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亚

  • 大肠癌必须要手术吗(视频)

    大肠癌必须要手术吗
    大肠癌患者不一定要手术。手术只是治疗大肠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现在治疗大肠癌的手段除了手术之外,还有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其它的方法,患大肠癌以后是否必须手术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来分析。 对于晚期已经全身转移的病人,只是做手术可能不能解决全身的问题,这样手术就不应该是作为首选;如果大肠癌病变局限在某个区域,通过手术能够完整切除病变,再加上术后的辅助治疗会使病人的生存希望大大增加,这种情况就应该选择手术;还有一种情况是晚期病人病灶的地方出现了梗阻、出血或者是穿孔等,也应该及时手术、及时止血,控制污染和改善病人排便的情况。 是否手术应该视具体情况来定,而不是单纯用手术来解决问题,手术只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2023-08-01
  • 早期肠癌身体会消瘦吗(视频)

    早期肠癌身体会消瘦吗
    单纯来讲,如果早期肠癌体积不是很大,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对营养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同时因为肿瘤比较小也不会出现压迫、梗阻等情况。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早期肠癌,患者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消瘦症状。 但如果病人出现了很重的消瘦症状,排除其它的营养性疾病,不一定是很早期的肠癌,应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再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要因为消瘦或者其它的因素影响判断、延误治疗。 癌症病人出现消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肿瘤的生长消耗了大量的营养,同时又摄入不足。其它还可能因为导致消化道的进食或者排泄不畅,营养吸收出现了不足引起消瘦的表现。
    2023-08-01
  • 胃癌和胃溃疡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胃癌和胃溃疡的区别是什么
    胃癌和胃溃疡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胃溃疡属于良性疾病,胃癌是恶性的肿瘤。胃溃疡患者往往是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病人会出现规律性的疼痛、反酸、烧心,进食后的症状非常明显,少进食或进食软食以后症状不明显。胃癌的患者常常疼痛或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会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消瘦、乏力、贫血等情况。 通过胃镜检查,胃癌和胃溃疡在镜下的形态也不一样。胃溃疡往往是一种炎性表现,周围水肿比较轻微,主要风险是穿孔。胃癌会侵犯周围的胃壁,其程度、溃疡的范围比较大。从病理学分析,胃癌和胃溃疡也完全不同,胃溃疡是炎性、坏死表现,而胃癌能够发现明确的胃癌细胞。
    2023-08-01
  • 直肠息肉癌变早期症状(视频)

    直肠息肉癌变早期症状
    直肠息肉有癌变的可能,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息肉没有癌变,其生长一般比较缓慢,通常是多年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增长也比较慢,通常出现的临床表现为偶尔大便带血或者是肛门脱出、肛门不适等。息肉恶变后,其早期症状跟良性病变的区别不是太大。若生长比较迅速,病人会出现大便带血的频率增加、出血量增加。 根据病变对肠道是否造成阻塞,可能会出现梗阻的症状,如排便、排气不畅,或者水肿过重,病人肛门下坠,甚至排恶臭比较明显的粪便,以及大便的形状呈带沟带槽状。如果患者能够发现这种情况,又有息肉的病史,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息肉是否有癌变以及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023-08-01
  • 肠息肉会癌变吗(视频)

