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蓉

  •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方法(视频)

    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很重要,要以下方面入手: 1、预防感染:因为粒细胞的减少,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注意每天三餐前后要及时进行漱口,清除口腔细菌。肛周在大便完后要清洗,定期坐浴; 2、预防出血: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情况比较多,要求严格卧床休息,上厕所大便时不要用力; 3、心理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一般心情会很低落,医护人员还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溶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自身免疫性溶血是怎么回事
    自身免疫性溶血主要是自身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血细胞破坏以后出现外周血的血细胞下降,骨髓增生是以红系增生为主,可以出现其它类似于贫血的症状。同时溶血以后间接胆红素增高,可以造成黄疸,根据分型可以分为温抗体和冷抗体型,温抗体主要是以IgG和C3补体比较多;冷抗体主要是IgM增高比较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诱因可以是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会有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长此以往会相应出现脾大,溶血时间长后脾会出现中度肿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比较简单,首先要查找病因,以激素或者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预后比较好。
    2023-08-01
  • 造成营养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造成营养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营养性贫血即营养不良性贫血,在贫困地区多见,是由于造血原料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导致全血细胞减少。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具体如下: 1、摄入不足:叶酸和维生素B12是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原因。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绿叶蔬菜中,维生素B12主要存在动物性食物中,很多人有不良的营养习惯,比较挑食。婴幼儿、青少年以及妊娠期妇女的需求量增多,也会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是摄入不足导致; 2、吸收不良:叶酸和维生素B12主要在小肠吸收,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克罗恩病或寄生虫病,会引起吸收不良,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 3、其它因素:比如营养利用障碍,也可以造成营养不良性贫血。
    2023-08-01
  • 贫血严重的危害(视频)

    贫血严重的危害
    贫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长期贫血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包括个子长不高,长期缺铁也会造成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成年人贫血,长期贫血会导致各个器官脏器功能受损,比如长期贫血会出现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患者会出现疲乏无力,心脏缺血时间长会造成贫血性心脏病等。 如果青少年贫血严重,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学习精力不集中等。要查找贫血的原因,及时纠正。
    2023-08-01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紧吗(视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紧吗
    在门诊上常遇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一般是发现皮肤黏膜出血点而就诊,外周血是以血小板减低为主,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考虑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病为良性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当患者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不要恐慌,及时就诊,这种情况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通过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10岁以下的儿童,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通过很简单的治疗甚至不治疗即可痊愈。但对于成人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会复发,复发后首选激素治疗。如果出血症状比较严重,可以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比较多,通过合理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1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样治疗(视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怎样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根据预后分层治疗,可以分为较低危和较高危的情况。对于较低危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治疗,通过升高白细胞避免感染;还可以给予促红素,使患者贫血症状减轻。当患者血色素小于6g时需要输血,血小板低于20×10^9/L,要预防性输注血小板。长期输血制品会出现铁过载,导致血色病,铁沉积在心脏、肝脏、胰腺,当血清铁蛋白大于1000μg/L时要进行去铁治疗。 对于较高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如果要达到治愈目的,要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是小于60岁的年轻人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患者大于60岁,则不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50%。对于不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可以采取去甲基化治疗、小剂量化疗等低强度治疗。
    2023-08-01
  • 凝血功能障碍有什么表现(视频)

    凝血功能障碍有什么表现
    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血症状,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以血友病为主,血友病大多数在幼年时期出现,由于缺乏Ⅷ因子或者Ⅸ因子,患者可以出现深部关节肌肉血肿,严重时还可以有功能障碍。 对于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大多数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轻者可以出现皮肤小出血点,口腔可以有血疱,视物不清,眼底出血,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血便、柏油样便。针对出血症状要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情况,分析凝血因子异常的原因。
    2023-08-01
  • 总蛋白球蛋白偏低什么原因(视频)

    总蛋白球蛋白偏低什么原因
    总蛋白和球蛋白偏低多见于营养不良,患者全身状态不好,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总蛋白和球蛋白合成减少。针对营养不良引起总蛋白和球蛋白降低,可以补充相应蛋白,通过改善营养不良的状态,纠正总蛋白和白蛋白低的情况。 还有一种原因是由于恶性肿瘤消耗过多,引起总蛋白和球蛋白减低,这种情况要治疗原发病,比如癌症引起者要治疗癌症,改善蛋白合成的情况。总蛋白和球蛋白减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需要找到病因,再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