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 病毒性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视频)

    病毒性结膜炎用什么眼药水
    病毒性结膜炎通常需使用抗病毒的眼药水进行治疗,目前可以用阿昔洛韦眼药水、更昔洛韦眼药水或眼药膏,以及干扰素眼药水等,即通过局部的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结膜炎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有全身发热症状,还要对全身进行抗病毒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实际上也有较强烈的传染性,同时是一类自限性疾病,往往在发病前患者会有前期症状,在眼红、痛发生之后,分泌物呈水性。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病毒眼药水联合治疗,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需注意,因为病毒性结膜炎有传染性,所以这类患者不能游泳,不可与他人毛巾、面盆混用等,需注意切断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以避免将其他人传染。
    2023-08-03
  • 病毒性结膜炎是传染病吗(视频)

    病毒性结膜炎是传染病吗
    目前认为病毒性结膜炎是传染病,通常见于游泳、洗澡后,或者与红眼病患者接触后,发生相关症状,表现为眼红肿、疼痛等不适感,并有大量分泌物流出。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较强传染性,如果与红眼病患者共用毛巾、洗脸盆或接触后,均有可能导致急性病毒性结膜炎。通常在幼儿园与小学校内,如果出现红眼病患者,或家庭内有急性病毒性结膜炎患者,均需对患者进行较严格隔离。包括注意减少日常接触,接触到患者用过的物品后,需仔细消毒与清洗,针对急性病毒性结膜炎传播途径进行切断,可以使传播范围缩小。
    2023-08-03
  • 结膜炎会传染吗(视频)

    结膜炎会传染吗
    部分类型的结膜炎症可能会发生传染,由于结膜炎的致病原因不同,临床分为多种结膜炎症,如过敏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以及由于慢性炎症侵袭而导致的慢性结膜炎等,因此不能单纯讨论结膜炎能否传染,而是应该论述哪种类型的结膜炎可能传染。临床认为,急性结膜炎可能发生传染,急性结膜炎俗称为红眼病,通常认为是由于细菌、病毒所导致的结膜组织急性炎症。急性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红、流泪,结膜囊内存在大量分泌物流出,同时也是非常容易在人群中进行传播的结膜炎症。患者发生红眼病,除需赶快到专科门诊进行诊治外,还需注意避免到公共场合与其他人接触。此外患者在家中也需注意减少和家人的接触,而减少传播的可能,比如不和家人共用同一条毛巾,不共用同一盆水洗脸,患者自己接触过的物品,其他人再接触时需对物品进行消毒。
    2023-08-03
  • 慢性结膜炎会瞎吗(视频)

    慢性结膜炎会瞎吗
    通常慢性结膜炎不会导致失明。结膜炎为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导致人体发生慢性结膜炎症的原因较多,比如微生物感染,即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另外理化元素,比如风沙、紫外线、药物等刺激,也可以使结膜发生炎症。此外针对过敏因素可能发生超敏反应,会产生过敏性结膜炎。同时结膜炎也可能由身体其他部位传来,比如睑缘发生炎症,发生淋菌性结膜炎等。慢性结膜炎症通常局限在眼表局部,除沙眼衣原体感染较严重者有可能导致失明外,绝大多数慢性结膜炎不会导致失明。但针对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目前可以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即使患有沙眼,应该均会在早、中期进行积极干预,亦不会导致视力发生明显下降。
    2023-08-03
  • 结膜炎能治好吗(视频)

    结膜炎能治好吗
    结膜炎能治好,结膜炎为临床中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导致结膜炎的原因比较多,可能为细菌、病毒、免疫、过敏等多种原因导致,从而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症状。结膜炎的治疗主要为病因治疗,常见分析如下:1、病毒性结膜炎:此时应用抗病毒的滴眼液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无环鸟苷滴眼液等进行抗病毒治疗;2、细菌性结膜炎:此时应针对细菌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滴眼液、托百士滴眼液等进行治疗;3、过敏性结膜炎:应针对过敏因素进行治疗,尽量减少对过敏原接触,以及应用抗过敏眼药水进行治疗;4、免疫性结膜炎:则需要通过相应抗免疫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结膜炎控制较差,则建议患者及时到眼睛专科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病毒和细菌结膜炎区别(视频)

