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晨

  • 结肠腺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视频)

    结肠腺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结肠腺瘤都是良性病变,但是其存在恶变的可能,70%的结肠癌是由结肠腺瘤恶变而来。结肠腺瘤按照病理一般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占腺瘤的70%左右。其可以是单发也可以是多发,容易出血,一般不超过2cm,往往都有蒂。 绒毛状腺瘤则表现为绒毛状和乳头状的结构,基底往往较为宽广,并没有蒂,也容易出血。绒毛状管状腺瘤则介于二者之间,临床表现也介于二者之间。 一般腺瘤越大恶变几率越高,而管状腺瘤恶变的几率最低,分化程度比较好。而绒毛状腺瘤恶变几率最高,则绒毛管状腺瘤介于二者之间。对于腺瘤通常建议早期处理,因为其容易出血、恶变,增大,容易引起梗阻。处理则通常采用内镜下的套扎切除,或者ESD、EMR切除。如果内镜下处理困难或存在明显的恶变情况,患者应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
    2023-08-03
  •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怎么治疗(视频)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怎么治疗
    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十二指肠非真性肿瘤,属于非癌前病变,恶性情况更是非常罕见。通常情况下,多数病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肿瘤比较小,往往都是在进行胃镜、十二指肠镜检查时才发现。对于没有症状的患者,小腺瘤通常无需治疗,往往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即可;当腺瘤增大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包括出血、腹痛或腺瘤增大引起压迫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黄疸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腺瘤的直径<1cm且有蒂,基本可以采用内镜将其切除。若内镜下切除困难,或合并消化性溃疡、出血、穿孔,此时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Brunner腺体是幽门至十二指肠的正常腺体,其可分泌碱性黏液,对十二指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类肿瘤是由于不明原因导致增生并形成肿瘤,是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的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50-60岁左右的男性。
    2023-08-03
  • 结直肠血管瘤怎么治疗(视频)

    结直肠血管瘤怎么治疗
    结直肠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文献报道的称呼包括血管瘤、血管扩张症、毛细血管扩张症、动静脉畸形、血管畸形,目前应用最多的称呼是胃肠道血管畸形。患者没有症状无需治疗,出血则可以选择内镜治疗、介入治疗。但是对于急诊大出血的患者,治疗往往仍比较困难和棘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其内镜的检出率,结肠高于食道、胃,国外报道结肠血管畸形内镜检出率大约在2%-6%,国内报道则大约在1.4%左右,多数报道以成人居多。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只有血管瘤或者是畸形血管破裂以后表现为鲜血便、暗红色血便,以及大便潜血阳性,一般为少量出血。其病程长短不一,患者可以表现为反复便血,大多数都可以自行停止,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严重者也可以表现为大出血的休克。此病诊断一般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内镜、结肠镜、选择性血管造影、核素扫描进行诊断,但是主要还是依靠内镜进行检查。 如果肠道出血量很大,肠道准备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限制内镜检查的阳性率,选择性血管造影、核素扫描也要求出血量在每分钟0.5ml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显示。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