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什么情况的胆管癌术后不容易复发(视频)

    什么情况的胆管癌术后不容易复发
    如果胆管癌发现比较及时,早期即通过根治性外科手术将病灶以及周围的淋巴、有可能受累的器官进行完整切除,这种情况手术之后有可能不复发。胆管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可以发生在肝内胆管,称为肝内胆管癌,也可以发生在肝外胆管,包括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下段癌等。由于胆管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可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疼痛,肝脏内有较大的肿块,或者是肿瘤转移而引起的腹水,或者出现反复发热、黄疸时才发现胆管癌。部分胆管癌患者已经不具备外科手术切除的条件,而手术之后也有较大的比例会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胆管癌手术之后通常建议定期检查,必要的时候采取化疗辅助免疫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胆管癌复发的风险,胆管癌早期有治愈的可能。
    2023-08-02
  • 胆管癌可以活十几年吗(视频)

    胆管癌可以活十几年吗
    胆管癌患者有可能活十几年。胆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早期发现的胆管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得根治性治疗,患者有可能长期生存,甚至是存活十几年以上。胆管癌是来自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根据胆管癌的生长部位,可以分为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胆管中下段癌等,由于不容易早期诊断,发现时往往处于中晚期,所以大多数胆管癌的预后不佳。肝内胆管癌主要是通过肝部分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则需要联合进行胆管及肝部分切除,而胆管中下段癌则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无论是哪一种手术方式,手术都比较复杂,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手术之后患者也面临着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所以在手术之后患者需要加强支持治疗,以及及时的采取化疗、免疫治疗等预防胆管癌的早期复发和转移。如果治疗及时,胆管癌患者也可以长期生存,对于中晚期胆管癌,总体预后较差,患者往往只能接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无法获得长期生存。
    2023-08-02
  • 胆管癌复发怎么判断(视频)

    胆管癌复发怎么判断
    胆管癌复发的判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具体如下:1、临床症状:胆管癌患者如果出现复发,通常由胆管梗阻或周围淋巴以及脏器转移而表现出腹痛、发热,黄疸、消瘦等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也会表现为腹水;2、肿瘤标志物:胆管癌可以通过血清当中CA19-9水平来判断是否有肿瘤复发,如果CA19-9显著升高,或者在手术之后下降到正常,继而反弹、超过正常值,则需要警惕胆管癌复发的可能;3、影像学检查:是判断胆管癌是否有复发的主要依据,可以通过增强CT、核磁来判断局部胆管是否有增厚、有新发占位疾病。全身派特CT也有利于判断肿瘤的活性,可以发现除原来手术部位的病灶外其它部位是否有肿瘤转移的可能。 通常胆管癌复发的患者会再次出现胆道梗阻,胆道梗阻之后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出现手术之后反复发热等症状,也要警惕胆管癌复发的可能。
    2023-08-02
  • 胆管癌引流之后怎么样才能延长寿命(视频)

    胆管癌引流之后怎么样才能延长寿命
    胆管癌引流即胆管癌患者进行胆道引流,主要是通过积极的支持治疗以及必要的抗肿瘤治疗方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胆管癌患者进行胆道引流,通常是由于胆管癌已经进入比较晚期的阶段,无法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切除。胆道引流的目的主要是缓解黄疸,改善肝脏功能,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避免出现胆道感染、反复发热,实际上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胆道引流是提高胆管癌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如果患者情况比较稳定,肝功能及时恢复正常,可以采取化疗、局部放疗、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上述治疗方法均需要患者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受性,毕竟抗肿瘤治疗有一定副作用。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也不必勉强坚持。对于胆管癌而言,还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以及改善身体的体力状况等,对于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023-08-02
  • 胆管癌肝转移生存期(视频)

    胆管癌肝转移生存期
    胆管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一般不超过1年。胆管癌恶性程度较高,较多胆管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合并有肝转移,部分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后定期检查时发现肝转移。肝转移提示胆管癌出现扩散,通过血液或直接侵犯引起肝转移,且转移病灶通常多发,可能合并有周围淋巴结转移,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膜、腹腔种植性转移。胆管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较差,目前可以选择全身化疗配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部分患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可稳定病情一段时间。胆管癌肝转移患者多数体力状况不佳,部分患者合并黄疸、反复发热,可能化疗后肿瘤继续进展,往往较难治疗。最终患者可能由反复出现胆道感染、严重黄疸引起肝衰竭,导致治疗失败。
    2023-08-02
  • 肝血管瘤手术后休息多久(视频)

