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江

  • 巨结肠同源病是什么意思(视频)

    巨结肠同源病是什么意思
    巨结肠同源病临床症状酷似先天性巨结肠,但不同于先天性巨结肠病变。患者肠管缺乏神经节细胞,存在肠道神经丛。神经丛里存在神经节细胞,但神经节细胞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这类疾病在国际上统称为巨结肠同源病,包括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以及神经元发育不良症等。 部分患者出生之后表现为高度腹胀、便秘,疾病急重。患者腹部X线表现为肠管广泛扩张、积气、积液。部分患者以慢性、顽固性便秘为主要症状,排便间期甚至常有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部分为完全不能自主排便,需要依靠辅助方法排便。 治疗主要为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控制饮食、应用缓泻剂、灌肠、扩肛、加强排便功能训练等。严重腹胀不能缓解的患者,可以进行肠造瘘,也可以进行根治性手术。
    2023-08-02
  • 不典型巨结肠是什么(视频)

    不典型巨结肠是什么
    医学上并没有不典型巨结肠这一说法,临床上称之为巨结肠同源病或者巨结肠类缘病。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巨结肠症状类似,主要表现为便秘和腹胀。患者可以通过各种辅助排便才能排出大便。影像学检查为明显结肠扩张,但没有典型巨结肠扩张段,为移行段、痉挛段或者狭窄段等典型改变。 直肠黏膜活检可以看到黏膜下神经丛和肌腱神经丛,神经丛里有神经节细胞存在。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或者功能不成熟等,可以导致肠道功能不全,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传输力量减弱,不能较好排便,此病治疗和巨结肠有差异,以保守治疗为主。患者可采取富含粗纤维的饮食,应用通便、缓泻的药物,还可以灌肠、扩肛。病情严重的病人可以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需要切除的肠管范围更大,术后效果也没有巨结肠病人确切。
    2023-08-02
  • 做完胆总管囊肿手术后腹胀怎么办(视频)

    做完胆总管囊肿手术后腹胀怎么办
    胆总管囊肿术后腹胀处理如下: 1、患者术后会常规留置胃管,吸出十二指肠内容物,减轻腹胀; 2、多下床活动,早期可以在床上翻身,促进肠道蠕动功能尽早恢复,减轻腹胀、术后肠粘连、肠梗阻; 3、部分医院会利用中药贴剂,甚至通过针灸刺激肠道功能恢复,适用于肠道功能恢复较慢的病人; 4、胆总管囊肿病人术后近期对脂肪类食物的吸收能力较弱,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表现,患者术后应避免进食油腻、高脂肪饮食。
    2023-08-02
  • 一岁半宝宝肠绞痛症状(视频)

    一岁半宝宝肠绞痛症状
    肠绞痛常见于2周到3个月的小婴儿中,表现为健康婴儿难以安抚、极度烦躁和哭闹。一岁半婴儿发生肠绞痛的概率明显降低,和肠道功能紊乱有关。患者表现也为阵发性脐周疼痛,持续3-5分钟,间隔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通过按摩、腹部理疗、热敷可以缓解症状。 发作时患儿面色苍白,腹痛持续时间长。建议到医院检查,排除肠套叠、胃肠炎等疾病,以免延误治疗。如果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除肠绞痛之外,还需要考虑器质性疾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综上所述,一岁半的幼儿肠绞痛症状长时间不能缓解或者伴发症状,建议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2023-08-01
  • 儿童大便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大便出血怎么回事
    儿童大便出血原因多,需要明确大便出血来源于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量多少,具体如下: 1、如果为黑便、柏油样便,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如消化道溃疡出血、门静脉高压或者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等; 2、如果为暗红色血便,出血量大时可以为新鲜血便,考虑为下消化道出血;儿童常见下消化道出血原因有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肠道息肉、肠壁血管瘤等; 3、如果为果酱样大便,伴有腹痛、呕吐,要考虑肠套叠,为婴幼儿常见便血原因; 4、如果为黏液脓血便伴有发烧,血象明显升高,考虑为肠炎或者炎性肠病伴出血; 5、如果为大便表面少量血迹,排便之后手纸擦拭时有新鲜血迹,或者排便以后新鲜血液滴到马桶上,考虑为肛门附近出血,多数为肛裂或者直肠息肉引起。
    2023-08-02
  • 一岁宝宝肛门息肉怎么办(视频)

