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旭

  • 面部痉挛能治愈吗(视频)

    面部痉挛能治愈吗
    面部痉挛根本原因是面神经在脑干发出的部位受到血管压迫,通常是小脑下后动脉及其分支或椎动脉压迫面神经,使面神经出现脱髓鞘反应,继而引发口角、眼角的阵发性抽搐。面部痉挛早期不需要手术治疗,多通过指导患者调整好心态,同时口服抗焦虑的药物,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或口服促进面部肌肉松弛的药物,少数患者可以治愈。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遗症(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遗症
    面肌痉挛手术后遗症比较常见的有: 1、面瘫:多由手术过程中损伤面神经而造成面瘫,发生率极低; 2、耳聋、耳鸣:内庭动脉紧邻面神经,做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时,若内庭动脉发生血管痉挛,使听神经供血发生障碍,术后可能出现耳聋或耳鸣,其发生率为5%; 3、颅内感染:若患者抵抗力比较差或手术时间较长,较易出现颅内感染; 4、手术无效:若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较粗大或发生硬化,即使垫上垫棉仍会继续压迫神经,面肌痉挛不能缓解。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头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头疼是怎么回事
    面肌痉挛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甚至呕吐不止,多由术中释放脑脊液,致使颅内压力降低,从而引起头疼;或因术中内庭动脉受累或在手术剥离动脉的过程中引起内庭动脉移位,累及内庭神经、听神经,也会造成术后眩晕、呕吐。压迫血管越粗,分离越困难,术后眩晕、呕吐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复发的原因(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复发的原因
    面肌痉挛手术有一定的复发率,总体有效率约为80%-90%,个别医院的手术有效率可以达到95%,患者进行面肌痉挛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包括: 1、压迫面神经的血管较粗大,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生动脉硬化,引起面神经再次受压,造成术后复发; 2、手术时垫棉放置太多,术后形成肉芽肿,压迫面神经,使面肌痉挛复发; 3、垫棉与血管发生移位,再次压迫面神经,使面肌痉挛复发。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症状(视频)

    三叉神经痛症状
    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病史及症状描述进行诊断,磁共振、CT只作为辅助诊断,排除肿瘤等疾病。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受到外界刺激后,如凉水洗脸、咀嚼、进食冷食物,突然出现电击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疼痛触发部位被称为扳机点。疼痛发作时不能触摸、洗脸,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疼痛缓解后如常人,每日发作次数不等。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视频)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射频治疗:通过毁损部分三叉神经,使患者面部感觉下降,疼痛减轻,但面部麻木也影响患者生活; 2、伽玛刀放射治疗:原理是用伽马射线照射三叉神经半月结,使三叉神经感觉下降,患者面部麻木,疼痛减轻。适用于75岁以上不适合手术的老年人; 3、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血管或蛛网膜对三叉神经的压迫,并用垫棉隔离,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吃什么药(视频)

    三叉神经痛吃什么药
    三叉神经痛的初发患者,首选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可口服卡马西平,每日1片或每次1片,1天2次,随病情加重,可逐渐加量至每日3-5片,最多每日8-10片。但卡马西平对肝脏有损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部分患者对卡马西平十分敏感,会出现头昏、乏力或全身皮疹等副作用。对卡马西平不能耐受的患者,建议口服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较少,疗效稍差。
    2023-07-30
  • 舌咽神经痛怎么治(视频)

    舌咽神经痛怎么治
    舌咽神经在脑干发出部位受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压迫,引起患者咽部、外耳道或耳根部的剧烈疼痛,称为舌咽神经痛。临床建议早期舌咽神经痛患者首选卡马西平治疗,服用药物治疗1-2年,待病情好转后可停止治疗;若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有自愈的可能,药物治疗无效时才选择手术治疗。
    2023-08-02
  •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视频)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种: 1、在耳后做4cm长切口,打开颅骨,沿小脑与脑干之间找到舌咽神经,仔细分离压迫舌咽神经的责任血管,多为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在血管和舌咽神经之间垫一块垫棉,此种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2、舌咽神经切断术,将舌咽神经切断后,短期内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呛咳,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2-3个月至半年之内插胃管进食,并发症相对较重。
    2023-08-02
  •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
    面肌痉挛通常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具体方法是在耳后乳突根部做一个直切口或者小的弧形切口,切口长3-4cm。从切口进入,在颅骨上开1分硬币大小的骨窗,打开硬膜,经小脑与脑干之间的间隙向内,找到面神经以及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并将其分离,随后在面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垫一块垫棉,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