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郝尧坤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
肝衰竭临床上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现患者出现高度的乏力、腹胀、黄疸进行性地加重、凝血功能障碍。黄疸值要在10倍以上,171μmol/L,或者每天黄疸升高的速度在17.1μmol/L以上。凝血功能INR在1.5-1.9之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40%之间。中期的患者会出现Ⅱ度以下的肝性脑病或者腹水感染并发症,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国际标准化比值也就是INR在1.9-2.6之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在30%-20%之间,晚期的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就更差。INR往往是>2.6,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20%。患者出现以下四个症状之一的可以诊断为肝衰竭的晚期,分别是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Ⅱ度以上的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