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娟

  • 胃食管反流病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胃食管反流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因胃酸反流到食管,而食管不耐受酸的环境而造成相应疾病。某些食物容易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从而造成胃食管反流症状,故胃食管反流患者平时要注意少饮浓茶、咖啡,避免进食甜食和过酸的食物。 此外,晚上睡前0.5小时不可进食,进食后不可立即平躺,尽量避免食物在胃内积存过多,以减少反流症状。严重患者可以在睡觉时将上半身垫高15°,可减少胃食管反流发生的机会,也可减少相应症状。
    2023-08-01
  • 消化内镜科看什么病(视频)

    消化内镜科看什么病
    消化内镜科是进行内镜检查的场所和科室,部分医院将消化内镜归在消化内科,隶属消化内科的部门,而部分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与消化科为两个部门。消化内镜科主要进行消化内镜的操作、检查和治疗,如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以及胰胆管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常见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 胃镜主要用于检查食管、胃和部分十二指肠疾病。肠镜主要进行结肠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另外根据情况,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胆胰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十二指肠镜检查,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的逆行性造影,甚至可以做胆道镜检查。
    2023-08-03
  • 消化内镜检查怎么做(视频)

    消化内镜检查怎么做
    消化内镜分为胃镜、肠镜和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等,常用检查是胃镜和肠镜。胃镜是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经口进镜,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一部分。肠镜是让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经肛门进镜,依次通过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达到回盲部;肠镜到达回盲部后,在退镜的过程中逐一观察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然后观察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到直肠部位时可翻转内镜,倒着观察肛门,即可观察整个结肠。 根据疾病的情况,可能进行小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如同胃镜检查经口进镜,另一部分如同结肠镜检查经肛门进镜,分别观察小肠两端,最后在小肠对接,观察整个小肠。
    2023-08-03
  • 胃溃疡和胃癌怎么鉴别(视频)

    胃溃疡和胃癌怎么鉴别
    胃溃疡是一种良性疾病,可以治愈;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进行鉴别诊断时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症状:胃溃疡以节律性、周期性腹痛为主;胃癌以持续性上腹疼痛为主要表现,可能还会伴随体重下降等肿瘤相关症状; 2、内镜表现:胃溃疡边界清楚,基底干净;胃癌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甚至呈结节样、菜花样表现,溃疡底部污浊且伴有出血; 3、病理诊断:在胃镜下看到有胃溃疡时,需取多块病变组织送检,病理科医生可通过显微镜下的诊断明确溃疡性质,从而鉴别胃溃疡和胃癌。
    2023-07-31
  • 长期胃溃疡会癌变吗(视频)

    长期胃溃疡会癌变吗
    胃溃疡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溃疡长期不愈会有癌变风险。胃溃疡在不断愈合的过程中,若黏膜不能及时修复或修复不完全时,可能会发生癌变而转变为胃癌,因此要高度重视胃溃疡。 胃溃疡属于一种良性疾病,完全可以治愈,要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进行8周的药物治疗。同时要分析引起胃溃疡的原因,及时去除病因。若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治疗后应定时复查,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确定幽门螺杆菌根除之后,患者注意与他人分用筷勺,避免幽门螺杆菌的再次感染,降低胃溃疡复发和发生胃癌的风险。
    2023-07-31
  • 胃溃疡恶变是什么原因(视频)

    胃溃疡恶变是什么原因
    胃溃疡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少数胃溃疡若不及时治愈、反复发作,胃黏膜在反复损伤、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形成胃癌。 胃溃疡恶变主要原因,一方面为易感因素,肿瘤有家族遗传倾向,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生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和胃癌主要的致病因素,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不仅要进行胃溃疡的治疗,还需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通过治愈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癌变风险。因此胃溃疡癌变主要原因,即为易感患者和易感因素,包括溃疡不愈、不正规治疗、反复发病不愈合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存在,均会增加胃溃疡的癌变风险。
    2023-07-31
  • 做无痛胃镜的时间(视频)

    做无痛胃镜的时间
    无痛胃镜检查的全过程一般是0.5小时,如果是普通胃镜检查,一般是十几分钟,因为无痛胃镜涉及到术前准备、麻醉、监护,胃镜检查后还有复苏和恢复时间。 患者进入诊区之后,护士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麻醉。患者躺在病床上,护士给患者进行吸氧、心电和血氧监护,麻醉师根据操作进程开始给药,在患者麻醉睡着之后医生进行操作。内镜操作过程和普通胃镜的操作过程相同,但是胃镜操作结束时,麻醉的过程也就结束,从患者嘴里拔出胃镜之后,患者就会清醒,但并非彻底清醒,需要将患者推到麻醉复苏区继续休息,待患者清醒后可以在护理人员的帮扶下离开内镜室。
    2023-08-01
  • 吃饭想吐是什么原因(视频)

    吃饭想吐是什么原因
    患者进食后恶心、呕吐的原因较多,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也可能是消化道以外问题。消化系统除了胃肠疾病以外,肝、胆、胰腺疾病也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引起恶心症状,如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出现厌油腻,即看到油腻食物就会出现恶心。除此之外,其他系统疾病也可以引起恶心,故恶心、呕吐不一定为消化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头晕患者会伴随恶心;耳鼻喉科内耳迷路出现异常,平衡感觉出现异常的患者也会出现恶心;孕妇在妊娠期也可以出现恶心、呕吐,通常进食后症状加重。因此,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均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接受正规诊治,让医生进行判断。
    2023-08-01
  • 药会引起胃溃疡吗(视频)

    药会引起胃溃疡吗
    部分药物可以引起胃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两种,即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容易引起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另一类是NSAIDs药物相关性溃疡。NSAIDs药物指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常用于心脏科、神经内科、风湿科和骨科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风湿科和骨科患者为了缓解疼痛,也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和止痛。 因此,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患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危人群,建议到医院进行呼气试验检查,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做根除治疗。另外,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或抑酸药物,以降低胃溃疡发生的风险。
    2023-07-31
  • 肛门镜和肠镜有什么区别(视频)

    肛门镜和肠镜有什么区别
    肛门镜和肠镜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检查方式,肛门镜相对于肠镜而言比较粗,材质比较硬。肛门镜主要用于肛门局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无法进一步深入到更远端的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等部位进行观察。 肠镜相对更软,材质更细,主要用于整个结肠的检查,肠镜深入到肠道内拐弯的部位时,患者可能会有不适感,医生向肠内打气,撑开黏膜时会出现腹胀感觉。两种检查的适应症不同,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不同,患者的感受也不同,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