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晖

  • 高度近视眼球突出怎么恢复(视频)

    高度近视眼球突出怎么恢复
    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突出无法恢复,高度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超出正常人的高度、长度。眼球变长存在向前的力量或向后的力量,向前突出表现为金鱼眼,向后突出的情况下进行B超可以观察到后巩膜葡萄肿,均为眼球突出的表现,而并非由于戴眼镜导致眼睛变形。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变长,尤其轴性近视,患者是否配戴眼镜均会发生眼球突出,一旦眼轴变长,以目前的手段无法回缩。因此,若想改善,患者需早期进行近视的防控,在眼球膨胀较快的时期采用干预方法使速度下降,突出的效果即可减弱。
    2023-08-03
  • 孩子右眼斜视能调回来吗(视频)

    孩子右眼斜视能调回来吗
    孩子右眼斜视能否调正,需根据斜视类型判断,具体如下:1、内斜:通过散瞳验光后,部分患有内斜的孩子如果合并有中高度远视,称为调节性内斜视,此时可以通过戴眼镜调正,并不需要训练或使用药物。因为这部分孩子的集合能力较强,导致眼睛向里看,但通过散瞳验光,让肌肉放松,可让眼睛的过度集合减轻。若配戴眼睛后,孩子的内斜情况未改善,同时结合孩子年龄判断,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2、外斜:如果孩子已经发生外斜,不管是间歇性外斜视、共同性外斜视,还是显性外斜视,无法通过药物或配戴眼镜治疗,根据孩子的融合控制能力和立体视的影响程度,可能需要选择择期手术。
    2023-08-03
  • 弱视不治长大后会怎样(视频)

    弱视不治长大后会怎样
    弱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长大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视力残疾。弱视的原因是视觉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线刺激,以及清晰的物象,使得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如果达不到正常水平,则会影响患者以后的升学、就业,包括特殊工种的工作,而且长大后弱视治疗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大龄弱视治疗效果差的原因,并不是大龄弱视不能治,而是因为已经错过了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和可塑期,这时再去治疗,效果可能会远差于敏感期。另外,弱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长大后还会引起斜视,例如知觉性外斜视或者知觉性内斜视,导致眼位发生偏斜。看外观可能会有对眼或白眼的情况,这时只能通过手术改善外观。
    2023-08-03
  • 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视频)

    儿童双眼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屈光不正是专业名词,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如果是双眼屈光不正,说明双眼都有可能存在近视、远视、反光。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双眼的屈光不正要根据年龄,如果0-6岁的儿童出现双眼屈光不正,特别是中高度的远视和散光,则形成弱视的风险较大。这时需进行及时矫正戴镜,来进行屈光补偿、减少弱视发生,或及时治疗弱视。矫正戴镜后进行屈光补偿,儿童能视物清楚才能进行视觉发育。通常中高度远视和散光,多数是遗传因素,即双方父母或四个老人有散光存在,这时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对于父母有中高度远视、散光的情况下,需为儿童进行及时筛查和矫正,避免弱视发生。而近视发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是遗传因素,特别是父母有高度近视,则遗传给下一代的风险较高。还有后天的环境因素,若儿童的眼睛后天没有得到合理使用,过早接触电子产品,或写字姿势、读写姿势不正确、一次用眼负荷时间较长等,也都是弱视常见的原因。所以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散光的总称,是专业的称谓。
    2023-08-03
  • 小孩真性近视能恢复吗(视频)

    小孩真性近视能恢复吗
    就目前的医学手段而言,小孩真性近视不能恢复。真性近视是指小孩进行散瞳验光后,发现确实存在近视屈光度的变化,且存在眼轴变长、眼底改变以及弧形斑的改变。真性近视意味着眼轴变长,而眼轴变长与身高类似,目前的医疗手段达不到回缩。而且对于小孩而言,真性近视不仅不能恢复,还会出现近视度数增加。儿童青少年时期身体需要发育,会出现快速增长期。8-14岁小孩发育速度较快,若在此阶段已经近视,意味着小孩在快速增高、身体发育的同时,眼球会如吹气球一样继续膨胀。这意味着眼轴快速增加,可能会出现度数翻倍或较大增长。因此在此阶段,主要不是讨论近视是否恢复,而在于如何控制近视发展。建议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减慢近视的发展速度。
    2023-08-03
  • 400度近视看清几厘米(视频)

    400度近视看清几厘米
    近视400度时能看清几厘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能够看清10cm、20cm或30cm。由于每个人的肌肉张力、肌肉紧张度不同,因此看清范围具有个体差异。度数和看清物体的距离之间没有等量的换算关系,度数是通过验光师插片以后获得,而看清的几厘米是远近距离,一般用视力来衡量视物清晰度,但看清物体的距离更便于理解。由于每个人的肌肉张力不同,如果患者近视400度,在不配戴眼镜的情况下,可能看清10cm、15cm或20cm。但建议患者近视400度后配戴眼镜,可矫正视力至1.0的正常水平,以恢复正常的视觉效果。
    2023-08-03
  • 一年级孩子近视怎么办(视频)

