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 治疗慢性咽炎的特效药(视频)

    治疗慢性咽炎的特效药
    慢性咽炎分原发和继发,所谓原发即找不到由其它病引起的症状,因慢性咽炎本身即一系列较复杂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继发咽炎即继发于慢性过敏、咽喉反流、贫血等疾病。因此,慢性咽炎无特效药,必须找到真正的原因,进行病因治疗,才为最好的办法。慢性咽炎病人的保健非常重要,最好不要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饮酒、抽烟等,因此,自身的保健占很大比例。如果自身注意保养,再加上及时治疗,即为最好的办法。
    2023-08-03
  • 什么是外耳道炎(视频)

    什么是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指以耳痛、灼热,张口咀嚼时加重,检查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为主要早期表现的外耳道炎症,其可分为两类: 1、局限性外耳道炎:表现为外耳道疖,指外耳道皮肤毛囊,或者是皮脂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可伴有耳鸣或耳闷等,脓肿成熟破溃后,可见脓血流出耳外; 2、弥漫性外耳道炎:可伴有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有分泌物聚集,外耳道狭窄,耳周淋巴结肿大等。
    2023-08-03
  •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耳道炎治疗方法有: 1、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使用消肿软膏或者纱条敷于患处,外耳道肿胀较重,可用使用抗生素滴剂或加用激素; 3、外耳道疖肿成熟时,需挑破脓头,或者切开引流; 4、慢性患者需积极治疗感染病灶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5、患者疼痛剧烈可加用止疼药物。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主。
    2023-08-03
  • 口腔癌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口腔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临床上疑诊为口腔癌的患者需进行触诊检查,来确定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并测量肿瘤周围范围。其次需对肿块进行活检,用病理学检查明确是否为恶性肿瘤。对已确诊的恶性肿瘤,需做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或B超,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时需做肺部CT来了解是否有远处转移。对于鄂部表面光滑的恶性肿瘤,术前取活检较难,此类肿块需进行细胞学穿刺,来了解其性质。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肿块伴骨头破坏,应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
    2023-08-03
  • 口腔癌能治好吗(视频)

    口腔癌能治好吗
    口腔癌是恶性肿瘤,其具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此较少恶性肿瘤能完全治愈。临床上恶性肿瘤通过初次治疗后,肿瘤能完全消退,无局部或远处转移,即称为临床治愈。建议患者终身随访,定期复查,了解有无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但因风险无法预计,数年后有影响患者生存的可能。常用五年生存率判定肿瘤治疗效果,若五年后肿瘤无复发,即为无病生存。
    2023-08-03
  • 口腔溃疡和口腔癌的区别(视频)

    口腔溃疡和口腔癌的区别
    口腔溃疡是良性疾病,口腔癌是恶性疾病。部分口腔癌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为口腔中出现溃疡性新生物,因此常将早期口腔癌误诊为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作为良性病变,其病程短,有自愈倾向。良性口腔溃疡多于2周内自行愈合,但反复发作。口腔中恶性肿瘤出现的溃疡无自行愈合趋势,其逐渐长大后固定于相同部位,同时无反复发作趋势。
    2023-08-03
  • 口腔癌怎么办(视频)

    口腔癌怎么办
    口腔癌确诊后,需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根据肿瘤发病部位和病理类型,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多数口腔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肿瘤可进行单一手术治疗;中晚期肿瘤,建议结合放化疗进行辅助治疗,即综合治疗。对于腺源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此类肿瘤对放化疗较不敏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肿瘤完全切除后再补充放疗。
    2023-08-03
  • 肝脾肿大是什么症状(视频)

    肝脾肿大是什么症状
    肝脾肿大的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即腹部隐痛不适或者闷胀不适。如果肝和脾的体积超过正常范围,则会挤压腹腔,造成腹腔压力增高,对周围的胃、肠都会造成压迫,并且产生消化道症状。比如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饮食后出现饱胀不适,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 引起肝脾肿大的疾病比较多,肝脏和脾脏本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淋巴系统疾病等,建议患者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023-08-03
  • 肝右叶钙化灶危害大吗(视频)

    肝右叶钙化灶危害大吗
    一般情况下,肝右叶钙化灶的危害不大。钙化灶通常都比较小,并不会很大。而钙化灶和结石存在区别,部分医院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将肝钙化灶误认为是肝内胆管结石。 肝钙化灶在肝实质内,并非胆管内像石头一样的病灶。如果在胆管内,则称为胆管内结石;如果在肝脏内,则称为钙化灶。现在肝的钙化灶随着体检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多,但一般对肝脏功能不会造成影响,也无需治疗,严密观察即可。
    2023-08-03
  • 肝内低密度灶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视频)

    肝内低密度灶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很多肝脏的病变都被称为肝内低密度灶,而肝脏低密度灶只是影像学概念,特别是在CT平扫检查时使用,属于平扫术语。 发现低密度灶后需要判断性质,所以需要进行增强CT检查。比如肝脏血管瘤、肝囊肿、肝脏肿瘤或良性肝脏腺瘤等疾病,通过CT平扫大多表现为低密度灶,此时需要进行增强CT强化或者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检查后即可明确低密度灶的性质,从而判断下一步的诊断和处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