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山

  • 消化道出血并发症(视频)

    消化道出血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贫血:因失血后血液丢失造成血红蛋白下降出现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表现; 2、失血性休克:出现大出血时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患者可以出现严重循环衰竭状况,要随时准备抗休克治疗; 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发病较为突然,出血量较大时呕血、呛咳,神志不清时易导致窒息,属于严重并发症,必须立即抢救治疗; 4、继发并发症,如果患者之前存在肝硬化或急性胰腺炎病史,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等从而增大治疗难度。此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积极采用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抗生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它治疗措施;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或心脑血管病,还有可能发生心梗、脑梗等严重并发症。
    2023-08-01
  • 喝酒消化道出血严重吗(视频)

    喝酒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饮酒引起消化道出血存在多种情况,分为重症和轻症,与出血量存在直接关系。饮酒会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这两种情况都会引起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出血量一般较少,但即使为轻度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不控制出血,也有可能造成长期慢性失血,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以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消化性溃疡出血量大,病情相对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冷汗、全身乏力等休克症状。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迅速导致患者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需尽早输血补充血容量、禁食、使用抑酸药物和抑制胃肠血流药物治疗,以度过危险期。 总之,消化道出血需积极治疗,无论出血量大小。饮酒是一种不良习惯,如果饮酒引起消化道出血,一方面需积极治疗可控制出血,另一方面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戒酒。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怎么治愈(视频)

    消化道出血怎么治愈
    消化道出血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卧床休息,记录血压、呼吸、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患者呛咳引起窒息等,需要及时补液; 2、补充血容量,患者出血量较大时需输血以纠正失血性贫血及休克。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补充血容量略少,以减少因输血而增加门静脉高压导致再出血的可能性; 3、药物治疗,口服止血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加入冰盐水分次口服。抑制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 4、内镜下止血措施,内镜下止血措施对弥漫性出血病变作用较小。对局灶出血病灶可以进行止血,如激光止血、电凝止血,喷洒肾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等。对憩室所致出血不宜采用激光、电凝等止血方法,易导致肠穿孔; 5、内科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必要时还需手术治疗,切除或缝合出血部位及介入治疗栓堵出血部位的供血血管。
    2023-08-01
  • 什么是结缔组织性肠炎(视频)

    什么是结缔组织性肠炎
    结缔组织性疾病累及肠道称为结缔组织性肠炎,主要包括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硬皮病最为突出。患者临床可存在腹部不适、腹胀、食后肠鸣、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间断性腹泻、便秘交替等肠道功能失调表现。治疗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硬皮病患者大部分存在小肠受累伴吸收功能不良综合征以及脂肪泻,因肠腔扩张淤滞导致菌群大量繁殖,分解胆盐使结合胆盐减少,从而影响微胶粒形成和脂肪吸收,患者需要应用抗生素抑制腹腔内细菌繁殖; 2、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硫唑嘌呤为主,对肠穿孔等并发症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的松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无明显胃肠出血者可加用抗凝剂,肠道大出血或穿孔者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急性胃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视频)

    急性胃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急性胃炎恢复期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给予易消化、清淡、少渣流食,利于胃休息和损伤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患者尽可能多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以糖盐水为主,白开水中加入少量糖和盐而成。避免饮用含糖过多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患者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3、止痛,常用止痛药物即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以止痛,但存在胃出血者不适宜; 4、伴腹泻发热者可适当应用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脱水明显时应及时送医院给予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可以恢复; 预防为主,节制饮酒,避免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损伤胃黏膜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需及时治疗,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2023-08-01
  • 急性胃炎需要输液吗(视频)

    急性胃炎需要输液吗
    急性胃炎是否输液需依据患者病情轻重决定。轻症可不用输液,重症需输液治疗。 急性胃炎一般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洁或饮食不卫生而造成急性胃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上腹痛、恶心、呕吐。另外严重还存在腹泻、发热等症状。一般急性胃炎症状如果较轻,无脱水症状情况下无需输液,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给予清淡饮食,必要时禁食,多饮水即可。 若腹泻较重时可饮糖盐水,给予简单药物治疗即可,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给予必要抗生素口服,症状会逐渐缓解。 若患者恶心、呕吐较为严重,不能进食以及饮水,且出现高热、脱水等症状时需考虑输液治疗,可选用平衡盐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补充水分,同时注意补钾。对于存在酸中毒患者可注射5%碳酸氢钠给予纠正,主要目的是补充水分及纠正电解质紊乱,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经过治疗后,一般会在数日内恢复。
    2023-08-01
  • 十二指肠淤积症怎么治疗(视频)

    十二指肠淤积症怎么治疗
    临床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十二指肠淤滞患者无需过多治疗,如果急性发作可以通过静脉给予药物支持治疗。同时建议患有十二指肠淤积症的患者平时要做到少食多餐,建议在餐后采取膝胸位半小时,平时多注意进行身体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游离十二指肠韧带; 2、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3、十二指肠复位术。 十二指肠淤积症指各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阻塞导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食糜壅积而产生临床综合征,主要为上腹胀痛,多在患者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发生。
    2023-08-01
  • 十二指肠球部结节样增生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结节样增生是怎么形成的
    十二指肠球部结节样增生称布伦纳腺错构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也可累及降部。病因不明,目前多认为是十二指肠炎症导致,部分人认为布氏腺增生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所致。发病年龄自婴幼儿至老年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病程长短不一,数月至数十年。主要症状包括柏油样便、溃疡病样症状,上腹痛、腹胀、胃肠功能紊乱、体重减轻、烦闷等。它可以成为单发和多发腺瘤样增生。组织学颇似错构瘤,很少存在恶性变,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1、弥漫性结节状增生型; 2、界限清楚的结节状增生型; 3、单发腺瘤样增生型。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十二指肠内镜检查以及活检病理可明确良恶性。本病一般无需治疗,如存在息肉样或弥漫性小结节可进行内镜或手术治疗。
    2023-08-02
  •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怎么治疗(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怎么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病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布伦纳腺错构瘤,这种情况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2、息肉,一般十二指肠部位息肉很少癌变,如果息肉较大或生长速度较快,可以考虑胃镜下息肉切除,较小息肉随访即可; 3、黏膜下肌层病变可行超声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一般以十二指肠间质瘤和平滑肌瘤多见,较小病变可以随访,病变较大超过2cm以上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4、十二指肠外病变压迫十二指肠导致的隆起需进行腹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恶性情况一般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如果失去手术机会可以对症处理,若引起消化道梗阻症状时可通过置入支架治疗。
    2023-08-02
  •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的表现(视频)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的表现
    在胃镜下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为三期,活动期A期、愈合期H期、瘢痕期S期。根据每一期的严重程度又分为Ⅰ期和Ⅱ期,A2期属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Ⅱ期,在胃镜下一般可以看到十二指肠球部存在溃疡形态,附有薄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此类患者一般都会存在腹痛、腹胀症状,一般存在饮食不规律或熬夜状况。 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较高,建议患者存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时行幽门螺杆菌检查。若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进行规范根治,一般是三联或四联用药,2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加快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减少球部溃疡复发。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