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 腱鞘巨细胞瘤严重吗(视频)

    腱鞘巨细胞瘤严重吗
    腱鞘巨细胞瘤属于发生在腱鞘部位比较特殊的一种肿瘤,腱鞘巨细胞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不用恐慌。但属于腱鞘巨细胞瘤有其特点,由于生长在腱鞘周围,腱鞘属于一个封闭很广泛的管道,围绕着人体肌腱,来源、生长广泛,尤其长时间处于病变压迫,不易彻底切除。 在所有肿瘤中,腱鞘巨细胞瘤属于比较易复发的病变。通过统计,手术治疗腱鞘巨细胞瘤,复发率可达30%-40%,主要属于因生长、来源广泛,不易彻底切除,但同时又是一种良性肿瘤,所以也不用恐慌。这是一种容易复发的良性肿瘤,通过很好的治疗,尤其属于早期治疗可很好控制病情,大部分可治愈,不会出现复发或者出现转移,但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还是属于需要值得重视和警惕的一种肿瘤。
    2023-08-03
  • 腱鞘囊肿要做手术吗(视频)

    腱鞘囊肿要做手术吗
    腱鞘囊肿是否需手术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良性病变通过休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相对静止、进展不明显的病变; 2、部分腱鞘囊肿属于需手术,即生长迅速,并且有压迫症状;腱鞘囊肿,在其他部位做手术又出现复发。这两类建议通过手术,目的让该类囊肿彻底的切除,使局部膨胀的外形,局部的压迫症状得以缓解。通过手术治疗的囊肿只占所有囊肿的一小部分,但手术治疗可使得大部分囊肿得到彻底治愈,同时有经验的医生可做到很少的复发率和很好的恢复效果。
    2023-08-03
  • 脚腱鞘囊肿怎么去除(视频)

    脚腱鞘囊肿怎么去除
    腱鞘囊肿属于多发疾病,脚上也会长,但不常见,出现后早期应该以休息和减少脚腕活动为主,对于后期囊肿增大出现明显症状可以前往医院,通过局部按压,部分囊肿可以按破。对于不能按破的囊肿,通过穿刺抽血或者注射药物让其封闭,比较大的囊肿可通过手术切除得到根治的治疗效果。 脚上腱鞘囊肿主要长在脚踝,常和老年性的关节退变有关系,液体会通过薄弱点流出来,该类囊肿随着体积增大会出现症状。
    2023-08-03
  • 脚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视频)

    脚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
    腱鞘囊肿通常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保守治疗:对于增生不明显、症状不明显的腱鞘脓肿,通常采取保守治疗,例如休息、局部制动等;脚部的腱鞘囊肿,要根据囊肿的生长速度、局部的症状选择,大多数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就是让脚部的腱鞘囊肿休息、减少负重和频繁活动,来使囊肿减小,且脚部的腱鞘囊肿较大可能可以自愈,在一段时间之内会消失;2、有创治疗:对于增生明显、有症状的腱鞘囊肿,部分可以采取有创的治疗方式,如囊肿按破,或囊肿用抽吸的方式抽出囊液,注射封闭药物,主要是麻药和激素混合,使囊壁内部产生反应,从而粘连,但这种有创的方法,有较大的复发率,所以通常情况下不建议使用;3、手术治疗:对于生长速度过快,出现局部疼痛、不适,或神经挤压症状的腱鞘囊肿,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即生长速度过快、影响穿鞋、挤压引起疼痛,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引起局部不适的脚部腱鞘囊肿,也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需注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能会出现伤口,且在不彻底切除的情况下,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脚部的腱鞘囊肿,多数先采取保守治疗,对于复发或有局部疼痛症状,才考虑手术治疗的这种可行性。
    2023-08-03
  • 骨癌有多疼(视频)

    骨癌有多疼
    疼痛是骨恶性肿瘤的典型症状之一。所有的骨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局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同时患者还存在压痛。骨癌疼痛与骨的破坏程度、病变部位有关,主要如下: 1、骨癌早期患者骨质破坏较轻,疼痛不剧烈,常表现为运动后出现疼痛,多为隐痛; 2、随疾病的发展,疼痛感逐渐强烈,休息时仍出现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3、肿瘤进一步发展则会导致病理性骨折,此时疼痛剧烈,常规止痛药难以控制,因此需长期卧床或采用强迫体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 综上,出现不能缓解的长期疼痛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2023-08-03
  • 手臂骨头痛会是骨癌吗(视频)

