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 所有室间隔缺损都可以介入治疗吗?(音频)

    所有室间隔缺损都可以介入治疗吗?
    讲解医师:胡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不是所有室间隔缺损都适合介入治疗,适合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不能太大,一般在10mm之内,因为10mm以上的室间隔缺损,一般都伴有中重度以上的肺动脉高压,缺损很大,封堵不稳定,这是一个情况。再一个就是缺损的上缘要和主动脉有一定的距离,距离大概1-2mm,如果是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坚决不能封堵。干下型缺损是室间隔缺损的上缘,就是主动脉瓣,或者是肺动脉瓣。这样的情况,封堵器没有办法进行物理学的固定,这种风险是非常高的,一般列为禁忌症。所以不是所有的室间隔缺损都适合介入封堵,大概75%-80%的室间隔缺损都适合做介入封堵。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安全吗?(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安全吗?
    讲解医师:胡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动脉导管未闭是业界认可的最为安全的一种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目前来说,介入封堵治疗是动脉导管未闭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果查出来有动脉导管未闭,都会做微创封堵治疗,因为这个技术非常成熟,手术风险比较小,在大的中心规范化操作的前提下,风险可以降到最低。手术做完了之后,孩子可以跟正常孩子一样生活、运动、学习,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完全没有影响。我们国家有一个著名的蹦床运动员,是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做完动脉导管未闭这个介入封堵术之后,仍然继续了运动生涯,并获得了很多的国际冠军。
  • 室间隔缺损能自行愈合吗?(音频)

    室间隔缺损能自行愈合吗?
    讲解医师:胡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出生之后,特别是在出生一个月之后,自行闭合和愈合的可能性比万分之一还低,所以自行愈合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室间隔缺损的自行愈合率要高于这两种疾病,大概在3岁之前,有1%左右的自行愈合率,到10岁之前,有0.8%左右的自行愈合率,但是在15岁以上,室间隔缺损的自行愈合率就很低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15岁以上的孩子室间隔再长不上,基本就长不上了。所以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是小的室间隔缺损,一般建议,如果不大,可以观察观察,因为还是有一定的自我愈合的能力。如果早期体检发现了室间隔缺损的疾病,建议去正规的医院,特别是心脏专科医院做体检,听医生正确的建议,得了室间隔缺损,要视大小情况而定,不用太慌张的着急做手术,或是采取下一步的方案,有些可以观察,给孩子自愈的机会。
  • 为什么室间隔缺损术后要定期复查心电图?(音频)

    为什么室间隔缺损术后要定期复查心电图?
    讲解医师:胡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室间隔缺损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心脏的供电系统,专业的说法叫传导系统。就像房屋里面的供电系统一样,它的一些重要的电线,叫传导束,是在室间隔缺损的边缘穿行,所以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手术,在进行室间隔缺损手术的时候,很容易碰到这些重要的电线,会造成一些心电图的异常,甚至这种心电图的异常有时候不是术后马上发生的,是晚期,比如术后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发生一些变化,最严重的变化就是造成了完全的房室传导阻滞,重要的几个电线都碰断了,心脏就会停跳,这样的情况需要装起搏器,这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电图的改变。很多的心电图改变对身体是没有直接的害处的,包括一些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类似的轻度的心电图异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因为这些情况,会发生心电的近期和远期的改变,所以强调做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的患者,要定期的复查心电图,关注心电图变化,防止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也是为了手术远期的安全。
  • 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治疗吗?(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治疗吗?
    讲解医师:胡海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现在的观点是无论多粗多细,都主张积极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个是因为动脉导管未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再一个就是高速的长期的异常血流的冲刷,会对肺动脉的血管内膜产生损害,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的风险增加。这是很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可以提前把动脉导管未闭处理掉,加以避免。现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介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发症也比较少,所以手术的效价比是比较高的,主张积极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