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兴

  • 老年痴呆症前兆有哪些?(音频)

    老年痴呆症前兆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下面有十个症状是痴呆患者最为常见的,但是由于病因和个体差异,这些症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出现,而且不同患者表现的轻重也有差异,出现的顺序也不相同。第一个最常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干扰日常生活,患者一般会表现出丢三落四、事情刚做完就忘记、说话刚说完就忘记,而且会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第二个症状是难以完成一些熟悉的工作,比如以前做一手好菜,现在做菜比较难吃,或者以前比较会穿着打扮,现在这个方面变得邋里邋遢。第三个常见症状是语言表达和书写的障碍,痴呆患者早期可能在讲话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这样就使得他们难以跟我们正常人,进行复杂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会出现语言的表达问题而停止。第四个常见的症状是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障碍,一般患者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年、哪一月、星期几,然后分不清楚季节。第五个常见症状是判断力的受损,这些老年痴呆的患者在经济方面非常容易受到怂恿,经常花大价钱购买一些便宜货,或者大量的购买营养品,而且这些东西经常是用不上或者家中堆积很多;他们也可能不能够正确的判断和感知季节的变化,会出现衣服不合适,热天穿得很多,而冬天穿得很少。第六大症状是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在痴呆的早期,尽管存在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语言的问题,一般仍然可以坚持工作。这种情况是由于我们平常的工作都是比较熟练的,每天只是简单地进行重复,而一旦发生新的情况需要处理,或者是提出新的要求的时候,才可以发现痴呆患者工作能力明显的下降。第七大常见症状是把物品放错地方,痴呆患者早期常常会把东西,放在不常见的地方或者是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把手表摘下来放在橱柜里面,假牙放在瓶子里面,把衣服放在冰箱里等等。第八大症状是情感或者行为的改变,有些人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常见的是情绪低落,或者是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以及退出一些社交场合,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幻觉和妄想,比如看到陌生人在自己家里,看到床上有老鼠,或者是怀疑自己的配偶有外遇,怀疑别人偷了自己的钱包等等。第九大症状是性格改变,在患病以后痴呆患者的人格会出现一些改变,比如性格中隐藏的部分会变得更加突出,比如一个过去脾气不好的人,他们可能会变得更加的多疑、害怕、淡漠、焦虑,过分依赖家人或者粗暴等等;也有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性格改变,比如从平素的温文尔雅变成易怒、有攻击性、喜欢打人、骂人的人。第十大症状是丧失兴趣和主动性。痴呆患者早期对于工作日常生活,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会变得非常的被动和消极。以上就是痴呆患者常见的十大症状。
  • 什么是立普妥?(音频)

    什么是立普妥?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立普妥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一种他汀类降脂药物,通用名称是阿托伐他汀钙片,主要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比如糖尿病,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立普妥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中风的风险,还可以降低血管重建术,比如支架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立普妥1999年在中国上市,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立普妥都能够有效地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安全性比较好。
  • 什么是C反应蛋白?(音频)

    什么是C反应蛋白?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C反应蛋白是在机体受到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血浆中急剧上升的蛋白质。传统的观点认为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是最近十多年的研究提示,C反应蛋白直接参与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和危险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跟普通的C反应蛋白属于同一种蛋白,只是由于检测的方法更敏感而被称为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和结缔组织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超敏C反应蛋白近年来,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来说血清C反应蛋白是提示细菌感染的一项敏感而且客观的指标,细菌感染时,血清的C反应蛋白可以中度到高度的增高,阳性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大多正常或者轻度增高,因此在出现急性感染症状的时候,可以通过C反应蛋白来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的感染。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大多数的结缔组织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期都可以升高。所以说C反蛋白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关节破坏以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C反应蛋白还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并且预测斑块破裂的可能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C反应蛋白也会明显增高。目前来说,C反应蛋白已经成为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预测因子,也是监测疾病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如果是一个急性的感染,可以通过C反蛋白来区分感染是什么样的性质,比如是炎症还是病毒的感染,对于不存在急性感染的患者。比如说如果你平时去医院检测就有C反应蛋白增高,需要警惕一下是不是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这种风险。所以说也要去医生那里咨询,明确一下C反应蛋白增高的原因。
  • 经常吃止痛药有什么危害(视频)

