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红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力衰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未及时处理或突发因素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严重喘憋、端坐呼吸、呼吸浅快、咳粉红色泡沫痰,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表现为意识丧失、血压突然下降,呼吸浅快,每分钟30-40次,全身紫绀、冷汗。甚至出现晕厥、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2023-08-01
  •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力衰竭并非单一疾病,是各类心脏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包括: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药物所致的心肌劳损与坏死,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收缩功能下降,以及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突发情况均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其次,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也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另外,大面积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可引起急性左心衰。
    2023-08-01
  • 什么是心脏同步化治疗和电除颤治疗(视频)

    什么是心脏同步化治疗和电除颤治疗
    心脏同步化治疗、电除颤治疗是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方法。心力衰竭表现为心肌收缩不同步,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需求,通过心脏同步化治疗,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恢复心肌同步收缩,改善心脏功能。对于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如早搏、室速、室颤,临床医生评估风险较高,同时又需要同步化治疗者,建议进行再同步化以及电除颤二合一治疗,即CRTD治疗,既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又可以预防猝死。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如下: 1、一般原则:采用坐位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左心衰症状;脉氧<90%者,推荐中高流量面罩供氧,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可以酒精吸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利于气体交换。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甚至插管呼吸机治疗; 2、药物原则: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同时镇静、纠正心律失常; 3、病因治疗:如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3-08-01
  •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有哪些
    慢性心力衰竭的并发症如下: 1、肺部感染:如支气管、肺部炎症,与心力衰竭的发病原理有关,心衰导致肺部淤血,长期淤血、氧供不足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减弱、排菌能力下降,同时抵抗力下降,易出现肺部感染; 2、血栓、栓塞:血管内血液流动缓慢,血小板易沉积在血管壁,同时长期缺氧影响血管内皮功能,最终导致血栓形成。静脉血栓表现为肢体浮肿,动脉血栓表现为肢体缺血、疼痛。若血栓脱落随着血流运行到其他部位可出现栓塞症状,如肺动脉栓塞、脑梗、远端肢体动脉栓塞等; 3、心源性肝硬化:长期缺血、淤血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逐渐增大、纤维化、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治愈吗(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治愈吗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疾病预后较差。1948-1988年美国弗莱明翰的统计提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存活时间较短,平均男性3.2年、女性5.4年,四年平均存活率约为50%。患者心脏已受到了器质性损害,疾病无法治愈。治疗目的为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