颌面部感染,因为颌面部的血液循环比较丰富,在感染早期,如果经过适当的治疗,愈合非常快。如果身体条件比较差,抵抗力比较差,然后没有经过正规治疗,感染扩散也非常快。尤其是颌面部有诸多间隙,里面有疏松的结缔组织,感染的播散会很快波及到诸多间隙。这样对病症会增加很多痛苦。颌面部感染特点,不仅有时候来的快去的快,有时候来的快扩散的也快。所以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颌面部感染以后,它不仅仅是影响外观,影响咀嚼功能,甚至会阻塞呼吸道,更严重的可能会通过血液逆行传播造成颅内感染,危及生命。所以颌面部感染的治疗应该足够引起重视。早期合理的治疗,不仅能够解除暂时的痛苦,也能够挽救生命。
    2023-08-03
  • 涎石病如何治疗(视频)

    涎石病如何治疗
    发生涎石病后不要着急,也不用恐惧。实际上涎石病的治疗并不十分复杂,具体如下: 1、如果是发生在腺体导管口附近的结石,到医院通过门诊治疗,让医生用手术器械把结石取出就可解决; 2、如果发生在深部,可能要到医院进行手术。腺体进入导管后出现的结石,都可通过保留腺体的方式取出结石,解除病痛,腺体内的结石,可能需要摘除腮腺; 3、发生涎石病时,要注意饮食结构,不要吃过酸、刺激性食物、避免多说话,因为过多的行为会影响腺体,造成腺体负担过重,从而继发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疏通、引流,才能让炎症得到控制,然后到比较专业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4、对于导管内的结石,都进行保腺体手术,单纯取结石。发生在腺体内的结石,可通过手术摘除腺体,才能达到最后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涎石病手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涎石病手术后会复发吗
    目前进行涎石病的手术有三种方式:内镜方式、手术方式保留腺体取出结石和摘除腺体。第一种、第二种可能存在复发。腺体导管比较光滑,在光滑的导管上很少形成结石,结石需要有停留的场所,当导管受到损伤或者形成粗糙面后,粗糙面上有矿物质和钙化物的沉积、聚集,才能形成结石。通过导管镜、小切口取出结石,导管是保留的,粗糙面依然存在,有复发的可能。腺体摘除,腺体没了、不再分泌,就不存在结石的形成。但是切掉腺体,虽然口腔别的腺体可以代偿,但是多少会对本身的口腔唾液分泌有影响。尤其到老年以后,单一的腺体切除影响不大,对侧或者多个腺体切除,人体就会干燥,会对咀嚼造成影响。
    2023-08-03
  • 粘液腺囊肿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粘液腺囊肿手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发生粘液腺囊肿以后,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治疗,所有的囊肿可能都需要手术治疗。小的粘液腺囊肿,有人也试图用药物注射的方式来消除,但是复发率非常高,现在基本已不再使用。到医院做过粘液腺囊肿手术以后,小的唇腺囊肿没有很大创伤,需要注意软食、口腔卫生,或者避免多说话。如果做了舌前腺或者舌下腺囊肿摘除,应配合医生,注意手术以后的护理。虽然手术没有很大痛苦,但是手术后要注意饮食,进行流质饮食、避免用力漱口、注意口腔卫生、进行漱口,避免过多语言造成伤口复裂。术后应该遵从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伤口感染。
    2023-08-03
  • 下唇粘液腺囊肿可自愈吗(视频)

    下唇粘液腺囊肿可自愈吗
    在口腔里的粘液腺囊肿会有多个部位,不仅仅在上、下唇,舌下腺也是粘液腺。舌下腺囊肿,民间叫做蛤蟆肿。舌下腺囊肿肿胀后,可通过下颌舌骨肌突破到颌下,造成下颌部肿胀。因为粘液腺囊肿的囊壁都比较薄,所以往往会自行破溃。但是破溃后会愈合,愈合后只要有粘液腺的分泌,就会不停产生粘液形成囊肿,所以粘液腺囊肿不能自愈。发生在舌尖腺的粘液腺囊肿也是如此,在舌腹部会鼓起一个很大的包,影响舌体运动、语言功能。发生在颌下腺的粘液腺囊肿,可能会影响舌体运动、影响进食,但是不会自行自愈,甚至会发展到颌下影响外观,所以粘液腺囊肿需要手术治疗把它切除。如果发生在唇部的粘液腺,不能完整切除或者损伤到邻近粘液腺,还会复发造成旁边腺体的囊肿。
    2023-08-03
  • 涎石病能吃酸的吗(视频)

    涎石病能吃酸的吗
    吃酸性食物时,因为人体的这种条件反射,会造成唾液腺分泌的增加。有涎石病以后,如果吃酸性食物,会分泌更多的唾液,而不能够输送到口腔中去,因为结石的阻碍,造成腺体的液体潴留,增加腺体负担,更容易造成腺体的进一步感染,所以不主张多吃酸的。如果在导管口的结石很小,初期可以吃酸性的东西,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另外患涎石病时,尽量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因为刺激性食物会造成导管收缩,或者涎腺分泌过度减少。所以患涎腺病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及早到专科医院治疗。
    2023-08-03
  • 粘液腺囊肿的危害(视频)

    粘液腺囊肿的危害
    粘液腺在口腔中存在是非常普遍。如舌下腺就是一个大的粘液腺。在口腔粘膜下面,有许多分布得非常小的粘液腺,还有舌体腹部、近舌尖部都有舌前腺,它们都是分泌粘液的。粘液中不仅有消化酶,更多能够润滑口腔,就像汽车发动机中的机油。如果没有粘液存在,可能会对自身语言功能有很大影响。粘液腺出现囊肿以后,本身没有过大的危害,但是囊肿会造成生活的许多不便,造成语言功能障碍、造成咀嚼功能障碍。形成粘液腺囊肿以后,经常会因为进食或者别的原因造成破溃,破溃后可能会感染、疼痛,所以粘液腺囊肿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形成粘液腺囊肿之后,有时外观会发生变化,所以粘液腺囊肿不仅会影响人的功能,也会影响人的美观。
    2023-08-03
  • 为什么会有涎石病(视频)

    为什么会有涎石病
    口腔内有3对比较大的唾液腺,分泌液体滋润口腔,帮助消化。当涎腺分泌液体后,要通过导管输送到口腔中,其中有两个涎腺的导管较长,而且开口角度各有不同。涎腺分泌的液体通过的导管越长,流速越慢,在这过程中可能部分矿物质或者杂质在导管里形成钙化物,其中较多的是磷酸钙。磷酸钙沉积后造成导管堵塞,这时腺体会肿胀,在进食有条件反射时,会出现肿胀和疼痛。这类腺体阻塞性的疾病称为涎石病。口腔是人体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端,当食物进入口腔后,要通过咀嚼、研磨让食物形成团状物质才能进入体内。唾液腺分泌的这种液体,具有消化和润滑作用。平常说话过程中,舌体、口腔、唇之间需要运动,唾液腺分泌的一部分唾液,有润滑的作用。唾液腺导管受阻以后,唾液不能进入口腔,会感觉到口腔干燥,影响语言功能。同时因为消化酶的减少,可能会影响消化、吞咽和咀嚼。所以唾液腺分泌的正常,对健康至关重要。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