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毅英

  • 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视频)

    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
    室上性心动过速为小儿最常见的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指心脏异位激动,起源在希氏束以上,临床特点为婴儿常出现突然的烦躁不安、哭闹、面色苍白,时间长了以后还会出现皮肤湿冷、呼吸加快、干咳、恶心等情况,较大儿童会主诉心跳剧烈,有时伴有头晕、胸闷、心前区不适。 一般情况下,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时患者心跳为160-300次/分,常持续几秒钟、几分钟或一天,甚至更长时间,但患者会突然恢复正常,同时心跳非常整齐,常见原因为婴儿房室折返、房室结折返等。另外,部分孩子进行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或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也会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综上,家长发现孩子心跳加快且伴有临床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心电图检查后使用相应药物进行紧急处理。
    2023-08-01
  • 2岁小孩房间隔缺损4mm怎么治(视频)

    2岁小孩房间隔缺损4mm怎么治
    2岁小孩存在4mm房间隔缺损,建议暂时不进行手术,在专科门诊随访即可。因为小型房间隔缺损在2岁以前可以自行关闭,部分孩子会延迟到5岁关闭,且4mm的房间隔缺损对人体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由于心房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个别年龄较大的患儿或成人会出现头痛、头晕、微小血栓、脑中风等表现,这是因为右心系统的微血栓没有经过肺泡过滤而直接进入左心系统,因此血栓会到达全身各个脏器,当血栓进入颅脑时,就会引起微小的脑血栓,此时患者需要采取相应治疗,如介入封堵等。
    2023-08-02
  • 2mm动脉导管未闭治愈率(视频)

    2mm动脉导管未闭治愈率
    2mm的动脉导管未闭不严重,但出生1年以后仍存在2mm动脉导管未闭时,需要通过心内科的心导管介入封堵或手术进行治疗,治愈率在99%以上,一般均可痊愈。动脉导管未闭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以上。 动脉导管位于左右肺动脉与结合主动脉弓降部之间,胎儿时期为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胎儿出生以后,氧气进入肺,血液中氧浓度增高,因此会使导管内平滑肌收缩,从而造成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一般情况下,50%以上的动脉导管未闭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关闭,80%的患儿在3个月内达到解剖上的关闭,1岁以后几乎所有患儿解剖上会完全闭合,如果此时动脉导管未闭继续存在,则需要进行处理,目前动脉导管未闭大于1mm时应考虑给予处理。
    2023-08-02
  • 孩子发烧心跳快正常吗(视频)

    孩子发烧心跳快正常吗
    孩子发烧时心跳快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体温每升高1℃,心跳会增加15次/分,但如果心跳增加与体温升高不呈比例时,应考虑其它病理性问题,主要如下: 1、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患者心率会达到180-200次/分,甚至更快; 2、患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患儿除心跳快和发烧外,还会出现全身表现,如精神萎靡、脸色苍白、食欲低下,或本来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安静等,此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最终危及孩子生命。
    2023-08-02
  • 心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心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肌病指心肌解剖和功能异常,需要排除由于冠状动脉异常、高血压、心肌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解剖或功能异常。心肌病为一大类疾病,临床上常将其分原发性心肌病和继发性心肌病,主要如下: 1、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左心致密化不全、致心律失常的右心室心肌病、右室发育不良型心疾病等,其中扩张型心肌病最多见; 2、继发性心肌病:包括由心肌炎迁延而来的炎症性心肌病或免疫性心肌病、由代谢性异常或神经肌肉性疾病引起的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内分泌疾病所致的心肌病以及应用药物后引起的心肌病。
    2023-07-31
  • 心肌病怎么护理(视频)

    心肌病怎么护理
    心肌病属于慢性疾病,正确护理对于改善心肌病预后非常重要,不同病情患者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区别,主要如下: 1、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吸氧; 2、烦躁的患者应适当使用镇静药; 3、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但未发展为心衰的患者,应该限制活动; 4、心肌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活动量,避免参加竞技性运动,以防止猝死; 5、建议患者进食低盐、易消化饮食,多摄入蔬菜和水果,防止暴饮暴食。
    2023-07-31
  • 心肌病能治愈吗(视频)

    心肌病能治愈吗
    心肌病的治疗为当今医学界的难题,也是21世纪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部分心肌病可以治愈,与原发性心肌病相比,继发性心肌病治愈率更高。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由于这类疾病病因不明、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生存率为目的,治疗方法也会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病情、病程以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调整。 积极预防病毒性心肌炎,避免最终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也是临床医生的重要工作。原发性心肌病中的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预后极差,但近年来超声心动图能早期诊断,加之及时使用药物治疗,患者的预后已经完全改观,约70%的患者能够治愈。继发性心肌病病因明确,通过病因治疗即可改善患者心脏病变,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2023-07-31
  • 感染性心包炎分类有哪些(视频)

    感染性心包炎分类有哪些
    感染性心包炎的病因包括病毒性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立克次体感染以及螺旋体感染,其中常见的为病毒和细菌感染,主要如下: 1、病毒感染:由呼吸道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心包炎症状,如胸痛、胸闷以及心包积液等。一般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后,积液会自行吸收,但心包积液较多时会出现心包填塞,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引发危险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处理; 2、细菌感染和结核感染:细菌感染常引起化脓性心包炎,结核感染常引起结核性心包炎,此时需要前往医院就诊,同时给予敏感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如果患者经过急性期药物治疗转入慢性期,则需要开胸进行心包剥离治疗。
    2023-07-31
  • 小儿室间隔缺损5mm严重吗(视频)

    小儿室间隔缺损5mm严重吗
    室间隔缺损5mm的严重程度应结合孩子年龄、体重来判断。室间隔缺损为儿童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主要指左心室与右心室室间隔上存在异常孔洞,在我国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占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30%-50%。 婴儿出现5mm室间隔缺损时常表现为气急、反复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以及生长发育落后。较大儿童5mm室间隔缺损几乎没有临床表现,只有在医院检查时会发现胸骨左缘三到第四肋间存在3-4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和第心二音增强,但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同龄儿几乎没有差别。不论年龄大小,5mm的室间隔缺损都需要手术治疗。
    2023-07-31
  • 室间隔缺损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室间隔缺损并发症有哪些
    室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包括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并非每个室缺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越小的缺损对机体的影响也越小,因此患者可能不出现临床并发症。当室间隔缺损为中、大型时,常由于左右心肺血的异常改变而出现临床并发症,具体如下: 1、肺炎:肺炎好发于婴儿,冬春季多见,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存在固定的湿啰音,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衰竭,X线可观察到患者两肺纹理增浓以及斑片影; 2、充血性心力衰竭:婴儿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表现为喂养困难、出汗较多、消瘦、生长发育落后等,体检时会发现患者肝大,同时伴有心跳、呼吸加快; 3、肺水肿:肺水肿为更严重的并发症,除咳嗽、呼吸困难外,还可听到双肺哮鸣音,患者脸色苍白、口唇青紫,并伴有呼吸困难,可闻及两肺细湿啰音; 4、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类患者常表现为发热、疲倦、体重减轻、贫血、肝脾肿大、栓塞以及特殊皮疹等,常合并心力衰竭。 儿童合并上述并发症时常危及生命,建议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