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能自己恢复吗(视频)

    功能性消化不良能自己恢复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发病因素除胃肠动力、幽门螺杆菌感染外,精神心理因素也发挥着极大作用。如果患者能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正确的卫生健康观念,通过自己有效的调整,大部分患者,特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自行缓解。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医学界也认为重点是在于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给予正确健康教育,对大部分患者有益。如果经过这些基础的处理仍然没有好转,患者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比如使用一些相应的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或者缓解相应症状。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IgG4相关胆管疾病。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最为常见。临床中自身免疫性肝炎较为少见。成人自身免疫性肝炎轻症患者治疗包括对症使用保肝药物治疗,例如甘草甜素类保肝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甘利欣。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需要使用激素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例如硫唑嘌呤治疗,需要到医院专科治疗。相较常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需要长期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 以上都属于慢性肝病,慢性肝病的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熬夜。饮食注意营养丰富,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并且需要戒酒,酒精对肝脏属于严重损伤。此外还需要避免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常用的扑热息痛、感冒通等都对肝脏存在损伤,并且需要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当出现乏力、纳差、厌油、恶心症状时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久复查肝功能(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久复查肝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轻微或无疾病活动,以及非活动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患者,无需免疫抑制剂治疗。但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密切随访,例如每隔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和化验,经常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明确白细胞、血小板有无变化,检查肝功能明确转氨酶有无变化,白蛋白有无变化,检查甲胎蛋白明确有无肝脏肿瘤标志物变化。检查腹部彩超明确有无肝脏形态学改变。 活动期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需要根据临床医生指导进行密切随访。例如使用泼尼松的患者在用药期间每隔2-3周就需要检查一次血清肝功能,例如转氨酶、胆红素,停药以后每隔3个月进行检查。使用硫唑嘌呤免疫制剂的患者至少每2周检查一次血常规。其它检查例如在使用激素时需要化验血糖、血脂、血压、电解质等。存在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能彻底根治吗(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能彻底根治吗
    自身免疫性肝炎预后差异较大,无症状患者预后良好,存在症状的患者20%左右可以自行缓解。肝脏炎症程度影响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预后,初次发作表现为严重炎症状态时,患者长期预后较差,治疗无法得到缓解,复发后患者预后较差。多数患者最终仍然发展成为肝硬化,所以自身免疫性肝炎很难彻底治愈。适当治疗可以维持缓解状态。 自身免疫性肝炎属于异常免疫反应介导,针对肝细胞炎症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女性,临床表现存在不同程度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高γ-球蛋白血症,部分血清特异性抗体出现,肝脏组织学特征改变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应答。 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以及病理组织异常,减缓肝纤维化进展。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多采取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 总之,自身免疫性肝炎能否彻底治愈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判定。
    2023-08-01
  • 心脏瓣膜术后心率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心脏瓣膜术后心率忽高忽低是怎么回事
    心脏瓣膜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心率改变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术前心肺功能或其他脏器功能异常,均可能影响术后心率变化; 2、术后患者运动量不同,可导致心率快慢不同; 3、术后患者情绪波动可引起心率波动; 4、药物引起心率改变,如地高辛可引起心率慢,地高辛过量也可引起心律失常。部分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等药物过量可引起心率慢,药量不够则可引起心率快。
    2023-08-02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复查项目(视频)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复查项目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需进行长时间定期复查。一般出院后1周至1年均须定期复查,主要检查以下几项: 1、服用华法林患者,需检查其凝血功能是否正常,且须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华法林剂量; 2、服用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患者,如服用地高辛,需复查地高辛血药浓度; 3、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胸部平片等。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适应症(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适应症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适应症如下: 1、动脉导管未闭:适用于体重大于8kg的患者,体重较小的患者建议行外科介入治疗; 2、中央型继发孔的房间隔缺损:适用于缺损边缘大于5mm的儿童患者,以及缺损直径达到30mm的成年患者。若患者缺损一侧无边缘,亦可行介入手术,术中进行缝合固定处理; 3、室间隔缺损:适用于年龄大于3岁,体重大于10kg,缺损边缘距离三尖瓣大于1.5-2mm的患者。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会复发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成功后,由于缺损相对固定,新生组织增生,掩盖封堵器,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缺损大小无改变,一般不会复发。动脉导管封堵后,无残余分流,也不会复发;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未立即出现分流,不会复发;室间隔缺损封堵要求则相对严格,如因室间隔缺损周围三尖瓣减缩引起封堵器位置不合适,可能出现残余分流,引起杂音,甚至溶血等并发症,需进行外科矫治。
    2023-08-02
  • 吃抗结核药肝损害症状(视频)

    吃抗结核药肝损害症状
    出现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症状与其他肝炎患者的症状没有明显区别,均可表现为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黄疸等表现。所以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相应症状,一定要定期、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人体的三大代谢、生物转换、合成都在肝脏进行,肝功能受损时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过代谢以后转化为代谢产物,使药物作用进一步消失。所以一些药物服用后不可避免的对肝脏造成影响,大多数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比较小。 有一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还有含有重金属的药物,均可能对肝脏代谢和免疫功能造成影响。所以服用这类药物造成的相应肝损害,临床上称为药物性肝损害。 服用这类药物时,医生一定会告诉你要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出现肝功能受损的发生或加重。
    2023-08-03
  • 什么是化学性肝损害(视频)

    什么是化学性肝损害
    肝脏每天会应对不同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化学产物包括药物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均称为化学性肝损害。 肝脏是参与机体三大代谢,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及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肝脏还参与排泄等功能。随着机体的每天在环境中变化,肝脏也会随机体面对一些环境、生活因素的影响,比如物理因素、射线等影响;还有一些化学因素的接触,比如患者每天服用药物甚至保健品等,这些产物对肝脏均有一定影响;还会出现一些生物影响,比如寄生虫或细菌的影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