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凤仪

  •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小儿肾母细胞瘤为实体肿瘤,国际公认治疗方法为先手术,再联合放疗或化疗进行后续治疗。初诊时,影像学判断为肾母细胞瘤,且明确肿瘤可完全切除时,先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后根据分型或分期制定后期综合放化疗方案。肿瘤过大无法完整切除,或已有远处转移时,先行活检病理,再进行化疗,肿瘤缩小至可完整切除或远处转移消失时,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
    2023-07-30
  • 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效果如何(视频)

    小儿肾母细胞瘤化疗效果如何
    肾母细胞瘤对放化疗较敏感,因此,经过系统手术治疗,再联合规范放化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其他实体肿瘤好。但术后化疗效果与患儿病理分型及分期密切相关,如患有非渐变型肾母细胞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0%-80%,预后良好。经过手术治疗后,病理明确,需进行化疗的患儿,化疗时,依国际惯例,以21天为一疗程,周期总长约一年半。
    2023-07-30
  • 小儿肾母细胞瘤放疗后能预防接种吗(视频)

    小儿肾母细胞瘤放疗后能预防接种吗
    放化疗后,由于患儿机体免疫力下降,短期内进行预防接种,可引起相关疾病,导致不良后果,建议放化疗至少三个月后进行预防接种。国内预防接种常采用减毒活疫苗,但放化疗患儿首选灭毒活疫苗接种。存在肝肾损伤患儿,需先复查肝肾功能,待正常后,再行接种。接种前后,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情况,若出现高热、皮疹或其他不良反应,及时至医院就诊。
    2023-07-30
  • 什么是小儿血管瘤(视频)

    什么是小儿血管瘤
    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两种同时存在的混合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是由于胚胎期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的皮肤与软组织良性肿瘤,在婴幼儿中多见,表现为皮肤表面擦伤或充血样皮损。海绵状血管瘤,也称静脉畸形,由静脉异常发育导致,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海绵状包块,多见于头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关节、四肢等,不同部位表现不同。
    2023-08-02
  • ⅣS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扩散部位有哪些(视频)

    ⅣS期神经母细胞瘤的扩散部位有哪些
    ⅣS期神经母细胞瘤为神经母细胞瘤的一种特殊分期,特指患儿年龄<1岁,肿瘤分期局限于ⅠA期、ⅡA期或ⅡB期,但存在仅限于皮肤、肝脏或骨髓的远处转移,且骨髓部位转移为微量转移。ⅣS期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特殊分期,与Ⅳ期患儿相比,其远处转移,包括皮肤、肝脏或骨瘤的转移,经临床化疗治疗后,可完全消除,预后较好。
    2023-08-02
  • Ⅰ期神经母细胞瘤需要手术吗(视频)

    Ⅰ期神经母细胞瘤需要手术吗
    Ⅰ期神经母细胞瘤为手术中肉眼可见的肿瘤被完全切除,且不伴有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属于低危组。治疗时,先针对原发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放化疗。不采用放化疗治疗,仅进行单纯术后切除患儿,术后无复发率高达90%以上。因此,一旦确诊为Ⅰ期神经母细胞瘤后,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因病灶转移,导致预后不佳。
    2023-08-02
  • ⅡA期神经母细胞瘤全切除后还会发生转移吗(视频)

    ⅡA期神经母细胞瘤全切除后还会发生转移吗
    ⅡA期神经母细胞瘤为经手术切除后,不伴有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分析明确的ⅡA期神经母细胞瘤,一般不伴有转移,但由于神经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在后续治疗中可能复发或出现转移,因此,经过正规放化疗后,需进行定期复查,常规复查间隔约为3个月,包括对原发部位进行CT检查以观察病灶变化情况,且神经母细胞瘤易发生骨或骨髓转移,可进行骨髓检测等。
    2023-08-02
  • 神经母细胞瘤对小孩危害有哪些(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对小孩危害有哪些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实体肿瘤,根据原发部位不同,可造成不同危害: 1、病灶位于腹部时:引起腹胀或肠梗阻; 2、病灶位于高位胸部或颈部时:引起呼吸困难; 3、病灶位于脊髓时:由于压迫脊髓,可能导致瘫痪或无法行走; 4、病灶位于骨关节时:引起骨痛或跛行。 由于神经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建议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因放任导致危及生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