    一岁宝宝肛门息肉怎么办
    儿童肛门息肉处理如下: 1、前哨痔:患者便秘导致肛裂,局部组织肿胀或者增生形成的肛门赘生物,多数见于肛门六点或者十二点位置,局部有疼痛,排便时更加明显;治疗主要为饮食调理,培养排便习惯,合理应用缓泻剂软化大便,局部可以涂抹消炎药膏,促进前哨痔消退; 2、先天性肛周皮赘:患者表现为肛门处有皮肤赘生物,没有不适症状;随年龄增大,皮赘逐渐增大,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3、直肠息肉:儿童直肠息肉多数为幼年性息肉,可以通过手术摘除,也可以通过结肠镜进行摘除。
    2023-08-02
  • 新生儿腹股沟疝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腹股沟疝怎么治疗
    儿童疝手术年龄在6个月以后,甚至1周岁以后。对于新生儿腹股沟疝,建议随访观察,避免剧烈哭闹、咳嗽、便秘,以免腹腔压力增高导致腹股沟斜疝嵌顿。患者伴有哭闹、呕吐等症状,考虑嵌顿可能,要及时要到医院复位。否则嵌顿时间久之后,会出现疝内容物缺血、坏死。反复嵌顿的腹股沟疝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没有年龄限制,也不必等到6个月以后才进行手术。 儿童腹股沟疝不建议戴疝气带。因为长期戴疝气带之后,压迫精索输精管,会影响睾丸发育。疝气带按压位置移位、按压不全容易发生嵌顿,长期压迫局部会形成疤痕、组织粘连,加重疝的嵌顿机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复发几率。因此新生儿腹股沟斜疝建议随访观察,出现疝嵌顿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复位。
    2023-08-02
  • 小儿右侧腹壁包块的原因(视频)

    小儿右侧腹壁包块的原因
    小儿右侧腹壁包块形成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脉管畸形:为一种错构瘤,没有症状,也不影响活动和正常生长发育;患者并发感染或出血时,会有疼痛表现; 2、淋巴管瘤:质地柔软,透光为阳性,穿刺时可出现淡黄色液体; 3、血管瘤:透光性为阴性,超声提示血流丰富; 4、脂肪瘤: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穿刺没有液体;B超下可以看到低回声包块,没有丰富的血流信号; 5、纤维瘤:为纤维组织来源的良性肿瘤,质地较硬,活动度相对较差; 6、腹壁感染:为腹壁局部的软组织感染,局部有红肿、皮温升高、疼痛表现,质地较硬,化脓以后有波动感; 7、腹壁疝:可以为先天性,也可以手术以后导致;表现为腹部局部质地较软包块,哭闹时膨出明显,可以摸到腹壁缺损边缘; 8、血肿:为外伤导致,患者局部皮肤颜色发青。
    2023-08-02
  • 小儿疝气的症状(视频)

    小儿疝气的症状
    小儿疝气即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腹股沟疝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剧烈运动、哭闹、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时,出现腹部沟区肿块。有时可以脱入阴道或者大阴唇位置,质地柔软,挤压肿块可以回到腹腔,有时可以听到咕噜声。 多数情况除腹股沟肿块以外,大龄儿童会有局部坠胀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患者腹腔压力突然增高时,大量腹腔内容物挤到在疝囊,不能回纳,出现嵌顿。这时除腹股沟区肿块以外,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时间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血等症状。腹股沟肿块质地较硬,有明显触痛,晚期出现肠坏死,患者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烧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怎么办(视频)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便秘怎么办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大便失禁。因此巨结肠根治手术以后并不代表巨结肠疾病已经完全愈合,还需要各种辅助治疗手段。患者长期便秘,大量毒素积聚在肠腔里,会损伤近端肠管肠神经和平滑肌。 患者要减少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培养正确的入厕习惯。尽早建立排便反射,合理饮食,如多吃蔬菜、水果以及粗粮等富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多运动,促进肠管蠕动。术后存在顽固性便秘的患儿需要到儿童专科医院进行详细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但是少数患者还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巨结肠合并有近端肠管神经元发育不良,患者术后存在近端肠管功能异常。因此巨结肠术后需坚持规律扩肛治疗半年,防止吻合口狭窄以及吻合口瘢痕形成,影响肠蠕动和排便功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