    肠息肉会癌变吗
    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往往是由炎症或者其它的有害因子刺激造成的黏膜水肿或隆起,这种情况因为没有细胞学的改变,常常不会癌变。另外有部分息肉发生了细胞学的改变,也就是肿瘤性疾病,分为良性与恶性。通常息肉都是良性病变,如果不加以重视或者未及时处理,让其无限制的增殖或生长,最终都有癌变的可能性。 某些情况下,增生比较快的息肉、有家族史或者遗传病史的情况下,息肉恶变的几率更高。总体来说息肉有恶变的可能,但不是每个息肉都会恶变。患有肠息肉的病人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确定自己的病变状态,及时处理,可以早期预防癌变。
    2023-08-01
  • 直肠息肉术后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直肠息肉术后出血怎么回事
    随着现在内镜技术的发展,很多息肉不用开刀或者是开腹,通过纤维结肠镜或者是其它的内镜系统就可以把息肉完整的切除。直肠息肉切除以后会残留一个创面,这个创面有渗血的可能性。如果渗血量很小,病人生命体征非常平稳的情况下,吃止血药、消炎药等保守治疗就可以完全康复,没有任何的危险。 如果病人有持续的出血或者是不断有血便排出,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再次用内镜观察有没有活动性出血,也就是是否有小动脉、小静脉在不断出血的情况。如果有这种情况,应该在内镜下烧灼或者喷洒止血药,甚至用机械夹把血管出血的地方夹住,就可以完全控制出血的症状。如果出血比较汹涌,内镜下治疗有局限或者不方便的地方,病人甚至出现生命体征失常或者危险,如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术或者其它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止血,抢救病人生命。
    2023-08-01
  • 直肠息肉切除要住院吗(视频)

    直肠息肉切除要住院吗
    现在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息肉是一种可能会生长成为恶性肿瘤的病变,所以很多人能够主动去医院就医,将其切除。直肠息肉切除是否需要住院要从三方面来讲: 1、如果息肉很小,在0.5cm或者1cm以下,通过微创的方法,也就是在内镜下就可以切除;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息肉切除以后观察24小时,所以有观察条件的医院就可以不住院; 2、如果是比较大的良性息肉,如超过1.5cm或者2cm以上的肿瘤,有切除以后继发出血、穿孔的可能性,这样的病人则建议住院;切除以后在医院观察2-4天以后能正常排气、排便以及正常饮食以后,出院才比较安全; 3、某些息肉由于过大或者有感染、出血、水肿,甚至恶变的表观现象,这样的病人无论是经腹切除或者是经内镜切除都一定要住院,可能下一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建议住院治疗。
    2023-08-01
  • 直肠息肉手术后多久好(视频)

    直肠息肉手术后多久好
    直肠息肉在医学上的微创手术是通过内镜手术,其切除的深度往往只是能达到黏膜或黏膜下层,不涉及肌肉层,总体上是非常安全的微创手术。手术以后的恢复时间与肿瘤的大小、创面的大小、病人的自身体质等有关系,对于<0.5cm的单发息肉或者寡发息肉,病人恢复很快,基本一周内病人就会康复,而且没有较大的危险。 如果病人的息肉比较大,创面比较深、比较广,恢复时间就会比较长,通常2-3周也可以完全恢复。如果患者是高龄、有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的肠道病史,比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情况下,可能愈合时间会更长。在恢复期间,建议病人合理饮食、注意休息,随时注意自身的情况,观察自己的情况变化,这样有利于恢复。
    2023-08-01
  • 30岁得肠癌几率大不大(视频)

    30岁得肠癌几率大不大
    30岁是身体状况非常健康的年龄时段,这个时段各种癌症的发病几率都不是很高。对于有遗传家族史或者有非常重的肠道不良疾患的病人,还是有一定的发病率。如果患者有非常明显家族性息肉病的病史,或者其长辈里多人在年龄不大的时候出现肠癌,有遗传的倾向,这类患者得肠癌的几率就很高。 但是总体来讲,因为30岁是体质非常强、免疫力非常好的时候,患肠癌的几率还是不大。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或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会造成散发的年轻患者大肠癌的发生。 所以要合理生活、合理膳食,在提示肠道有疾患的情况下,不要因为年轻而忽视,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才能够真正健康的生活。
    2023-08-01
  •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视频)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应该及时规范的检查或对严肃对待相应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常常有发病时间早、年龄小、进展快等不利因素。所以医学上常常建议有明确家族史的人,35岁后一定要每年定期查肠镜,如果有病变,早期处理,早期预防。有家族史的患者出现某些肠道的不适症状或者临床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比如出现便血、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慢性腹泻的表现等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除外是否有肿瘤的发生。这类病人如果发现早期病变,应该早期处理。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做肠镜发现某些息肉溃疡,这种可能进一步引起癌变的病变,应该早期彻底的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或推迟癌症的发生年龄。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