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肝硬化患者血压偏低什么原因(视频)

    肝硬化患者血压偏低什么原因
    肝硬化患者血压偏低的原因,主要如下:1、胃肠道吸收功能减退:肝硬化患者通常因为胃肠道吸收功能减退,食欲较差,对于部分营养物质摄入也较少,尤其是失代偿期肝硬化,通常比较消瘦,患者通常伴有血容量偏少的状态,出现血压偏低,较为常见。患者通常容易伴有头晕,一活动便有心慌的症状;2、肝硬化合并腹水:如果肝硬化患者合并有腹水或腹水量较大时,也会影响到全身的有效血容量,此时也会出现血压偏低;3、其它因素:如果肝硬化患者出现血压偏低,同时伴有上腹不适、腹胀的状态,要注意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即便患者没有呕血、便血,出血后,血液在胃肠道聚集,患者会有上腹部,甚至腹部不适,此时较易出现低血压,患者便会有头晕、黑蒙,即眼前发黑,甚至全身出冷汗及四肢冷凉,甚至尿量减少等明显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高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定量高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检测定量高,提示体内有一定水平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即人体便可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常见于注射过乙肝疫苗的人群;2、见于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的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常在病情恢复后6个月左右时间里,患者便可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3、见于乙肝病毒的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后机体免疫细胞将乙肝病毒清除,同时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检测不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或阴性的患者,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作用。表面抗体阴性的患者,若对乙肝敏感便易感染,所以需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注射方法即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儿童注射10μg,成人注射20μg,且注射完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需检测表面抗体水平,若达到10mIU/ml提示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此种水平的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023-08-03
  • 肝炎会引起恶心呕吐吗(视频)

    肝炎会引起恶心呕吐吗
    肝炎会引起恶心、呕吐,肝炎指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导致肝脏损伤,肝功能出现异常,称为病毒性肝炎,常见有以下几种症状:1、消化道症状:由于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发生异常,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厌吃油腻食物、腹泻、消化不良等;2、乏力:由于肝脏功能受累,有明显的乏力表现,出现精神不振、喜欢睡觉。患者恶心、呕吐表现与肝功能受损程度呈正比,肝脏损伤越严重,恶心、呕吐越严重。严重患者会出现皮肤黄染、巩膜黄染、排浓茶水色尿、肝内胆汁淤积,有灰白色大便、腹泻症状加重等表现。
    2023-08-03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高是什么意思(视频)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高是什么意思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高,提示血液中有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外壳部分,能间接反映已经感染乙肝病毒,而且乙肝病毒含量越高,反映患者肝组织内乙肝病毒水平越高。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高,要化验乙肝五项,HBV-DNA,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血常规、肝脏超声,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通过这些检查,评估乙肝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同时也判断乙肝病毒对肝脏是否造成损伤以及损伤程度。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而且肝损伤明显,比方转氨酶高或肝纤维化,通过检查反映出肝纤维化的程度较明显。此时需要采取措施,要应用抗病毒药,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便能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减少肝脏纤维组织增生,便能阻止慢性乙型肝炎朝肝硬化或肝癌方向发展。
    2023-08-03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有哪些(视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发展与乙肝病毒的复制存在直接关系,通过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即可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减轻肝脏的纤维组织增生。所以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延缓乙肝病情发展,阻止肝硬化、肝癌甚至肝衰竭的发生,阻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保肝治疗: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积极进行保肝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对病毒的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需积极进行保肝、抗炎治疗,以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减轻肝细胞的水肿,也可以起到减轻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3、抗纤维化治疗:对于肝纤维化较明显的患者,需应用抗纤维化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抗纤维化治疗可减轻肝脏纤维组织的增生,也可以阻止炎症并延缓肝硬化的发展。此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还需改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累并戒酒,从而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2023-08-03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视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甚至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肝区不适、肝区疼痛,患者还会出现乏力、精神萎靡、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存在皮肤黄染、眼黄,以及排浓茶水色尿等症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可以出现淤胆的表现,此时患者会排白陶土样大便且伴有皮肤瘙痒。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会出现低热,常见于肝功能明显受损的情况,当肝功能改善后发热即可缓解。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少量皮疹,通常是由于患者处于高敏状态下而发生的超敏反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不明显,当发生明显的肝功能受损时才会表现为以上症状。此类患者通常起病较隐匿,早期可能并无上述症状,甚至部分患者肝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后也无明显症状。所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不应仅凭症状进行诊断,需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若发现肝功能异常或肝脏影像学检查存在异常,则需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023-08-03
  • 乙型肝炎病毒DNA正常值是多少(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DNA正常值是多少
    检测乙肝病毒DNA采用不同检测试剂,其正常值不同,DNA正常值有<500、<100 、<20等不同正常值水平。现在建议最好用高灵敏的乙肝病毒DNA检测试剂检测,高灵敏检测试剂正常值<20,即便体内有较低乙肝病毒含量也能得到检测结果。通过检测HPV-DNA,可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通过检测乙肝病毒DNA,可判断部分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效果。慢乙肝经过应用抗病毒药物,乙肝病毒DNA降到较低水平,要求抗病毒治疗效果HPV-DNA降得越低越好,减轻乙肝病毒对肝细胞损伤,降低肝硬化与肝癌发生几率,保证抗病毒治疗效果。如果经过抗病毒治疗,HPV-DNA没有降到较低水平,疗程达半年时间没有达到较好的DNA下降水平,需要调整抗病毒方案。
    2023-08-03
  • 丙病毒性肝炎潜伏期(视频)

    丙病毒性肝炎潜伏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通常是2周到6个月,平均为40天。丙型病毒性肝炎最长的潜伏期是6个月,所以不慎暴露于丙肝病毒的人群,需要观察最长的潜伏期,在6个月内要化验丙肝病毒的抗体。如果在6个月后,丙肝病毒抗体仍然阴性、丙肝病毒核酸仍然阴性,通常说明没有感染丙肝病毒。如果在血液中检测到丙肝病毒,可以通过检测丙肝病毒的抗体和核酸,确定是否感染丙肝病毒。所以了解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长潜伏期,对于判断暴露于丙肝病毒的人群,是否感染丙肝病毒而言较有价值。
    2023-08-03
  •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视频)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即粪-口途径。此类患者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的甲型肝炎病毒,若粪便中的甲型肝炎病毒污染水,即可通过饮水进行感染,若污染食物,也会通过食物进行感染。比如甲型肝炎病毒污染水产品,在加热水产品时未将甲型肝炎病毒杀灭,则可能通过水产品导致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散发病例,若不注意生活卫生习惯,则易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通过消化道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肝脏损伤过程,出现明显的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甚至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所以甲型病毒性肝炎较易诊断。而患者出现甲型病毒性肝炎后不易再次感染,存在终身免疫。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属于什么性炎症(视频)

    病毒性肝炎属于什么性炎症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对肝细胞造成的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导致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而且变性范围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轻症患者会出现点灶状坏死,重症患者会有桥接样坏死,肝衰竭患者则会出现大块状坏死。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病变中会出现炎症损伤、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组织再生。不同的临床类型病变损伤程度不同,尤其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造成的肝衰竭,肝细胞会有大块状坏死,坏死范围>50%,通常为50%-70%,临床表现较严重。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会出现正常肝小叶消失以及假小叶形成,而且会有明显的炎症损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