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涛

  •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方法(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是现在较常见的发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但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的原因及诱因尚未明确,所以没有具体的措施可以预防间质瘤的发生。临床上可通过查体早期发现间质瘤,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接受胃肠镜检查。胃肠镜完全正常时,可以3年左右进行胃肠镜复查。看到胃或肠道中有黏膜隆起时,需进行深入检查,包括内镜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肠道间质瘤。 胃镜加上内镜超声可对肿瘤大小以及侵犯胃壁的层次、深度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和测量。根据不同情况,医生可制定不同治疗策略,如体积小且无高危因素的间质瘤,可以定期观察;较大的间质瘤则需进行相应的干预。早期的间质瘤经过胃肠镜进行黏膜切除或黏膜更深层局部切除即可治愈,无需开刀或进行腹腔镜手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大多数胃肠道间质瘤病例都具有C-KIT或者PDGFRα基因突变的情况,这两类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异常增生。但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确。诱发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因可能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系,但是关联性比较弱。1、生活习惯: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比方说一日三餐不规律、熬夜、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等,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的几率;2、饮食习惯:经常吃一些腌制的,或者是热烫、熏烤的食物,如吃的特别咸、特别烫等,这些都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3、环境因素:处于化学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空气被污染,甚至空气中还会有致癌的成分存在;4、遗传因素:如果说家族当中有患过胃肠道间质瘤的成员,就会增加胃肠道间质瘤的遗传易感性。近90%的胃肠道间质瘤都是因为两种基因突变导致的,一个是C-KIT基因,一个是PDGFRα基因。这两个基因突变之后生成的异常蛋白不依赖配体即可生成二聚体,导致酪氨酸激酶自磷酸化持续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造成细胞失控性增生,最终形成了间质瘤。
    2023-08-02
  •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能治好吗(视频)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能治好吗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治愈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但是通过服用靶向药可以让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一般指的是复发转移胃肠道间质瘤,还有部分初始肿瘤比较大,不可切除或者潜在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中危和高危的胃肠道间质瘤有转移复发的可能,危险度越高,越容易转移、复发。随着肿瘤的不断耐药以及复发,患者的身体状况一般也会越来越差。所以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治愈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这部分患者需要服用靶向药物治疗,包括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瑞派替尼等。从目前的治疗效果来看,这些靶向药的效果相对较好,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已经从一年半提高到了5年以上,甚至20%的患者可以生存超过10年,处于带瘤生存的状态。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因素
    胃肠道间质瘤的危险因素,指的是导致胃肠道间质瘤危险或者是变严重的因素。肿瘤的发生常常是内因、外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如长期吸烟,一天一包烟,20-30年可能会导致肺癌的发生,乙肝病毒的感染容易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外部危险因素尚不是完全明确,饮食、环境和遗传因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联性都比较弱。但是也有例外情况的发生。一是”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但是罹患”家族性胃肠道间质瘤“的概率非常低;二是某些遗传性疾病,比如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可能会增加患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风险。胃肠道间质瘤的内因即内部危险因素,就是基因突变,几乎90%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都存在C-KIT和PDGFRα基因突变,这两类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但是非常遗憾,胃肠道间质瘤没有自己明确的肿瘤标志物,所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监测或者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是不现实的。所以胃肠道间质瘤的预防工作,比较难以进行相应的开展。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风险如何评估(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风险如何评估
    在手术切除以后,一般根据胃肠道间质瘤的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和肿瘤原发部位,来评估胃肠道间质瘤的复发风险。复发风险度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如果肿瘤<5cm,核分裂象计数≤5的胃肠道间质瘤,属于极低危或者低危,复发风险很低,不推荐在术后进行靶向药的辅助治疗。对于>5cm的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属于中危或者高危,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如果肿瘤发生了破裂,只要有破裂的情况发生,无论肿瘤多大、核分裂象计数是多少,都属于高危复发风险较高。中危和高危复发风险度的患者,推荐手术以后进行靶向药的辅助治疗。评估复发风险对于后续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其实只需要手术就可以治愈,还有一些患者具有潜在复发风险,评估复发风险能让患者不至于错过辅助治疗的最佳时机。评估复发风险属于医学专业问题,请遵医嘱,千万不能自行评估导致贻误病情。
    2023-08-02
  • 胃疼大便绿色是怎么回事(视频)

