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恬

  • 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哪些(视频)

    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哪些
    肺部感染也叫肺炎,指的是肺实质炎症。肺部感染一般按照解剖、病因和发病的环境进行分类: 1、按照解剖分类:可以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2、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细菌性肺炎,比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病毒性肺炎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 3、按照发病环境分类: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是肺部感染,病原菌常见肺炎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医院获得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主要是在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比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几率明显增加。 根据以上分类可以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
    2023-08-02
  • 慢阻肺不治疗的后果(视频)

    慢阻肺不治疗的后果
    如果慢阻肺的患者不治疗,病情进展会加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症状会进行性加重,比如开始患者仅表现为爬坡、爬楼梯的时候出现胸闷、气急,但是随着病情加重,起床、穿衣服、刷牙都会感到胸闷、气急,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如果不治疗,急性加重会反复出现,患者需要频繁入住医院,会增加经济负担。 合并症方面慢阻肺如果不治疗,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后期患者会表现为吸气吸不进去、呼气呼不出来,导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肺部的血管由于反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痉挛、重构,出现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最后形成肺源性心脏病。如果出现肺源性心脏病,预后较差,甚至危及到生命。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常见病,目前治疗并不复杂,一般患者通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药物治疗目前主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入医保,较合适,副作用较小。非药物治疗是戒烟、氧疗、肺康复锻炼,简单易行。如果诊断为慢阻肺,建议患者及早进行治疗。
    2023-07-3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视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原则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慢阻肺是慢性病,所以在漫长的病程中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者交替出现,治疗如下: 1、慢阻肺稳定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是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都是吸入制剂,主张长期使用。具体患者使用哪些药物,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评估分级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戒烟、氧疗、呼吸机通气支持、康复锻炼、外科手术等; 2、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指的是患者咳嗽、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超过日常范围,到了需要调整用药的程度,最常见的是感染诱发。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咳痰、痰增多、痰色变黄、痰量增多,治疗是以抗感染为主。在原有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基础上,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加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配合抗凝治疗、止咳化痰治疗、呼吸机辅助治疗等。
    2023-07-31
  • 慢阻肺能吃海参吗(视频)

    慢阻肺能吃海参吗
    研究表明,慢阻肺患者通过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营养状况,使免疫力提高,呼吸肌的耐力增加,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建议慢阻肺患者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慢阻肺患者建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海参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所以适宜食用。如果患者合并有哮喘,注意海参过敏的可能性,以防止海参过敏诱发哮喘加重。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发病是由于气道和肺组织对有害颗粒和气体慢性炎症反应增加,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患者长期的呼吸做功能量消耗增加,慢性炎症的分解代谢增多,而且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营养摄入减少,导致慢阻肺患者大部分都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反过来又使得慢阻肺患者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诱发感染,使慢阻肺容易急性加重。营养不良还使慢阻肺患者呼吸肌的耐力和肌力下降,是慢阻肺患者预后不佳独立的危险因素。
    2023-07-31
  • 气管镜检查疼吗(视频)

    气管镜检查疼吗
    气管镜检查通常没有疼痛,但局部麻醉常规气管镜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不适感。 气管镜检查具体操作过程和胃镜非常相似,即用5ml管径左右镜子,通过鼻腔或者口腔进入,通过声门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进行检查。在操作过程中,气管镜经过鼻腔时患者会有挤压感和胀痛感,进到声门过程中有呛咳、气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操作医生在经过声门进入气道后会立刻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不适感会明显缓解。但整个操作过程中,鼻部挤压和胀痛感、咽部异物感会始终存在。如果患者觉得不适感无法耐受,也可以选择无痛支气管镜,即在全麻和镇静状态下进行气管镜操作,则通常不存在不适感。
    2023-08-01
  • 做完气管镜后注意事项(视频)

    做完气管镜后注意事项
    气管镜检查目前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技术,做完气管镜以后需要注意局部麻醉的患者两小时,全身麻醉的患者六小时之后才能进食,以免由于咽喉部的麻醉状态引起误吸。局部麻醉患者术后需要观察30分钟,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要观察六个小时,确定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压、呼吸等状态都比较稳定,没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方可以离院。 全身麻醉的患者做完气管镜24小时之内不能开车,也不能签署重要文件。如果患者回到家中出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的症状,建议尽早来医院就诊,防止意外发生。
    2023-08-01
  • 气管镜检查什么病(视频)

    气管镜检查什么病
    气管镜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检查技术,适应症非常广泛,对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气管镜检查适合诊断、治疗以下疾病: 1、肺内有占位性病灶,考虑是肿瘤,可以通过气管镜检查明确肿块累及范围,进一步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病灶是肺部感染,尤其对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可以通过气管镜进入吸取分泌物或者进行肺泡灌洗,留取标本进行培养涂片,甚至宏基因组检测明确病原菌。肺内没有明确病灶,患者有不明原因呼吸系统症状,可以通过气管镜进行探查,比如患者有不明原因咯血,尤其持续时间在一周以上,可以通过气管镜检查明确咯血的部位、原因; 2、通过气管镜进行介入治疗,比如在气管镜下取异物,对于顽固性哮喘患者可以进行支气管热成形术,气管狭窄患者可以在气管镜下植入支架等。
    2023-08-01
  • 哪些人做支气管镜检查风险高(视频)

    哪些人做支气管镜检查风险高
    气管镜检查目前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检查技术,但是毕竟是创伤性检查,存在检查风险,尤其是以下几类患者风险较大: 1、一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梗的患者; 2、存在活动性大咯血的患者; 3、血小板计数较低的患者,正常血小板计数在100×10^9/L,如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下,不适宜做气管镜检查,以免出现大出血; 4、妊娠期间; 5、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肺动脉高压、颅内压较高的患者。 因此,如果需要进行气管镜检查,建议权衡利弊,准备好抢救措施。
    2023-08-01
  • 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视频)

    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肺部感染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得当,可以完全愈合,不留任何后遗症,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监测体温、休息和营养三个方面: 1、监测体温:因为发热是肺部感染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患者通过监测体温可以协助医生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如果体温在38.5℃以下,患者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退热,改善症状; 2、休息:充分休息可以促进机体修复,注意居室空气通风,温度和湿度适宜; 3、饮食:肺部感染患者饮食应该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排出,还需要注意肺部感染的患者要忌烟、忌酒。 以上是一般的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对于重症昏迷的肺部感染患者护理任务相对更为艰巨,要求护理人员每隔2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促进血液循环,还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
    2023-08-02
  • 肺部感染输液几天见效(视频)

    肺部感染输液几天见效
    肺部感染输液见效时间,主要取决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严重程度和合并症情况。一般常见的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在三天左右起效,在初始用药后观察三天,对患者进行病情和诊断,重新评估。如果患者体温下降,呼吸道症状有所改善,白细胞恢复正常,考虑治疗有效,不管病原学检查结果如何,仍然维持原来的抗感染治疗,直到疗程结束。症状改善非常显著,也可以改用同类型抗生素口服制剂进行序贯治疗。如果输液三天,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一度改善又再一次恶化,考虑输液治疗无效,常见的原因包括: 1、抗生素没有覆盖到患者致病菌或者覆盖后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 2、感染特殊的病原菌,比如结核、真菌、流感病毒等; 3、患者自身的因素,可能存在免疫功能缺损,比如艾滋病或者出现并发症,比如脓胸,感染病灶迁移到颅内、心内膜、肝脏等; 4、诊断有误,患者并不是肺部感染,需要医生重新对患者病情进行再次分析,必要时需做创伤性检查,明确诊断,调整治疗方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