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燕

  • 自闭症治疗多久能好(视频)

    自闭症治疗多久能好
    自闭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确的疾病,能否治愈和干预时机的选择、孩子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但总体来讲,自闭症干预是长期的过程,不是1个月,2个月可以治好的,可能时间更长,1年、2年甚至有些自闭症的孩子需要终身进行训练,因自闭症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伴智力发育落后,甚至有一些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所以对于自闭症的孩子需有一种思想准备,即长期的、科学的干预,甚至要进行一对一医学干预。 当然家庭干预也非常重要,有些家长认为自闭症诊断了,交给医院做训练,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应共同配合,因家庭干预非常重要,尤其在目前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完全交给医护人员来进行训练,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家长一定要配合,在家庭进行相应干预,掌握一定的干预方法。
    2023-08-02
  • 小孩嘴不停说话是病吗(视频)

    小孩嘴不停说话是病吗
    孩子每天嘴巴说个不停是否为疾病,需综合判断,如下所示: 1、孩子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交往能力较强,话语会比较多,并不一定是坏现象,可能代表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强,也说明与人交往的能力会比较强,但需他安静的情况下,他能安静,如在公共场合或上课时,不乱说话,则为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也不要压制其说话,可以鼓励他用语言表达他的一些想法、意愿等; 2、孩子确实话语比较多,课堂上插嘴,该说时不说,不该说时说话,可能是病理情况,需到医院进行评估,是否属于疾病状态,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等。
    2023-08-02
  • 小孩儿学说话晚怎么办(视频)

    小孩儿学说话晚怎么办
    小孩说话晚要及时就诊,如明确是否为先天性耳聋或听力障碍,进行相应治疗或配助听器等。另外需检查智力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智力有问题需进行早期干预。此外,说话晚与自闭症有关,即孤独症,需进行相应治疗和干预。如果上述均无问题,也没有疾病情况,只是说话晚,则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帮助他,如制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说话、多进行互动性游戏或参与到小朋友的游戏中,可以促进语言发展。 临床建议对于3岁以内,尤其是2岁以下的孩子不要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这些不利于语言发展。所以要帮助孩子早说话,要给他一些丰富的语言刺激,家长一定要多说话,多表达,有利于孩子语言发展。
    2023-08-02
  • 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训练(视频)

    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训练
    宝宝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具体方法如下: 1、可通过家庭环境影响,如学习等,需宝宝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营造一种安静的环境,不要随意打断; 2、因宝宝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以无意注意为主,对其进行训练,可先从感兴趣的事情开始训练,然后到不感兴趣的事情,逐渐地延长时间。如宝宝能集中5分钟,逐渐延长时间,需注意不可时间过长,如其只有10分钟的注意力时间,而要他做半个小时的注意力的事情,宝宝做不到就会乱动,同样会没有信心去专注事情。所以,需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 3、注意力与兴趣有关,需要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也可提高其注意力。在训练宝宝注意力的过程中,需家长进行配合。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相同,需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小年龄的宝宝早上学,因好动易被老师认为是多动症,可能会在课堂上面出现一些问题,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甚至会打压宝宝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故家长要掌握宝宝发育的规律,正确引导。
    2023-08-02
  • 幼儿说话晚的原因(视频)

    幼儿说话晚的原因
    幼儿说话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生理性因素:孩子所有的发育都正常,能理解大人说的话,也能听懂指令,属于正常,称为特发性语言发育落后,通过训练可以很快会说话; 2、疾病因素:如孩子智力落后、自闭症或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是比较常见的原因,或与听力有关,如果孩子有先天性耳聋或听力障碍,会表现为说话晚; 3、语言环境:孩子语言环境较复杂,多种语言,如方言、英文、普通话等混在一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与语言刺激同样有关,如家庭中都不爱说话,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看电视,玩手机等,也会出现说话比较晚的情况。 会说话需具备以上条件,听力没有问题,发音器官没问题,如唇腭裂的孩子发出的声音很不清晰或发不出声音,这样也会影响语言发展。也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即大脑能否很好地处理这些信息,进行表达,智力有问题或自闭症的情况都会导致语言发育落后。总之需综合判断,确定疾病原因,进行相应训练和干预。
    2023-08-02
  • 四岁半孩子说话不清晰怎么办(视频)