    病毒和细菌结膜炎区别
    病毒性结膜炎和细菌性结膜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致病因素、症状 、预后等方面,具体如下:1、致病因素:细菌性结膜炎的致病因素,通常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为主,而病毒性结膜炎大多是由病毒感染所致;2、症状:细菌性结膜炎由不同的细菌致病,出现的分泌物也不同。细菌性结膜炎存在眼红、疼痛、畏光流泪等现象,分泌物通常较为黏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黄白色的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的表现虽然也为眼红、疼痛、畏光及分泌物流出,但是病毒性结膜炎时出现的分泌物,常为水样液体,即大量的水样液体流出;3、预后:细菌性结膜炎相较而言,复发的几率较小。而病毒性结膜炎由于病毒在三叉神经节内储积,所以较为容易复发。此外病毒性结膜炎可能导致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细菌性结膜炎相较而言,致病力弱于病毒性结膜炎。
    2023-08-03
  • 高度近视度数长到几岁(视频)

    高度近视度数长到几岁
    一般600度以上近视属于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的发展,一般随着生长发育停止会停止度数增长,一般到18周岁之后,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不再增加,因此18岁生长发育停止是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部分患者由于病理性近视所导致的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的特点就是随着年纪增加,成人之后度数仍然会进行性加深。部分高度近视的患者度数随着年纪增大会持续增加,为了避免带来更大损害,临床一般通过手术进行干预,例如后巩膜加固术,延缓眼轴进行性加长,使患者的度数得到稳定。无论是高度近视还是低度近视,患者到18周岁生长发育停止,度数都可以稳定。对于病理性近视的患者,近视的度数会随着年龄增加,成年后度数仍然会进行性加重,并没有年龄限制,在临床上要积极进行干预,延缓近视发展。
    2023-08-03
  • 0.2是多少度近视(视频)

    0.2是多少度近视
    医生通常无法仅根据裸眼视力0.2这一个数据,推断患者的近视度数。患者视力下降到0.2有较多种原因,除了屈光不正因素以外,还可能是弱视或眼内疾病,例如青光眼、白内障或眼底出血所导致患者视力下降到0.2,用多少度数的镜片都难以进行矫正,只能针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在此种情况下没有近视因素存在。由于屈光不正所导致的视力下降,可能包括近视,也可能是远视或散光。如果患者没有进行仔细的验光检查,仅凭借裸眼视力,医生通常无法判断患者处于何种的屈光状态以及屈光度数。如果能够排除其它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明确仅由于近视导致视力下降到0.2,医生也难以准确明确患者有多少度数的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越低,相应需要矫正近视镜片度数越高,但由于调节力的存在,导致裸眼视力与近视度数之间并没有对应关系,例如对于调节力强的患者,0.2的裸眼视力可能需要400度矫正到正常,对于调解力弱的患者,0.2的裸眼视力,则需要500度矫正到正常。
    2023-08-03
  • 高度近视为多少度(视频)

    高度近视为多少度
    按照近视度区分,600度以上为高度近视,300度以下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患者如果确诊为高度近视,一般提示患者眼底可能存在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病变。近视通常是由于眼轴拉长,高度近视之后眼球拉得更长,导致脉络膜、视网膜发生相关改变,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导致眼底发生比较严重的损害,进而造成患者失明。高度近视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底,可能发生高度近视的视网膜病变,需要尽早进行干预,避免病情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保持眼底稳定,是医生对高度近视患者需要常抓不懈的事。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长期保有高度近视患者的有用视力,提升视觉质量。如果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稳定,医生可以考虑为高度近视患者,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或者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帮助患者提升视力,改善视觉质量。
    2023-08-03
  • 近视18岁以后还会涨吗(视频)

    近视18岁以后还会涨吗
    青少年近视特点是随着年纪的增加,近视度数会进行性加深,到18周岁,生长发育停止,近视度数一般不会再增加。但是病理性近视的特点就是年满18周岁之后,近视度数仍然随着年纪加深而进行性加深,此时即使年满18周岁,度数还会增加。所以对于病理性近视的患者,即使年满18周岁,通常也不建议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因为之前手术做得再好,由于近视度数进行性加深,最终会导致术后视力发生回退。对于病理性近视,通常通过后巩膜加固术以延缓近视进行性加深,目前认为通过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地延缓病理性近视的病程。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近视18周岁以后,近视患者度数不会再加深,但对于有病理性近视患者,即使年满18周岁之后,度数仍然会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