    胃疼大便绿色是怎么回事
    胃部疼痛且大便呈绿色,需要患者引起重视。应对胃疼时间、严重程度有详细了解。大便呈绿色时,患者首先应注意近期饮食上是否摄入特殊食材,如菠菜,食用后大便会出现黑绿色;进食血豆腐或火龙果后,大便可出现红色。绿色大便多提示急性胃肠炎的发生,人体肠道的蠕动加快,部分肠液或胆汁没有经过小肠、大肠的吸收直接排出,所以粪便呈绿色。 总而言之,绿色大便首先可能为急性胃肠炎。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深入检查,包括询问详细病史、是否进食特殊食物、是否存在诱因或进食不干净饮食、近期有无饮酒等,需要进行细致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3-07-31
  • 胃体花斑怎么回事(视频)

    胃体花斑怎么回事
    胃体花斑是消化内镜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时,观察到的镜下表现,具体病变情况需进行深入检查。胃体花斑最常见于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有时甚至需要消化内镜的医生在病变表面或黏膜上,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花斑是否为发生病变或急性炎症所致。当病理诊断为急性炎症或糜烂出血时患者需注意饮食,应进食易消化食物。 胃急性炎症或胃病变和人体精神因素息息相关,通常说胃病是精神类疾病,人们的情绪紧张、情绪焦躁都会造成胃黏膜的改变,所以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才能够让胃部更健康。
    2023-07-31
  • 胃难受一个月怎么回事(视频)

    胃难受一个月怎么回事
    胃难受1个月时首先要明确胃难受的症状体征。胃疼、胃不舒服多指人体剑突部位或心口部位出现烧心、反酸、隐痛不适等情况,多为胃自身炎症、溃疡或其它情况所致,不排除为其它脏器问题,如胆囊炎、胰腺炎,甚至十二指肠溃疡等都会引起上腹部疼痛不适。因此,胃疼不一定是胃自身问题。 患者胃疼1个月且饮食调整后仍不见好转,可以先在消化内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如仍然未见好转,则需进行深入检查,甚至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排除胃自身器质性病变或通过超声以及CT检查排除胆囊、胰腺等其它脏器问题。综上,胃疼并非100%来自胃部,也可能来自其它脏器,需引起患者重视和关注。
    2023-07-31
  • 胃泌素瘤如何治疗(视频)

    胃泌素瘤如何治疗
    胃泌素瘤是胃肠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胃泌素瘤于胰腺中生长,同时大量分泌胃泌素,间接引起机体胃酸大量分泌,从而造成胃、食道或肠道的多发性溃疡。患者在治疗上首先要明确病因,同时寻找位于胰腺或其它部位的胃泌素瘤。如果肿瘤可以完整切除,那么患者胃部不适症状或胃溃疡随之好转或消失。 胃泌素瘤可以多发且部位非常隐秘,所以对单发、多发的肿瘤部位锁定需依靠常规影像基础,包括核素和同位素技术进行相应病灶的确诊。此外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应用,对胃肠道溃疡有保守治疗作用。如果胃泌素瘤发生了癌变或远处转移,需进行综合性化疗及全身综合治疗。
    2023-08-02
  •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如何(视频)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如何
    胃肠道间质瘤是发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特殊肿瘤,总体预后、发展、恶性程度都好于胃肠道癌症。胃肠道间质瘤需据其分期早晚,即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综合分析,即使非常小的胃肠道间质瘤也会出现复发转移,甚至广泛转移的情况。随着肿瘤的增大以及高危因素的增多,复发转移的风险也会增大,所以早中期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定期复查。 部分高危因素一定要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进行靶向药物治疗。患者治疗结束后一定要长期坚持随访,即使5年以后也要每年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复发转移的间质瘤甚至需长期或终身服药。药物量及调整也需要和医生沟通、随访。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