    四岁半孩子说话不清晰怎么办
    如果孩子3岁左右出现说话不清晰的情况,大部分是生理性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慢慢会缓解、改善。如果到四岁半以后仍吐字不清,常见以下几种原因: 1、听力有问题,孩子可听见,但听不清,对于吐字不清的孩子,建议进行听力检查; 2、生理结构异常,如孩子有唇腭裂或解剖结构问题,会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 3、智力发育落后,孩子吐字不清,同时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较差,与智力有关,需进行相应评估。 吐字不清在医学上称为构音障碍,有些是生理现象,有些是病理现象,与舌系带过短没有直接联系,舌系带随着年龄的增长,过短情况会逐渐改善。孩子吐字不清应考虑上述原因,进行针对性检查,查明原因进行训练。如果智力、听力、发音器官等都没有问题,是单纯的构音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好转。建议进行一些语言训练,在专业语音师的训练下,逐渐改善吐字不清的情况。此外,家长不要讥笑、模仿他,要鼓励他,说话的速度放慢一点,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教孩子说话,可以很好改善上述情况。
    2023-08-02
  • 婴儿哭闹不睡觉的原因(视频)

    婴儿哭闹不睡觉的原因
    婴儿哭闹不睡觉的常见原因如下: 1、婴儿缺乏钙及微量元素; 2、生理需要:如饥饿、渴或环境温度不适,尤其在婴儿时期,婴儿不懂描述,只能用哭吵、哭闹来表达。婴儿每一种哭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家长如果仔细观察,能很好地识别孩子哭声的意义,如婴儿饿的哭声通常表现为猛哭、猛闹;婴儿尿湿,可能是哼哼唧唧。生理方面的一些原因需家长很好的识别; 3、病理原因:孩子哭吵不安可能是腹痛或肠绞痛等,需及时进行治疗; 4、疾病原因:如佝偻病早期表现是缺乏维生素D或缺钙等,孩子易烦躁、多汗、易惊;如果出现发烧或腹泻、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等也会出现身体不适而表现出哭吵不安。 所以对于孩子哭吵不安,在排除生理现象的情况下,要考虑病理现象,如果哭吵不能安抚,建议及时就诊,尤其要避免急腹症发生,如孩子发生肠套叠或肠梗阻等,要及时就诊。
    2023-08-02
  • 改正孩子口吃结巴的方法(视频)

    改正孩子口吃结巴的方法
    结巴也称为口吃,日常生活中纠正和帮助孩子改正口吃的方法如下: 1、家长不要打骂、惩罚或讥笑,甚至模仿他,应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口吃一般常发生2-5岁的年龄阶段,此时因儿童掌握了一定词汇,但语言组织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清晰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出现口吃; 2、与患儿交流时,语速应放慢,让他慢慢表达自己的意思; 3、因语言、行为可以模仿,所以不要让孩子模仿有口吃的人说话; 3、进行语言训练,如教孩子唱儿歌等; 4、出现口吃情况时,可以采取词汇替代法,如孩子在某个词上面卡住,如他说“我要干什么”,一直卡顿在“我我我我”,很长时间,这时家长可以替代性的说“小宝要去干什么”,形成自然转折。 绝大部分患儿通过上述方法和训练,一般都可以改善口吃情况,但如果通过半年以上的训练仍无法改善,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有无其他原因,甚至可能需进行医学干预。
    2023-08-02
  • 孩子叛逆期多久(视频)

    孩子叛逆期多久
    孩子的叛逆期通常出现在两个阶段,2-3岁的叛逆时间较短,持续至3-4岁。青春期也会出现叛逆,通常女孩子比男孩子进入青春期要早,女孩子9-11岁进入青春期,男孩子11-13岁进入青春期。所以女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会比男孩子更早,女孩子通常在进入小学5、6年级时会表现比较明显,男孩子可能进入初中,甚至到高中时期会比较明显,青春期是孩子出现叛逆非常关键的年龄阶段。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不能以带小年龄的孩子同样的方式对待,不能任何事情都要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这个时期需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关心其身体变化、心理变化,多交流、多沟通、多了解其心理变化,可以使孩子较顺利的度过人生的特殊时期。上述处理措施对孩子心理发育、后期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
    2023-08-02
  • 孩子说话突然结巴怎么回事(视频)

    孩子说话突然结巴怎么回事
    孩子说话结巴在医学上称为口吃,由多种原因造成。口吃一般发生于3岁左右的孩子,在日常门诊中经常碰到。部分家长就诊时反馈孩子原来说话正常,到3岁左右,上幼儿园后突然就结巴了,一个字讲很多遍,其原因如下: 1、发育过程中可能因语言组织出现问题导致表达不清楚,出现口吃情况,因2-3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较快,掌握一定词汇,但语言组织能力可能欠缺; 2、模仿别人说话,造成出现口吃现象。所以对于这部分孩子,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出现口吃,不要去学他,讥笑他或模仿他,这样可能会造成其心理紧张、加重口吃情况,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和他说话时,速度放慢或用其他词汇代替结巴、卡顿的词汇,如孩子一直说“我我我我我”,家长可以孩子的名字来替代,如“小宝要干什么”等来替代,形成一个转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