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庆晖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视频)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主要体现为皮肤黄染,皮肤黄染由轻到重具有一定顺序,如初起时黄染主要出现在颜面部,继续加重可能躯干部、巩膜也会出现黄染,再加重时四肢也会出现黄染,最严重时可能全身都会出现黄染,包括手足掌心。 若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时,还会出现其它症状,如出现发热、嗜睡、吃奶减少甚至发生抽搐,发生上述状况时称为核黄疸症状,已经表示病情非常严重,一定要引起重视。
    2023-08-02
  • 早产儿贫血应该怎么办(视频)

    早产儿贫血应该怎么办
    早产儿贫血涉及两个问题,分为早产儿出生时即早期贫血以及早产儿后期贫血。如果是早产儿早期贫血,根据早产儿当时情况,如需要呼吸支持或喂养不耐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治疗,包括输血治疗。 一般提到的早产儿贫血,可能指晚期贫血,早产儿由于储存铁较少,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要预防性使用铁剂,补铁治疗可能要持续到1岁。除补铁治疗,还应该对早产儿进行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监测,根据红细胞、血色素监测,应该要调整铁剂供应量。
    2023-08-02
  • 新生儿需要清洁口腔吗(视频)

    新生儿需要清洁口腔吗
    原则上新生儿不需要常规清洁口腔,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比较光滑,而且比较湿润,未出牙,因此口腔光滑度比较好。此外,新生儿进食乳品,乳品不易遗留食物残渣,因此不需要常规清洁口腔。 但也可用手指包纱块在婴儿口腔中进行清洁动作,该行为更大的意义在于刺激口腔促进小孩吞咽、吸吮发育,还可以在清洁过程中增进母婴感情。如果在疾病状态下,如发热可以对新生儿口腔稍微进行清洁,一般让婴儿喝清水即可。
    2023-08-02
  •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什么(视频)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什么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是国家规定四种疾病的筛查方法,四种疾病包括G6PD缺乏、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一般筛查方法为取足后跟偏外侧三滴血液,在滤纸上形成血斑。 现在随着科学发展,很多医疗机构还进行其它遗传代谢病筛查,包括60-70种常见遗传疾病筛查,也用血片方法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费用比较高,但是筛查范围较广。
    2023-08-02
  • 新生儿嘴巴发抖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嘴巴发抖怎么回事
    新生儿嘴巴发抖正常情况下为偶尔发生现象。如果偶尔发生嘴巴发抖,可能和环境温度变化有一定关系或并没有具体意义。 偶发嘴巴发抖可以进行观察。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新生儿不但嘴巴发抖,还出现意识变化,尤其是出现双眼上翻或者双眼斜视、面色青紫等状况,需要考虑是否出现新生儿惊厥状况,要及时排除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有一定诱因,如早产儿围产期出现缺氧窒息状况,出生后新生儿有其它异常表现等,需要引起重视。
    2023-08-02
  • 婴儿补钙的注意事项(视频)

    婴儿补钙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和婴幼儿主要以母乳或配方乳喂养为主,配方乳和母乳含有丰富钙剂,原则上不需要额外补钙,但是应该要常规给予1岁之内婴幼儿或者新生儿进行维生素D3补充。补充维生素D3可促进钙质吸收。维生素D制剂一般在出生以后2周开始补充,一直补充至1岁。 如果不补充维生素D,钙吸收会减少,即使补充再多钙剂也不能吸收。如果钙剂不够,可导致小孩出现夜惊、多汗、肋骨外翻、O型腿等所谓佝偻病征象,因此应该注意及时补充D3。
    2023-08-02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怎么办
    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高胆红素血症较轻时,多采取增加喂养,促进消化道蠕动,让新生儿多排便、排尿,可以促进胆红素排出,促进高胆红素血症恢复; 2、当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较多时,应该采取其它治疗方法,一般只有在正规医疗机构才能够进行,如采取光疗方式,服用少量药物进行肝酶诱导治疗。此外,还有中医中药等方法治疗,非常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还要采取换血疗法。
    2023-08-02
  • 新生儿眼白发黄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眼白发黄怎么办
    新生儿眼白发黄为巩膜黄染,一般巩膜黄染在新生儿期多见于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不但会出现巩膜黄染,可能还会有皮肤黄染。在上述情况下,一定要注意监测新生儿黄疸指数,可以去社康或者相应医院监测黄疸指数。 当胆红素值没有超过正常值时,不需要过多处理,但当胆红素值超过正常值时,应该进行相应处理,此时医疗机构会给出具体治疗方案,所以当眼白发黄应该去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2023-08-02
  • 早产儿脑发育不良怎么办(视频)

    早产儿脑发育不良怎么办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出生时可以发现体重、头围、身长等都不及足月新生儿,脑容量发育同样不足新生儿。在哺喂过程中、培养过程中更加关注早产儿,不但要让其在体型、体重、身长上得到改善,同样要在脑发育方面追赶上同龄儿。 此时应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方面交流,进行按摩、抚摸及主动操、被动操,关注孩子听力和视力发育状况,只有多采取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措施,才能够让孩子脑发育逐渐等同于同龄新生儿。 此外,早产儿脑发育问题应根据医生医嘱,及时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如果神经发育评估明显落后于正常儿,可能涉及到长期康复治疗。
    2023-08-02
  • 早产儿体温37.5正常吗(视频)

    早产儿体温37.5正常吗
    测量体温包括核心温度测量和体表温度测量。核心温度指肛温,肛温正常温度在36.5℃-37.5℃,而皮肤温度一般指腋温,正常腋温为36℃-37℃。如果皮肤温度超过37.3℃,一般认为存在发热,所以当小孩体温达到37.5℃时则不正常。 但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当环境温度较高或保暖过度时,易导致体温升高。如果偶尔一次体温升高,应该考虑是否由环境引起,当环境温度降下来或把包被松开时,温度若下降到正常范围,应该不需要太多关注。温度持续升高,应该要注意是否存在感染症状,是否合并其它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