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鸣

  • 颌骨一高一低怎么办(视频)

    颌骨一高一低怎么办
    颌骨一高一低,通常于临床上称之为偏(牙合)畸形。正常人应该为对称的脸型,而偏(牙合),或者颌骨有高低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脸型、软组织,以及硬组织的检查。临床检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面型进行判断。对于偏(牙合)畸形患者,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其脸型不对称,此时切勿忽视辅助检查,患者前往医院就诊之后,需要拍摄面部的影像学图片,包括头颅的正位片,必要时需要拍摄CT,从三维方向上判断导致患者出现偏(牙合)畸形的原因,而通常比较常见的原因为两侧颌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不协调。 部分患者亦可能由于颞下颌关节发生功能紊乱导致偏(牙合)畸形,关节功能的长期紊乱可影响面部骨骼的发育,此类患者需要进行临床检查,并结合辅助检查进行确诊,诊断明确以后,可以根据诊断结果建立治疗方案。骨骼发育不对称导致偏(牙合)畸形的患者于青春期结束,颌骨发育停止以后,进行骨骼手术即可。
    2023-08-03
  • 唇腭裂修复疤痕如何处理(视频)

    唇腭裂修复疤痕如何处理
    唇腭裂患者经手术治疗以后,会遗留手术痕迹,即俗称的瘢痕。瘢痕亦为所有唇腭裂患儿的家庭成员,以及其本人较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对于唇腭裂患者而言,手术治疗完成以后,唇腭裂的裂隙即可被修复,但是术后遗留的痕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甚至患者的内心,并且可影响患者的社交,以及患者踏入工作以后的整个心理状态。 目前对于瘢痕,无任何办法可以将之消除,市面上有部分方法,或者产品声称可将瘢痕祛除均无科学依据。患者术后仅可通过手术修复、辅助用药,甚至于激光等手段对瘢痕进行整复。整复的内在含义指使瘢痕变得更细、更淡、更美观,但是无任何办法可以将手术修复以后遗留的瘢痕消除。因此,唇腭裂患儿就诊时,医生一定要与患儿的家属说明术后瘢痕无法消除的问题,使患者接受治疗前即有心理预期,同时亦需要告知患者不能相信夸大、虚假的宣传,因为唇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所遗留的瘢痕可以祛除并不真实。
    2023-08-03
  • 先天性唇腭裂怎么办(视频)

    先天性唇腭裂怎么办
    先天性唇腭裂为常见的颌面部的出生缺陷、畸形。通常情况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出生之后,即伴有嘴唇与腭部的开裂。 手术为治疗先天性唇腭裂的唯一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唇腭裂患儿需要于特定的年龄进行特定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 1、兔唇患儿,即上唇开裂的患儿,一般需要于出生后3-6个月进行手术,将裂开的嘴唇进行缝合; 2、腭裂患儿目前需要于出生后12-18个月进行手术缝合; 3、患儿长大以后,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因为患儿可出现一系列的口腔问题,包括容貌改变,以及发音、咀嚼、咬合等功能问题。 因此,唇腭裂患儿于一期手术完成之后,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均需要对部分问题进行特别的治疗,比如患儿需要进行发音训练、牙齿矫正,以及嘴唇疤痕的修复等治疗。 唇腭裂出现之后,通过以外科医生为主的多学科的序列治疗,方可能够使此疾病的治疗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023-08-03
  • 下颌门牙牙龈萎缩怎么办(视频)

    下颌门牙牙龈萎缩怎么办
    下颌门牙牙龈萎缩常见于牙周病,通常随着年龄增加,牙龈组织会逐渐发生萎缩病变,此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牙周疾病导致的牙龈萎缩,一般是牙周卫生较差,出现牙结石、牙龈发炎、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甚至牙齿松动等,此时需牙周科医生及时治疗,较为有效、初步的治疗方式是口腔洁治,即洗牙。通过超声波将下颌门牙牙龈周围的牙结石清理,将脏东西全部清理后,可以有效防止牙周炎病变进展,从而可使牙龈退缩停止,再进行牙周治疗。如果牙龈退缩已导致牙根暴露甚至牙齿松动,此时需做牙龈的再附着,使清洁牙齿周围牙龈能覆盖牙颈部。通过做牙周手术,包括牙龈移植,或牙周、牙槽骨的骨增量手术等,才能有效治疗下颌门牙的牙龈萎缩。
    2023-08-03
  • 下颌前突的表现(视频)

    下颌前突的表现
    顾名思义,下颌前突指下巴骨向前过度生长,于临床上可以较为直观地自患者本身的面型得到诊断。下颌前突患者通常表现为下巴过长、下巴过于前突,或者前伸,同时下颌前突患者往往伴有面中部凹陷,如鼻旁凹陷、瘪嘴、月亮脸、鞋拔子脸等症状。下颌前突通常均为颌骨发育不协调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临床上通过患者的脸型或主诉,可以较为直观地得到诊断。 对于下颌前突的临床表现,患者需要进行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明确的诊断结果对症治疗,比如对过于前突、发育过度的下颌骨进行颌骨截骨手术,将颌骨后退,使颌骨重置于正常的位置。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患者,不仅应进行下颌前突手术,同时需要配合上颌前移,使瘪嘴等症状得到比较明显的改善。因此,下颌前突患者需要判明自身是否伴有上颌后缩,方可得到最终的治疗。
    2023-08-03
  • 下颌角外翻怎么回事(视频)