    经常吃止痛药有什么危害
    长期口服止痛药物,对身体有一定损害,具体危害如下: 1、长时间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可以引起胃肠道刺激,导致胃黏膜损伤出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等症状; 2、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表现为长期服用止痛药物,头痛症状反而无缓解。患者应减少止痛药物,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因治疗。
    2023-07-30
  •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包括: 1、非药物治疗:包括地中海饮食、适当运动、多动脑筋、音乐疗法、减少应激、增加社交、注意睡眠卫生和接受痴呆知识的培训; 2、药物治疗:包括抗痴呆药物、抗精神药物、抗焦虑抑郁药物等。临床上常见的抗痴呆药物有安理申、艾斯能、加兰他敏、石杉碱甲、美金刚等。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对于老年痴呆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原因,在病因明确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首先最常用的是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饮食营养的改变,现在比较推荐的是地中海饮食。第二是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可以调节脑神经,对于痴呆的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好处的。第三是进行增强认知的一些方法,就是说我们需要多动脑筋,比如读书、看报、下棋进行一些智力活动。第四是进行音乐治疗方法,通过听一些音乐也对于调节神经有帮助。第五是要减少一些应激,痴呆的发生也是跟情绪有关,出现情绪的不稳定,可能会跟有些应激事件相关,所以说要减少一些应激的事件。第六是要增加一些社交,在增加社交跟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对大脑是一个锻炼。第七是要注意睡眠、卫生,睡眠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睡眠对于脑部神经的复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需要注意睡眠。对于已经患有痴呆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关于痴呆方面的知识培训,包括照料者也要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之后,照料者可以很好的对痴呆患者进行照料。另外,除了这些常说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外,如果病情需要,还可以到医院进行一些药物治疗。比较常见的药物包括安理申、艾斯能、加兰他敏、石杉碱甲,另外还有美金刚,都是比较常用的抗痴呆药物。如果有些痴呆患者合并有一些焦虑抑郁的表现,还可以应用一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在非药物治疗和常用的抗痴呆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如果还是有明显的精神症状的话,有些病人可能需要应用少量的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密切的跟神经科或者精神科医生进行沟通,定期的到医院去检查随访,这样的话对于痴呆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的药物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用。
  • 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音频)

    什么是低密度脂蛋白?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一种脂蛋白颗粒,可以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如果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容易沉积在心脑血管的动脉壁内,引起冠心病、脑中风等致死、致残性高的严重疾病。如果把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进行比较,低密度脂蛋白应该是一个主犯,而甘油三酯是一个从犯。通常情况下,低密度脂蛋白以非氧化状态存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将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和适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对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就需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在均衡饮食方面主要是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如牛羊、家禽、猪和乳制品;需要增加每天摄入的可溶性纤维,比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需要选择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比如鱼类、牛油果和坚果类。此外,需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去多余的体重,饮食结合运动是降低胆固醇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每天运动时间是30-60分钟,每个星期总共运动150分钟。建议戒烟,适量的饮酒。
  •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音频)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医学上常常提到的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在大中血管,脑动脉硬化还可以发生在小动脉、微小动脉,这些病变统称为脑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相当缓慢,多数人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因此也容易被忽视。但随着脑动脉硬化的逐渐进展,脑组织会因为缺血而坏死,脑细胞会变性死亡,最后产生脑萎缩,以及脑动脉硬化性的痴呆,严重的病人还可以出现脑中风,比如脑出血和脑梗塞等等,危及生命,即使能够存活下来,也会遗留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尽早识别和预防脑动脉硬化是十分重要的。
  • 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音频)

    浑身无力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汉兴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浑身无力有非常多的疾病可以导致,常见的内科疾病,比如出现感冒、急性感染或者肝脏功能出现问题,都可以导致浑身无力。另外贫血也可以浑身无力,当然神经科的病,像焦虑、抑郁,也可以导致浑身无力。如果患者出现浑身无力,首先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排除一些内科的疾病,在排除内科疾病的基础上,如果还是找不出问题的话,这个时候就要需要警惕一下是不是有可能是焦虑、抑郁导致的浑身无力。焦虑、抑郁导致的浑身无力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病人多半还会伴有头痛、头晕、失眠,还有胸闷、气短或者呼吸困难,或者是一些胃肠道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等。如果躯体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病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去很多科室或者医院进行检查,检查不出来问题。如果浑身无力到处检查又检查不出来问题的患者,建议到神经科去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