    肝血管瘤手术后休息多久
    肝血管瘤通常可以采取开腹手术或者微创手术2种治疗方式,开腹手术由于伤口较大,病人在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体力恢复较慢,通常建议病人住院至少到手术后1周左右出院,术后可以逐渐的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通常建议休息1个月左右。微创肝脏血管瘤手术由于切口较小,病人肝功能受损也比较少,这时可以根据病人实际的体力情况,在手术后2-3天出院,手术后1周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肝血管瘤手术更强调的是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对于不恰当的或者过早的手术,是不赞成的。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通常只有在体积较大或者临近重要的血管脏器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肝血管瘤手术要开腹吗(视频)

    肝血管瘤手术要开腹吗
    肝血管瘤作为传统的肝脏外科手术属于较大较复杂的手术,既往肝脏手术都要开腹治疗,伴随着微创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手术越来越推广,腹腔镜肝脏手术做的也越来越多。肝血管瘤也有条件在腹腔镜下来完成。对于病灶比较大,直径超过10cm以上,或者要做大范围的肝切除时,肝血管瘤采取开腹手术,使出血以及并发症的风险相对降低。 但是开腹手术的缺点在于切口较大,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病人生活、工作影响较大。因此血管瘤如果有条件具备做腹腔镜手术,完全可以避免开腹。但是在做腹腔镜手术时,一旦出现了出血过多,或者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时,及时开腹手术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所以,肝血管瘤选择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要根据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医院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2023-08-02
  • 肝血管瘤手术后遗症(视频)

    肝血管瘤手术后遗症
    肝血管瘤手术会不会出现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主要取决于手术过程中病灶是容易或者是难做。肝脏血管瘤手术后,肝脏表面会遗留个较大的创面,创面会渗血,或者出现胆汁的渗漏。除了渗血、胆漏等并发症外,肝血管瘤之后,肝脏功能会经历由受损到逐渐恢复的过程。另外由于手术有切口,患者腹腔内也会出现感染的可能。肝脏在胆道,特别是胆汁分泌排泄过程当中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部分病人由于血管瘤范围较大而做了大范围肝切除,可能会出现术后的肝功能的异常,甚至黄疸。另外由于是全麻大手术,手术后会出现包括呼吸系统、胃肠道粘连,以及其它的疼痛、不适、体力下降等。所以肝血管瘤手术选择要慎重,最好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手术。
    2023-08-02
  • 肝血管瘤为什么会变大(视频)

    肝血管瘤为什么会变大
    肝血管瘤由于毛细血管增生引起,多数是先天性原因,部分和激素有一定相关性。虽然是良性病,但随着时间延长而缓慢增大,是疾病自身的一种规律。少部分肝血管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逐渐变小、停止生长,但多数情况下肝血管瘤会缓慢增大。对于肝血管瘤治疗原则以观察为主,通常每年增长速度以不超过1cm作为标准,生长缓慢的肝血管瘤通常不需要过早给予干预。对于生长速度较快、较大的血管瘤,比如直径超过10cm或者向肝外生长、压迫周围内脏,或者压迫肝脏自身血管、胆管,引起肝功能异常,或存在血小板减少、破裂、出血风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缓慢增大的肝血管瘤,通常建议定期复查即可。
    2023-08-02
  • 肝囊肿与肝肿瘤区别(视频)

    肝囊肿与肝肿瘤区别
    肝囊肿与肝肿瘤在影像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体区别如下:1、肝囊肿:不属于肝脏的肿瘤性疾病,肝囊肿通常为囊性。肝囊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疾病,大多数为单纯性肝囊肿,属于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或者是肝脏退行性变。可以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肝脏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内部为液体、边界清楚的一种圆形或类圆形的病灶。多数肝囊肿比较小,少部分可以生长得较大,并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2、肝肿瘤:肝肿瘤又包括肝脏良性肿瘤和肝脏恶性肿瘤,主要为实性病灶,肝脏肿瘤表现为实性占位,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在肝脏内出现不同形状、回声,或者密度的占位性的病灶。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肝血管瘤、肝腺瘤、局灶结节样增生,或者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又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则需要进一步通过增强CT或核磁检查,必要的时候进行肝脏穿刺才能够确诊。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