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一氧化碳中毒要做高压氧吗(视频)

    一氧化碳中毒要做高压氧吗
    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做高压氧治疗,且治疗越早越好,应在中毒发生4个小时内,开始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其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功能,导致人体组织器官缺氧,继而引发中毒。而高压氧治疗,可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分离,使一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红蛋白重新携带氧气。高压氧为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方。通常轻度中毒患者,要进行5-7次高压氧治疗,中度中毒患者,要进行10-20次高氧治疗,而重度中毒患者,则要进行20-30次高压氧治疗。临床上治疗一氧化碳中除了给予高压氧治疗,同时应积极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脑水肿,通常急性中毒患者中毒后2-4个小时,会出现脑水肿,且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一氧化碳为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有毒气体,正常大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仅有0.002%,而人体暴露极限为0.005%。因此解除一氧化碳浓度,超过0.005%就会发生中毒。但火灾现场,或家用煤气泄漏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可以高达10%,甚至30%,因此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中毒,因此一旦发生中毒应及时救治。
    2023-08-03
  • 被呛了快窒息怎么自救(视频)

    被呛了快窒息怎么自救
    被呛快要窒息时,可以使用海姆立克式急救法进行急救,常见如下:1、如果有其他人在现场,可以让施救者从背后环抱住被救者,用左手的掌指关节顶住被救者脐上两横指,相当于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处,右手握在左手的拳头上,向上、向内快速冲击5-10次。通过这种操作,可以使膈肌抬高,胸腔内压升高,将气道内堵塞的异物排出;2、如果单人所处环境,无法向别人求救,可以将腹部顶在椅背或栏杆等处,同样进行向上、向内的快速冲击,也可以起到海姆立克式急救法的作用;3、如果被救者已经发生昏迷或比较肥胖,无法直立位环抱,可以将被救者置于平地,施救者骑跨于被救者身体上,将左手的掌根置于脐上两横指部位,两手交叉、手指交叠,向上、向内快速按压,也可以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异物排出;4、如果3岁以下儿童发生异物窒息,可以将患儿倒扣于施救者的膝盖上,采用头低脚高位,头尽量下垂,用右手快速叩击患儿两肩胛骨沿线的中点处,帮助患儿将气道内的异物咳出。需要注意,在进行上述操作时,需将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清除干净,以保持气道通畅。
    2023-08-03
  • 窒息的急救措施(视频)

    窒息的急救措施
    窒息的急救措施,可以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见如下:1、如果两人在场,被救者处于直立位,施救者站于被救者的后背,双手环抱被救者,将左手的拇指掌指关节顶在脐上两横指,相当于脐与剑突连线中点处,右手按压在左手拳头上,向上向内快速冲击5-10次。通过这种操作,可以使患者膈肌抬高、胸内压升高,将气道内异物咳出;2、如果3岁以下的儿童,操作比较不便,此时可以将患儿倒扣于施救者膝盖上,采用头低脚高位,头尽量下垂,用右手快速拍击患儿两肩胛骨连线中点处,帮助患儿将气道内异物咳出;3、如果单人在场时发生窒息,可以依靠椅背、栏杆等坚硬物质顶在自己的剑突下,向上向内冲击,也可以起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4、如果患者比较肥胖或已经发生昏迷,无法配合直立体位,可以将患者放置于平整地面,施救者骑跨于患者身上,用左手的掌根置于被救者脐上两横指的位置,两手交叉,手指交叠向上、向内快速按压,也可以帮助患者将气道内的异物排出。
    2023-08-03
  • 猝死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视频)

    猝死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猝死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分别进行检查,主要如下:一、心源性猝死:应第一时间完善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D-二聚体、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从而明确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脏瓣膜病等疾病。二、非心源性猝死:1、电解质、酸碱失衡:一般需完善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分析等检查,从而明确患者是否存在严重酸碱失衡或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较为常见;2、过量服药或服毒:一般需进行毒物检测;3、病理征:如神经系统存在异常体征,或者出现不等大瞳孔等症状,应完善头颅CT的检查,从而帮助明确是否发生急性脑血管病。上述均为发生猝死后,需要第一时间完善的辅助检查。另外还应立刻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的抢救,心肺复苏一般包括胸部按压和人工通气等。
    2023-08-03
  • 猝死急救最佳时间(视频)

