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

  •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怎么区别(视频)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怎么区别
    这个问题是门诊最常见的问题。很多老百姓肩膀疼痛时都说得了肩周炎,该怎么处理。一听到肩周炎这个名词,其实就大概了解了病人的诉求,多半是因为疼痛四处看病,很多不是专业的医生,甚至骨科医生都会把肩膀疼痛笼统称为肩周炎。其实肩周炎在肩关节这个专业领域其实是过时名词,也叫做垃圾篓式的诊断,即不知道是什么病,只要肩膀疼都把它丢到垃圾篓里,都把它叫肩周炎,所以这个病在专业领域已经不用了。有个病与这个病非常接近,专业领域叫冻结肩,冻结肩也是非常有特点的疾病,它和肩袖损伤有明显的不同。肩袖损伤多数是年龄较大的60岁以上的患者、有轻微的外伤史,或者抱小孩坐公交车时拉把手、轻微的拎些重东西拉到了。疼痛是个渐进性发展的、伴有明显的乏力,这是肩袖损伤的特点。肩周炎或冻结肩是非常有特点的疾病,通常50岁左右发病,又叫五十肩,它是渐进性的肩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活动受限是主、被动活动同时受限,比如抬不起来,医生帮忙也抬不起来,这就是主、被动活动同时受限。另外这种活动出现尤其表现在外旋受限,比如肩膀打不开,这个叫外旋动作,明显的打不开尤以外旋受限为主,这个病是非常有特点。比如开始起病时是疼痛为主,慢慢的活动开始受限,到起病3-4个月时这种症状非常重、夜间痛非常明显、活动受限也非常明显,熬过4个月以后疼痛开始减轻,5-6个月的时候肩关节活动受限最为明显,但是这时疼痛已经没那么严重,熬过6个月以后这种活动受限开始逐渐改善,一直到1年大多数患者都会解冻。冻结肩有个冻结期,还有解冻期,慢慢的活动度恢复,疼痛症状也改善了,是个非常有特点的发病过程,但是很多患者到1年以后还残留明显的症状。
    2023-08-03
  •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频)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肩袖损伤主要有三大临床症状,具体如下: 1、疼痛:疼痛的特点是静息痛和活动痛,可能同时存在; 2、活动受限:活动受限表现在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不受限; 3、无力:无力是因为肩袖是肌肉和肌腱形成的动力性结构,如果肌腱损伤,这个肌肉在拉动骨头的时候就失去了这种动力作用,造成无力。这三大症状疼痛、活动受限和无力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某个症状尤为突出。门诊就医的病人多数是因为肩膀疼痛来的,夜间疼痛非常明显。肩袖损伤夜间疼痛明显,主要因为坐位或站立位时,整个手臂会有重力作用,重力作用把肱骨头和肩峰之间的间隙拉开,肱骨头和肩峰之间没有撞击叫撞击症,两个骨头之间的摩擦就没有,所以就没有疼痛。夜间睡觉时这种重力作用消失,整个三角肌在向上拉,力偶平衡被破坏之后,没有肩袖组织向下压肱骨头,这时股骨头就会向上移位和肩峰之间发生撞击,造成躺下夜间疼痛、静息疼痛等明显症状。活动受限有两种情况:主动抬肩抬不了但是被动抬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动力结构消失引起的;另外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同时受限,这种情况合并肩膀的叫冻结肩,合并炎症改变、纤维化改变,有并存症状造成活动受限。乏力是力量下降,是个渐进性过程,早期力量下降不明显,随着肩袖损伤范围越来越大,力量会下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肩膀动作不能主动完成。
    2023-08-03
  • 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建议(视频)

    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的建议
    肩关节疾病是专业性相对很强的一类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专业、细致的评估,希望有肩膀疼痛的患者可以了解一些网上的科普帖子,找相对专科的,比如从事运动损伤、从事肩关节领域的医生进行门诊治疗和评估。这种评估在门诊会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肩关节体格检查,不是单纯看看片子就可以的,需要每个病人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然后再进行系统的评分。根据体格检查的结果、评分结果,再结合影像学结果,给病人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60%以上的肩膀疼痛患者,通过门诊评估之后,给出对应性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比如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活动度,增加肩膀核心肌肉的力量,通过各种牵伸方法,达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也有些病人确实需要手术治疗的,也会针对性的定位到损伤区域,比如肩袖损伤、盂唇损伤、二头肌长头腱炎、肩锁关节损伤,都会有精准定位、精准判断,然后针对性的用关节镜微创手段到损伤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疗,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