    下颌角外翻怎么回事
    下颌角为面部轮廓上较为重要的解剖标志。从面部观察,下颌角位于双侧咬肌下缘的突出位置,并构成面部轮廓的标志点。 所谓的下颌角外翻,通常指下颌面部过宽或过方,临床上均称之为宽脸、方脸,或者国字脸。下颌角外翻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仅属于骨骼发育较佳、较宽。 对于目前社会当中流行的审美观念而言,过宽的下颌角不够美观。因此,下颌角外翻或方脸患者要求将过宽的脸进行矫正,通常能够接受到的治疗,即将发育过度的下颌角进行切除。 切除的方法为于影像学的基础上,对颌骨进行设计,将外翻、过方、过于强壮的下颌角进行切除,使得下颌角轮廓的形态变成柔和、顺滑的曲线,即将国字脸变为圆脸,或者鹅蛋脸,甚至于尖脸。为目前轮廓整形方面较为常用的术式。
    2023-08-03
  • 颌骨错位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颌骨错位的原因有哪些
    颌骨错位主要由于颌骨的位置发生改变导致。临床医学认为导致颌骨错位的两大原因如下: 1、颌骨发育畸形:包括左右颌骨不对称的畸形,以及颌骨发育过度或发育不足导致的畸形。对于此类颌骨发育畸形导致的下颌骨错位,患者通常需要于青春期结束,待颌骨发育停止以后,通过骨骼手术的干预,将不对称、发育过度,或者发育不足的颌骨进行位置的重置,以重建颌骨的面部位置关系; 2、颌骨本身的功能发生改变:临床上较常见的原因为双侧颞颌关节发生功能紊乱,通常患者的表现为下颌骨咬合功能,或者张口功能受到较大影响,部分患者可表现出张口受限,并且其耳朵前侧的关节于张口时,可出现弹响、杂音等症状。此类下颌骨错位患者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判断颞颌关节功能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功能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或者非手术的物理治疗。只有对症下药,判明原因,才能够使颌骨错位得到明确的诊断。
    2023-08-03
  • 下颌骨错位怎么办(视频)

    下颌骨错位怎么办
    从临床医学上讲,下颌骨错位可能指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发生错误改变。自字面上理解,下颌骨错位可能指下颌骨未处于正常位置上。对于下颌骨错位,首先要明确其原因,再进行治疗。通常可导致下颌骨位置异常的原因如下: 1、下颌骨发育不对称:比如下颌发育过长,或者一侧下颌骨发育过度可导致面部歪斜。因下颌骨发育畸形导致下颌错位的患者,需要进行颌骨矫形手术,方可使错位的下颌骨回纳至正常位置,达到治疗的目标; 2、颞下颌关节为下颌骨上较为特殊的结构,如果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或者结构发生改变,则可能导致面部骨骼错位。 通常此类患者的表现为下颌骨的运动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患者张口咀嚼、进食的时候,可能会伴有下颌骨不稳定的现象。 此类患者需要通过临床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对其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对症下药,使关节的功能得到改善后,方可将错位的下颌骨回纳至正常位置。
    2023-08-03
  • 颞颌骨错位能复位吗(视频)

    颞颌骨错位能复位吗
    颞颌关节错位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患者通常可以表现出关节疼痛,关节有杂音、弹响,或者张口受限等症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正规检查,以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当正规的检查结束之后,方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自解剖生理学而言,关节盘为颞颌关节中具有较为重要的结构,而关节盘类似与鞋子中的鞋垫,鞋垫的位置移位,则穿鞋的脚可感到不适。颞颌关节盘移位亦可导致相同的症状,患者的颞颌关节可出现弹响。 关节盘移位后是否能够自行复位,需要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方可确定。自临床医学而言,颞颌关节盘移位,包括可复性颞颌关节盘移位与不可复性颞颌关节盘移位,从其名称上即可以得出结论,部分颞颌关节盘移位可以自行恢复,而亦有部分颞颌关节盘移位可能根本无法自行复位。不可复性颞颌关节盘前移患者仅可进行手术修复,将移位的颞颌关节盘通过手术恢复至正常位置。
    2023-08-03
  • 下颌关节半脱位表现(视频)

    下颌关节半脱位表现
    临床上将下颌关节称为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为标准的医学术语。面部唯一可动的关节为颞颌关节,而颞颌关节承担较多的生理活动,包括语言、进食、咀嚼、面部表情。颞颌关节的功能较为强大,而且为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关节。颞颌关节半脱位指关节自关节窝脱离,患者通常的临床表现为嘴巴张开,且无法闭合。颞颌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肉眼观察即可发现,即患者的嘴巴无法闭合。因为颞颌关节半脱位由于颞颌关节自关节窝内脱落导致,所以患者需要通过手法复位,将脱出的颞颌关节回纳至正常的关节窝内部,同时配合短期的固定治疗,方能够达到治疗的目标。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