    一年级孩子近视怎么办
    对于一年级孩子近视,治疗较棘手。一年级孩子一般是7岁左右,发生近视,提示孩子已经往近视倾向走。正常7岁时存在200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储备,但近视孩子没有储备,而且进入到中等近视阶段,距离18-20岁视力稳定还有将近10年的时间,孩子有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另外,部分孩子有高度近视遗传史,可能会使上述情况更加棘手。对于孩子近视,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如纠正不良读写姿势、电子产品使用,应极力控制;2、近视控制方法:目前能控制近视的手段包括配戴角膜塑形镜。虽然7岁孩子的年龄稍微小,但如果孩子卫生习惯、依从性较好,可以考虑适配角膜塑形镜。还可以联合使用1/10000阿托品,阻止眼轴变长,避免近视过快、较快的发展;3、其他方法:要给孩子建立儿童眼健康档案,并每半年进行一次眼轴检查、屈光度检查、眼底检查,并在视力快速变化期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综合干预的手段,使近视发展速度下降,再通过外在影响因素,如降低用眼负荷、改善读写姿势习惯,降低近视度数向高度近视发生的风险。
    2023-08-03
  • 散光150相当近视多少度(视频)

    散光150相当近视多少度
    散光150°和近视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散光和近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都属于屈光不正。区别具体如下:1、病因不同:散光发生的原因多半是先天遗传因素导致角膜表面不是球体,而是形成类似橄榄球的形状,可以是横着、竖着或者是斜着的橄榄球,所以产生的度数就是因为散光的变化,度数越高、散光度数越高。而近视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大部分是后天环境性因素,如不合理用眼,或者读写姿势不正确,或者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都可以导致近视发生;2、治疗方式不同:散光用柱镜来矫正;而近视用凹透镜来矫正;3、病理过程不同:近视发生的原因,外界光线通过眼睛的组合透镜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看东西模糊。而散光是外界光线经过眼睛的组合透镜聚焦,形成弥散斑、弥散环,使得看东西是虚影、变形虚影的状态;两个是截然不同的屈光状态,因为都没有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统称为屈光不正。但是近视和散光之间,没有换算关系。当然有一种情况,就是等效球镜度,可以将散光去折算成球镜来观察,但是没有等量对等关系。
    2023-07-30
  • 近视75度需要戴眼镜吗(视频)

    近视75度需要戴眼镜吗
    近视75度是否需要戴眼镜,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需要戴:近视75度是一个较低的度数,这个度数可能对裸眼视力影响不大,但还要关注配眼镜的目的不单单是矫正视力,还要看患者的眼位。如果患者合并有外眼斜,或者有视觉疲劳的症状,还是主张要戴眼镜,可能除了睡觉不戴,全天候都要戴,这就是解决近视眼外眼斜集合不足的方法。因为无论是疲劳因素,还是集合不足的因素,都是近视发生、发展的诱因,所以即使度数较低,也建议要配戴眼镜。儿童、青少年如果合并有这种情况,绝对要配戴眼镜,绝不能像家长说的能看见就不戴,或者看近不戴看远戴;2、不需要戴:如果成年人75度近视,对视力和生活影响不大,裸眼视力0.6、0.8,戴眼镜1.0,没有特殊的、很好的远视力要求,不是一个夜间司机,也不要求很好的远视力,又没有任何疲劳症状、外眼斜的症状,可以不用戴眼镜,通过生活习惯、用眼习惯来矫正。儿童、青少年多半都合并集合不足外眼斜的情况,所以75度可能主张要戴上眼镜。但是戴上眼镜后,一定要纠正读写姿势以及不正确的用眼习惯,这个可能是更为关注的地方。
    2023-07-30
  • 近视1000度可以玩过山车吗(视频)

    近视1000度可以玩过山车吗
    近视1000度,其实还是提示病理性近视,不建议玩过于剧烈的游戏和活动,所以首先是不建议。近视1000度肯定是一个病理性近视,多半合并有一些眼底的异常,视神经、黄斑、周边的视网膜可能会存在一些周边的变性区,甚至一些裂孔的存在,这是视网膜发生的基础。如果玩过山车,忽高忽低的变化,对全身突然瞬间的体位变化,可能会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高度近视眼,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眼,眼轴会变长,而玻璃体也会过早的液化和变性,液化和变性的过程中要跟视网膜分开,在有一些地方跟视网膜粘的比较紧,如果粘得比较紧的地方刚好位于变性区或者是裂口区,就会有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如果在玩过山车的时候,突然一个体位变化,这个切线力的作用,有可能就会使粘连比较紧的地方突然间就撕开了,可能就会造成视网膜脱离,所以不建议这种剧烈的游戏。包括游泳、跳水、潜水、蹦极这些剧烈的活动,都不建议高度近视玩,有可能就是视网膜脱离的一个诱因,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发生。而1000度的近视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对视力影响就是灾难性的,有可能就会造成视功能的一些不可逆的损害。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