    手臂骨头痛会是骨癌吗
    手臂骨头痛不一定为骨癌。骨癌为发生在骨和软骨的恶性肿瘤,不同种族人群的骨肿瘤发病率不同,在骨的原发性癌性肿瘤中骨肉瘤最为多见,其次为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等。手臂骨头痛的常见原因主要如下: 1、良性病变:如外伤、骨关节炎、骨髓炎、良性骨囊肿、骨软骨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等; 2、恶性病变:包括恶性骨肉瘤、尤文氏肉瘤等。 患者手臂骨头痛时应进行鉴别,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分析,必要时建议通过X线、CT、磁共振等检查判断是否出现明显的骨质破坏,同时明确病变范围及性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良性骨肿瘤患者进行手术刮除并植骨即可,但骨肉瘤或其它恶性肿瘤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2023-08-03
  • 脊椎骨癌的早期症状(视频)

    脊椎骨癌的早期症状
    脊椎骨癌指脊柱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将脊柱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其中脊柱转移癌较为常见,其原发部位包括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等。脊柱转移癌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局部疼痛不适,主要如下: 1、颈椎病变:常表现为颈背部疼痛或双上肢酸胀不适; 2、胸椎病变:常表现为胸背部疼痛,同时向两侧肋骨进行放射; 3、腰椎病变: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异常。 有原发病灶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警惕转移癌的发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核素扫描、局部CT或磁共振,必要时建议通过PET-CT判断肿瘤为单个转移,还是多发转移。对于症状严重、疼痛不能缓解、肿瘤压迫脊髓导致瘫痪的患者,建议通过手术等手段进行干预。
    2023-08-03
  • 骨癌手术后会复发吗(视频)

    骨癌手术后会复发吗
    骨癌手术以后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或转移风险,其复发风险与原发灶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分期、手术方法、手术切除是否彻底等因素有关。骨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目前开展的一系列化疗方案可极大程度上提高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保肢率,同时还降低了复发风险。目前保肢治疗与截肢治疗的复发率、生存率基本相似。 上世纪70年代患者进行骨肉瘤手术后复发率达到70%,长期生存率不到20%。但随着药物的发展,通过新辅助化疗及术后辅助化疗等手段,可以将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70%。综上,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与药物配合,骨癌手术后复发率较以前已有大幅下降。
    2023-08-03
  • 骨肉瘤核磁共振的表现(视频)

    骨肉瘤核磁共振的表现
    骨肉瘤是青少年十分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主要包括成骨性、溶骨性以及混合性的病变。核磁共振对骨肉瘤的诊断和判断具有一些非常特殊、有意义的诊断价值,可以观察到骨破坏的区域,能够清晰地描述骨肉瘤的范围,以及骨肿瘤病灶内部的是否存在云絮状的骨改变,同时也可以反映骨膜的情况。另外,核磁共振还可以显示骨肉瘤的病灶是否向骨和关节内破坏,以及是否侵及远处的组织。对于骨肉瘤内部成骨性、溶骨性或混合性病变,核磁共振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对于边界、周围的浸润,也有很好的判断和指导作用。
    2023-08-03
  • 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视频)

    内生软骨瘤影像学表现
    内生软骨瘤是肢体骨或关节部位比较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有良性骨肿瘤的常见特点,不论是在X线片、CT还是在核磁共振(MRI)上,都有共同的良性骨肿瘤的特点,具体如下:1、以膨胀性生长为主,会有部分骨破坏,主要是在长骨骨髓腔内有部分骨侵蚀和骨破坏,但是这种骨破坏,又不同于恶性骨肿瘤所带来的广泛的侵蚀性破坏,它是边缘相对规整的膨胀性破坏,可以使得局部骨皮质,在受到侵蚀或者挤压以后变得比较薄,但总体肿瘤边缘比较规整,不是边缘不规则或者是斑驳的表现;2、内生软骨瘤会有部分高信号,内部不均匀的流体本身的表现,在核磁共振上会表现得更加清楚;2、内生软骨瘤不同于恶性骨肿瘤,像骨肉瘤的骨膜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很少会出现明显的骨刺激和骨膜增生。所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其常见的部位,可以基本明确内生软骨瘤的诊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