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涛

  • 胃黏膜隆起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黏膜隆起是怎么回事
    胃体黏膜的隆起是胃镜检查时较常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表面隆起较小,如零点几厘米或几个毫米多为良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小息肉多为良性,但部分息肉会发生癌变,如腺瘤样息肉会随时间慢慢长大,从而变成肿瘤或癌; 2、小的胃肠道间质瘤在黏膜正常时也会表现为小的隆起,一般小的间质瘤,如1cm以下的间质瘤无需过多介入,进行观察即可; 3、先天发育时,人体胰腺组织随胚胎旋转,会有部分胰腺组织残留于胃壁,也会表现为小的隆起,患者可加做内镜超声判断小隆起的实质密度,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3-08-02
  •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视频)

    什么是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组织肿瘤,"间叶源性“可以通俗地理解成软组织,比如脂肪、血管、淋巴等等。胃肠道间质瘤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胃。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表现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以及和胃肠壁的关系,还有良恶性有一定关系。当肿瘤比较小的时候,患者一般没有症状,随着肿瘤增大,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也可能表现为贫血、呕血或者黑便等,但这些都不是胃肠道间质瘤特有的症状。所以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大家也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尽早就医。医生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或者腹部CT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而确诊则可以根据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明确。胃肠道间质瘤在生物学上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相较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一般预后比较好一些。对于早期的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手术是唯一可以实现治愈的方法,有一部分患者会在手术以后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者转移,需要接受靶向药物的进一步治疗。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复查应该挂哪个科室(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复查应该挂哪个科室
    胃肠道间质瘤复查应该挂胃肠外科、胃肠肿瘤外科或者肿瘤内科。如果患者已经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不管术后是否接受靶向药的辅助治疗,都可以到胃肠外科、胃肠肿瘤外科定期复查,由医生开具相关检查单,以便了解胃肠道间质瘤有无复发。复查包括相关血液学检查、超声,必要时做增强CT,来确认胃肠道间质瘤有无复发。另一种是胃肠道间质瘤比较大,出现了出血、穿孔等表现,这时需要在肿瘤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以下情况可以挂肿瘤内科,如果患者的肿瘤不适合做手术切除,一直接受靶向药物治疗,那么就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B超、肝肾功等,来评估肿瘤是否处于药物控制中以及效果如何。服用舒尼替尼的患者还要定期检查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目的在于观察药物产生的副作用的情况。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胃镜表现是什么(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胃镜表现是什么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胃黏膜下的隆起性病变,大多由胃镜检查发现,胃镜检查报告一般描述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胃肠道间质瘤在胃镜下可以看到胃壁局部隆起,黏膜一般呈光滑状态,少数会有小的溃疡,有时会有血痂附在上面。此时建议超声内镜进一步检查,可以明确病变起源于哪一层,以及病变的形态,以便进一步分析。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一般分为囊性病变和实质性病变。囊性病变主要包括囊肿、血管畸形等,一般属于良性病变,不需要特殊处理。胃黏膜下的实质性病变,大多数是间质瘤,占到了85%-90%,少数为平滑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因此,超声胃镜提示来源于胃壁固有肌层的实质性肿瘤大多数是胃肠道间质瘤。目前超声内镜(EUS)是监测黏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病变来源和胃壁各层结构、部位,以及病变的大小、形状、边缘和回声等情况。当然,要确诊只有做病理检查结果,一般需要做免疫组化,甚至还需要进一步基因测定。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分为腔内型、腔内外型和腔外型三种,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腔内型:表现为腔内生长的软组织肿瘤,多呈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界清楚,质地均匀。在强化CT的时候,表现为均匀强化,这样的胃肠道间质瘤以良性居多;2、腔内外型:瘤体向腔内、腔外同时生长,典型的呈现哑铃型,对周围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推挤、压迫现象,病灶一般范围较大,壁也会增厚,密度不均,可有坏死,强化也不是特别均匀;3、腔外型:肿瘤向腔外生长,CT表现为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边界一般比较清楚,肿块和胃肠道壁的关系比较密切,肿块大多密度均匀,呈现均匀强化。总体而言,胃肠道间质瘤如果在CT上表现的比较均匀,边界清楚,瘤体<5cm,均匀强化,一般为良性。如果表现为瘤体>5cm,呈不规则样生长,有囊性变、坏死、出血钙化,而且呈现不均匀强化,这是肿瘤在一定程度恶性的表现,如果周围组织器官受累,则更加肯定相应的恶性诊断。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因素,指的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或者是变严重的因素。肿瘤的发生常常是内因、外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如长期吸烟,一天一包烟,20-30年可能会导致肺癌的发生,乙肝病毒的感染容易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外部危险因素尚不是完全明确,饮食、环境和遗传因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联性都比较弱。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的发生。一是”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但是罹患”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概率非常低;二是某些遗传性疾病,比如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可能会增加患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风险。胃肠道间质瘤的内因即内部危险因素,就是基因突变,几乎90%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都存在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这两类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但是非常遗憾,胃肠道间质瘤没有自己明确的肿瘤标志物,所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监测或者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是不现实的。所以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工作,比较难以进行相应的开展。
    2023-08-02
  • 壶腹部癌最多能撑多久(视频)

    壶腹部癌最多能撑多久
    壶腹癌患者预期寿命需根据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包括肿瘤侵犯的深度、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综合分析。早期肿瘤经过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50%-60%甚至更高。肿瘤患者寿命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会有不同预后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壶腹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由壶腹癌的分期决定。国际分期指TNM分期,即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综合判定。随分期Ⅱ期、Ⅲ期、Ⅳ期,5年生存率会逐渐降低。壶腹癌患者的预期寿命需根据每个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期、预后评估。
    2023-08-03
  • 壶腹癌是什么病(视频)

    壶腹癌是什么病
    壶腹癌又称瓦特氏壶腹癌,为壶腹部所长的肿瘤。壶腹部即胆管和胰管共同开口的末段,出现肿瘤时会堵塞胆管,会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皮肤包括巩膜均为黄色。另外,肿瘤出血时患者会出现黑色大便或血便,同时随着病情发展也会出现其它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壶腹癌又叫壶腹周围癌,即瓦特氏壶腹、胆管末段、瓦特氏壶腹下的十二指肠乳头或来自胰头部位的肿瘤,当肿瘤的具体来源并非特别明确的时候,笼统将其称为壶腹周围癌。此部位肿瘤会使患者出现黄疸、腹痛甚至黑便等症状,早中期的患者需通过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可治愈。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