    猝死急救最佳时间
    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分钟,需在10秒钟之内识别出患者是否发生猝死。猝死的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医务工作者还可以进行脉搏检查,如脉搏消失、大动脉搏动未触及、心音未听见。如果患者发生猝死,应立刻开始心肺复苏。猝死发生10秒左右,患者会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在猝死发生60秒的时候,患者瞳孔开始散大,呼吸停止。而猝死发生2分钟之后,患者大脑内储存的葡萄糖即将被耗尽。猝死发生4分钟之后,则会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因此,在临床上称作黄金4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不能开始心肺复苏,患者即使呼吸、心跳恢复,或多或少也会留有脑功能损害,如认知功能的障碍,或者植物人的状态,称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用三个字母表示分别是C、A、B。人工循环主要是心外按压,按压部位位于两乳头连线和胸骨正中交界处,即胸骨中下1/3,按压的幅度是5-6cm,而按压频率是100-120次/分。在给予患者每30次胸外按压之后,还应给予2次的人工通气,所以按压通气的比例是30:2。
    2023-08-03
  •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如下:一、症状:1、高热、无汗:体温可升高超过40℃,但皮肤干燥、无汗;2、意识障碍:如进入昏迷状态,是中暑严重阶段的表现;3、其他症状:患者在中暑前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口渴、注意力不集中,是中暑的先兆症状,提示可能要发生中暑反应,会出现肌肉酸痛、抽搐、痉挛。如果抢救不及时或不能及时降低患者体温,补充丢失的液体,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暑反应。二、治疗:1、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除去衣服,给予冰液体或冰袋物理降温。同时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应该补充大量液体,特别是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不能经口饮水,这时要给予静脉输液;2、给予积极的降温治疗,除了物理降温之外,还可以用异丙嗪、氯丙嗪之类的药物降温,还可以留置胃管,灌注冰盐水降温;3、进行多脏器的功能支持,因为中暑患者可能会发生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紊乱、脑水肿、凝血功能障碍等,因此还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来挽救患者生命。
    2023-08-03
  • 防止中暑应该多喝什么水(视频)

    防止中暑应该多喝什么水
    防止中暑应该多喝淡盐水或含有盐分的饮料,中暑为夏季以及高温高湿环境下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中暑时,病人汗液大量丢失,主要为水和钠,而盐水以及含有盐的饮料恰好可以补充氯化钠,从而补充人体所丢失的液体成分。发现中暑应首先判断中暑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1、轻症中暑:患者体温上升达到38℃左右,伴有头晕、头疼、恶心、肌肉酸痛、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四肢、皮肤及颜面部皮肤,皮温升高;2、热痉挛:氯化钠大量丢失,导致患者四肢肌肉出现酸痛、抽搐的表现,以腓肠肌最为常见,还可以伴有腹部绞痛以及顽固性呃逆;3、热衰竭:有效循环血流量不足,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4、热射病:中暑最严重阶段,患者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同时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一定要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的衣口、袖口,给予患者补充含有盐分的饮品,或直接经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2023-08-03
  • 中暑会全身肌肉酸痛吗(视频)

    中暑会全身肌肉酸痛吗
    中暑一般会导致肌肉酸痛,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析,具体如下:1、轻症中暑: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2、热痉挛:中暑时患者体液、汗液大量丢失,其中盐分的丢失比较显著,或者患者只补水没补盐,均会导致患者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降低,从而导致肌肉酸痛、抽搐,甚至发生肢体抽搐,还可以表现为腹部绞痛或者打嗝等;3、热衰竭:患者因体液散失和严重低钠血症,会出现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谵妄、幻觉,甚至嗜睡、昏迷改变;4、热射病:中暑最严重阶段,患者会出现41℃以上超高热,同时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如昏迷,最严重患者会因为循环呼吸衰竭而发生临床死亡;发生中暑时,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打开空调、风扇等,帮助降低室温,同时解开患者衣口、领口、袖口,用湿的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嘱患者饮用含有盐分饮品或直接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及葡萄糖盐水,必要时给予患者异丙烯、氯丙烯等药物帮助降温。
    2023-08-03
  • 为什么中暑要喝盐水(视频)

    为什么中暑要喝盐水
    中暑早期,患者表现为肢体抽搐、肌肉酸痛、腹部绞痛以及打嗝等,出现大量汗液等体液丢失,其中最重要的成分为氯化钠即盐分。若患者只补水不补盐,会导致体内血的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即出现低盐情况,通常要给予患者补液,嘱患者口服或静脉输注含有盐的液体。中暑进一步加重后,患者会因严重的低钠血症以及大量失水,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也会出现昏迷、谵妄等意识障碍。进入热射病阶段后,患者会出现41℃以上的超高热,并伴有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打开空调,降低室温。解开患者衣领口、袖口,用湿凉毛巾擦拭患者皮肤,帮助散热,同时让患者口服含有盐分的饮品或直接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2023-08-03
  • 高温工作怎么预防中暑(视频)

    高温工作怎么预防中暑
    一、高温工作预防中暑的措施:1、合理休息:通常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30min以上者,应休息5-10min,休息时应处于阴凉通风或者室温较低的环境;2、补水、补盐:建议患者饮用含有盐分的液体;3、散热:患者在高温环境工作时,可以用凉毛巾或湿毛巾擦拭皮肤,帮助皮肤散热。二、中暑临床表现:1、轻症中暑阶段: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还会出现皮温增高、体温上升等现象;2、热痉挛阶段:大量的体液、汗液丢失,血中氯化钠含量显著下降,患者会出现肢体强直性痉挛、肌肉酸痛。以双侧的腓肠肌即小腿肚为主,同时伴有腹部绞痛和打嗝等临床表现;3、热衰竭阶段:患者表现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肢端湿冷,还会表现为谵妄、昏迷等意识障碍;4、热射病阶段:患者表现为高热、无汗及严重意识障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