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民

  •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结果(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的基因检测通常检测C-KIT基因和PDGFRα这两个基因,因为其主要包含的是C-KIT基因第9号、11号、13号、17号外显子,或者PDGFRα基因的第12号、18号外显子。如果患者是继发耐药,基因的检测的内容还包括C-KIT基因的第14号或第18号外显子是否有突变,常见的基因突变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实现最佳的精准的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基因检测是针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或者细胞等样本中的DNA分子信息做检测,分析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测方法。胃肠道间质瘤是基因突变驱动的一种恶性肿瘤,只有确定了致病的基因突变类型,才能精准地对症下药,选择针对特定的病因靶向治疗药物,有的放矢达到精准的治疗目标。除此之外,基因检测结果还有助于针对明确病因病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基因检测结果还可以预测疾病的预后,即治疗的效果。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瑞派替尼治疗哪期(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瑞派替尼治疗哪期
    晚期胃肠道间质瘤通常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如一线、二线、三线、四线都有一定的标准,低危、中危和高危是根据术后的危险度分级来决定辅助治疗。一旦复发转移,通常属于晚期的间质瘤治疗,应按照一线、二线、三线、四线的推荐来选择靶向药物。根据美国NCCN和中国CSCO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推荐,瑞派替尼是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四线治疗的标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用于胃肠道间质瘤四线治疗的药物,能够延长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耐药以后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2022年最新版《CSCO胃肠道间质瘤诊疗指南》,对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在二线也可以考虑使用瑞派替尼,这是新的选择推荐级别。研究显示,对于既往接受过伊马替尼治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瑞派替尼在二线使用时,无进展生存期与舒尼替尼相当,但是有更高的客观缓解率,尤其是对外显子11突变患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具体使用的药物应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药(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药
    目前我国批准的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靶向药物有5种,一线是伊马替尼、二线是舒尼替尼、三线是瑞戈非尼、四线是瑞派替尼,以及针对D842V突变的阿伐替尼。中晚期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不适合直接做手术,胃肠道间质瘤对于化疗和传统的放疗都不敏感,因此在2000年之前,晚期的胃肠道间质瘤无药可治。2002年在美国FDA批准两年以后,伊马替尼也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靶向药物彻底改变了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治疗的命运,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大大延长。目前推荐具有中高危风险的患者,在手术以后,也进行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情况,而伊马替尼可以作为晚期或者复发转移不可治疗的一线治疗标准。2007-2017年,二线、三线靶向药物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也分别在国内获批上市,但是二线和三线药物的临床获益有限,中位生存时间大概半年。在此背景下,四线药物瑞派替尼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增加了重要的选择,也带来了生存的希望。根据国内外的指南,瑞派替尼是目前四线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阿伐替尼仅针对携带PDGFRα,D842V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治疗有效,具体的用药的方案需要由医生MDT讨论以后来决定。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药停了还有效果吗(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药停了还有效果吗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在停药以后是否还有效果,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决定。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治疗根据治疗目的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常见如下:1、切除患者的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以后要接受手术,手术以后根据病理诊断的情况来决定术后的用药情况,具体的用药时间应该根据病情来决定。停药以后有些可能暂时没有复发风险,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转移或者耐药的几率也会逐渐增高;2、可手术切除的辅助治疗:对于中高危的复发风险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要进行辅助治疗,根据危险度的分级不同,需要治疗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1-5年的时间不等。同样如果停药以后也可以维持多年疾病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有复发的出现;3、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系统治疗:复发或者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应该做系统全身治疗,应该是终身服药,不能够停药,停药后很快就要再次复发,可能会导致肿瘤迅速进展,建议终身服药,具体的用药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来决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