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川

  • 心脏透析怎么回事(视频)

    心脏透析怎么回事
    很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容量负荷过重,即身体内含水量过多,加上肺淤血,也就是肺脏血液淤滞在其中,需要反复住院治疗,而降低住院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充分缓解患者水钠潴留,达到干体重。 心衰患者因为反复住院,利尿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特别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所以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叫体外超滤治疗,也就是常说的心脏透析。体外超滤治疗是指用机械装置从外周或中心静脉把血液抽取出来,通过离心泵产生的近心血压对血浆进行过滤,过滤之后再送回到静脉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身体里含的大量水分被超滤到体外,减轻心脏负荷,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达到相对正常自理生活提供一定帮助。
    2023-07-31
  •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视频)

    心肺复苏按压深度
    心肺复苏术对各种原因造成的猝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步骤包括CAB,C代表有效循环,主要指有效胸外按压,A代表气道,表示要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 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心肺复苏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循环支持。其中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低于或高于这个频率都不能达到有效心肺复苏。按压深度为5-6cm,低于5cm不能达到心肺复苏有效标准,每按压30次应该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2次。
    2023-08-03
  • 心肺复苏最佳操作时间(视频)

    心肺复苏最佳操作时间
    当患者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氧气供应以及血液循环都会中断。如果心脏停止跳动,脑组织缺氧时间最多控制在4分钟之内,可能恢复过来。但是如果超过4分钟,脑组织损害将会永久,甚至导致死亡。 所以,在心脏停止搏动4分钟之内,及时做好心肺复苏,救活患者几率比较高。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希望就会越来越小。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左右,当超过10分钟时,患者死亡率将大大增加。
    2023-08-03
  •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视频)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是指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在检查患者时,如果心肺复苏有效,可以看到患者随着自主呼吸,胸廓有节律起伏。把耳朵贴近患者鼻孔处,能够感受到患者呼吸气流,触摸患者颈动脉处,能够感受到血管搏动。用听诊器放在患者心前,能够听到患者有力的心跳声音。给患者测量血压,可以发现血压超过60mmHg。 这时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患者脸色、嘴唇和甲床都可能变得红润,瞳孔因为感受到光而由大变小,感受到黑暗将由小变大,甚至可能出现眼睛随着手势进行有规律运动,或者出现肢体抽搐。心肺复苏有效时,患者可恢复意识。
    2023-08-03
  • 电除颤仪放置位置(视频)

    电除颤仪放置位置
    抢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使用到电除颤仪。临床电除颤仪电极板一个放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另一个放置于胸心尖,即右锁骨中线1-5肋间。注意两个电极之间要相差10cm以上,使心脏在两个电极传播线路上,这样除颤时电流才能通过心脏除极恢复心脏正常功能。 除颤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使除颤仪电极板与胸壁完全接触,涂上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对于偏瘦的患者,要用湿纱布放置于患者胸臂肋骨间,使电极与胸部充分接触,以免造成皮肤被电弧灼伤。
    2023-08-03
  • 气道评估的方法(视频)

    气道评估的方法
    气道评估方法主要指在准备人工气道和气道管理时,对患者气道进行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六种方法: 1、咽部结构分析,患者坐在麻醉师面前,用力张口伸舌至最大限度,根据能否看到悬雍垂及咽部、其它结构分析; 2、张口度,是否能将口完全张开,上下门齿间距是否>3cm,是否可置入喉镜; 3、甲颏距离,头在生长位时测量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颌尖端的距离,如果<6cm或者小于检查者3横指宽度,提示气管插管可能遇到困难; 4、下颚前伸幅度是下颌骨活动度的指标,如果患者前伸下颌时不能使上下门齿对齐,插管可能困难; 5、头颈运动幅度; 6、直接喉镜下暴露声门进行分级。
    2023-08-03
  • 成人心脏复苏打开气道的方法(视频)

    成人心脏复苏打开气道的方法
    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基本手法包括仰头提颏法和托颌法两种。仰头提颏法操作要点是施救者一手置于患者额头,轻轻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置于其颏下轻轻抬起使颈部前伸。 托颌法操作要点是施救者食指及其它手指置于下颌角后方,向上和向前用力托起,并利用拇指轻轻向前推动颌部,使口张开。在有器械前提下,可以提高建立高级人工气道方式打开气道,也可以采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方式打开气道。气管插管又分为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式,具体方式应该由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2023-08-03
  • 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视频)

    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
    人工呼吸主要分为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两种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时,应该注意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吹气前应该松开患者领口、裤带及衣物,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上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和其它异物。患者头部应保持位置正确,以防舌根后坠而阻塞气道。用呼吸的气体吹入患者肺部,维持生命最低氧气供应。 实施人工呼吸时,吹气应保持平稳,保证没有漏气,每次吹气1.5-1s,吹气量在800ml左右,吹气不应太大。胸廓适当起伏为宜,当患者有效自主呼吸已恢复,且供氧已基本满足时,可以间断辅助呼吸。
    2023-08-03
  • 心肺复苏CAB代表什么(视频)

    心肺复苏CAB代表什么
    心肺复苏术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猝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步骤包括CAB,C代表有效循环,主要指有效胸外按压,A代表气道,表示要开放气道,B代表人工呼吸。根据相关指南和规范心肺复苏时间,向下按压深度要求至少达到5-6cm,使心脏有足够压力泵血。 心肺复苏流程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循环支持。其中胸外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为5-6cm,按压30次应给予有效辅助呼吸2次。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4分钟之内,及时做好心肺复苏,救回患者几率比较高,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希望就会变得渺茫,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几率下降7%左右,所以心肺复苏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分钟。
    2023-08-03
  •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视频)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两大步骤,二者缺一不可。心肺复苏是最基本的急救技能,依据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30次胸外按压应配合2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后,要观察患者呼吸、脉搏是否恢复。做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吹气前应松开患者领口、裤带及衣物,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上呼吸道呕吐物。 实施人工呼吸时,吹气时间大概1-1.5s,吹气量在800ml左右,吹气不宜过大。当患者有效呼吸已恢复,并且供氧已基本满足时,停止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主要分为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两种方法。用呼出的气体及时吹入患者肺部,以保证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