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英

  • 小儿肠梗阻手术后如何护理(视频)

    小儿肠梗阻手术后如何护理
    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极为重要,尤其是较大儿粘连性肠梗阻,因肠粘连引起梗阻,术后肠功能恢复较慢,再发肠粘连几率较大。因此建议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以尽早进食,并避免再次肠粘连;小儿肠梗阻术前禁食时间较长,手术治疗后消化道通畅,小儿自觉饥饿,家长不可过早喂饭、喂水,其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过早进食,可导致肠道水肿及肠蠕动紊乱,可能再发肠梗阻。
    2023-07-30
  • 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视频)

    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
    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多数无需手术治疗。腹部B超不仅可明确诊断肠套叠,还可明确套叠部位,早期发现肠套叠,可行空气灌肠治疗,肠管复位率较高;若复位效果不佳或肠管卡压时间较长,可适当应用解痉镇静药物。肠套叠反复发作或便血症状出现较早,则提示为先天性疾病,如美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空气灌肠易诱发肠穿孔,应谨慎使用。
    2023-07-30
  • 小儿胆道闭锁手术方式有哪些(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手术方式有哪些
    小儿胆道闭锁最主要手术方式为葛西手术,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可在腹腔镜下进行葛西手术,即腹腔镜下肝门肠吻合术。但经较长时间临床观察发现,腹腔镜下电刀切除肝门纤维块、电凝止血,可破坏纤维块内残留的微胆管结构,手术效果并不优于开放性手术,因此目前经腹腔镜胆道造影确诊胆道闭锁,首选开放性肝门空肠吻合术。
    2023-08-02
  • 小儿胆道闭锁的症状(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的症状
    小儿胆道闭锁主要症状为黄疸、尿液颜色加深、白陶土样大便。黄疸的特点是小儿出生后持续性黄疸或生理性黄疸,即黄疸消褪后再次出现,且呈持续性加重。随着年龄增长、梗阻时间延长,可导致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异常增大、腹壁静脉扩张。小儿胆道闭锁在出生后60-90天内手术,约1/3患儿预后较好;出生90天以上,可导致肝脏不可逆性损害,手术效果较差。
    2023-08-02
  • 小儿胆道闭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小儿胆道闭锁的诊断较困难,所需检查项目较多,每种检查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具体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1、腹部B超检查: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2、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腹腔镜胆道造影检查:准确度最高,可进行胆道闭锁分型,并可在镜下观察胆管是否出现纤维化结构以及肝脏情况; 5、肝活检。
    2023-08-02
  • 小儿胆道闭锁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是怎么回事
    小儿胆道闭锁属于先天性疾病,是指胆道纤维化、实性变或仅有微小胆管。胆道的主要功能为引流胆汁,胆道闭锁则胆汁无法流入肠道,可导致全身性黄疸、胆红素持续升高、进行性肝脏肿大、脾肿大等,门静脉压力持续性升高,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便血。 因此胆道闭锁对患儿危害性极大,虽然患儿可行葛西手术,但仅能挽救1/3患儿的生命。
    2023-08-02
  • 小儿胆道闭锁的症状(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的症状
    小儿胆道闭锁主要症状为黄疸、尿液颜色加深、白陶土样大便。黄疸的特点是小儿出生后持续性黄疸或生理性黄疸,即黄疸消褪后再次出现,且呈持续性加重。随着年龄增长、梗阻时间延长,可导致肝脾肿大,表现为腹部异常增大、腹壁静脉扩张。小儿胆道闭锁在出生后60-90天内手术,约1/3患儿预后较好;出生90天以上,可导致肝脏不可逆性损害,手术效果较差。
    2023-07-30
  • 小儿胆道闭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视频)

    小儿胆道闭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小儿胆道闭锁的诊断较困难,所需检查项目较多,每种检查均有其优势与不足,具体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种: 1、腹部B超检查: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2、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腹腔镜胆道造影检查:准确度最高,可进行胆道闭锁分型,并可在镜下观察胆管是否出现纤维化结构以及肝脏情况; 5、肝活检。
    2023-07-30
  • 小儿肝移植适应症(视频)

    小儿肝移植适应症
    小儿肝移植术适用于所有中末期肝病,供体主要来源于直系亲属与非亲属,其中直系亲属供体多来源于父母,其优势为术后排斥反应小,仅需成人肝脏体积的1/5,预后较好。小儿胆道闭锁可行肝移植术,但不作为首选,首选为葛西手术,约1/3以上胆道闭锁患儿经葛西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仅1/3患儿手术效果较差,但经葛西手术治疗,可延长患儿生命,为后期肝移植治疗创造条件,并降低胆管狭窄或门静脉狭窄几率。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