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生

  • 地中海贫血血常规特点(视频)

    地中海贫血血常规特点
    地中海贫血的血常规特点为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小细胞说明红细胞体积小,低色素说明红细胞色素较低,与贫血的发生机制有关。由于血红蛋白组成红细胞,因此血红蛋白结构发生改变后,可以造成细胞体积减小,以及细胞的色素降低。 还有一种发病率更高的贫血,即缺铁性贫血,也表现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此地中海贫血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尤其在南方地中海贫血发生率高的地区,如两广、福建、海南,一定要与缺铁性贫血进行鉴别。
    2023-08-01
  •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巨幼细胞性贫血指红细胞的体积较大,而且未成熟,因而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由于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而导致。叶酸或维生素B12为合成DNA的原料,如果缺乏会造成DNA合成障碍,进一步影响染色体形成、细胞分裂,导致体积较大且未成熟的红细胞形成。人体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摄入不足:如过度烹调会造成食物中的叶酸、维生素B12丧失。此外,叶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性的绿叶中,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来源的食物中,若患者偏食,不进食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会造成其缺乏,但现在营养较均衡,此类情况较少见; 2、吸收障碍:人体血液内存在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的因素,如血液内存在内因子抗体。由于维生素B12的吸收必须有内因子的参与,因此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后,内因子不能与维生素B12结合,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导致维生素B12缺乏,从而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2023-08-01
  • 怎么判断是哪种贫血(视频)

    怎么判断是哪种贫血
    贫血的原因很多,按照病因分类,分为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失血。贫血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存在的贫血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选择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提供较多信息。若提示小细胞性贫血时,需考虑是否为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性贫血。提示为大细胞性贫血时,需考虑是否是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提示网织红细胞升高,需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因此可根据上述指标提供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检查。可进行铁、叶酸、维生素B12,以及与溶血相关的检查,了解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抗体,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检查判明贫血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意思(视频)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意思
    溶血是指红细胞被破坏导致的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引起的一系列贫血症状。主要原因分为先天和后天因素,具体如下: 1、先天因素:由于红细胞先天的异常,如红细胞膜的异常,或者红细胞膜上蛋白的异常,造成红细胞膜的缺陷,导致红细胞容易被破坏; 2、后天因素:红细胞表面存在抗原,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通过吞噬细胞将红细胞破坏,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023-08-01
  •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铁元素是制造红细胞的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缺铁性贫血,顾名思义为铁元素缺乏导致的贫血。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缺铁性贫血,包括铁元素需要量增加,而补充不足;慢性失血导致的慢性失铁,具体如下: 1、慢性失血:如女性月经、消化道慢性失血。肠道肿瘤,当肿瘤破溃后可以造成慢性潜血,此时必须查大便潜血,才能发现慢性失血。还有一种较隐秘的情况,如食管裂孔疝,食管从胸腔穿到腹腔,需经过膈肌上的横膈膜,膈肌上的裂孔称为食管裂孔,若食管裂孔直径超过正常范围,胃会上移到胸腔内,造成食管裂孔疝,导致少量失血; 2、补充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长身体时对铁元素的需要量增加,或怀孕的妇女对铁元素的需要量增加。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铁元素,会造成铁元素的相对不足,也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2023-08-01
  • 血清铁蛋白高说明什么(视频)

    血清铁蛋白高说明什么
    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内铁储存的场所,且血清铁蛋白主要在巨噬细胞内储存,因此血清铁蛋白升高代表巨噬细胞增多、活化,具体原因如下: 1、机体有感染、炎症、肿瘤,此时血清铁蛋白会增多。反之,当血清铁蛋白增多时,应考虑感染、炎症和肿瘤的可能; 2、铁代谢障碍会导致血清铁蛋白增多,如铁沉积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铁代谢障碍,造成铁沉积在身体内无法排出,导致铁蛋白增多; 3、连续输血可把铁引入体内并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造成铁蛋白增多。
    2023-08-01
  • 什么叫副乳(视频)

    什么叫副乳
    副乳是指人体除了正常一对乳房之外出现多余乳房的疾病,一般在腋前或者腋下,也有发生在胸部正常乳房上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副乳形成原因是人类在胚胎时期,从腋窝到腹股沟两条线上长有6到8对乳腺始基,出生前除胸前一对继续保留以外,其余退化。若发育异常,乳腺始基未能完全退化,引起形成多个乳房,又称多乳房症。副乳表现为有乳腺组织但无乳头、既有乳腺组织发育又有乳头、无乳腺组织但有乳头等现象。
    2023-08-02
  • 副乳腺癌的治疗(视频)

    副乳腺癌的治疗
    副乳腺癌的治疗秉承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原则,与常规乳腺癌治疗原则基本相同。但副乳腺癌具有其特殊性,多数副乳腺肿瘤位于腋下或者腹股沟处,而这些区域具有非常丰富的淋巴组织,癌细胞扩散以及转移可能会更早出现,因此副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极其重要。对于副乳腺肿瘤,无论其良恶性,均应尽早诊断,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辅以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2023-08-02
  •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音频)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王文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怎么来看治愈这件事,举两个例子,比如最常见的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叫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是因为红细胞表面的膜发生缺陷,红细胞都涨成球形,它在通过脾脏的时候就发生了破坏,导致的溶血,我们也叫血管外溶血,是在脾脏破坏的,我们都叫血管外溶血。这种情况因为红细胞膜的异常是由遗传因素所控制的,所以是没法改变的,对于这种病人,我们没法改变他红细胞的缺陷。但是红细胞在经过脾脏的时候被破坏,这件事我们可以干预,怎么干预呢?就把脾脏给切了,但实际上红细胞还是那样,但是脾脏没有了,这些红细胞虽然结构、形态不太正常,但是也能够保留下来,能够继续行使它的功能,这算不算治愈呢?我叫它长期缓解可能更合适一点,因为红细胞还是那样,只不过我们把破坏场所给拿掉了。还有最常见的一种叫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这种溶血性贫血的机制是红细胞表面存在有抗体,抗体的另一端又可以跟吞噬细胞来结合,有抗体作为媒介,吞噬细胞就可以把红细胞给吞噬,它的溶血是这个机制所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把抗体减少,可以通过药物抑制抗体和红细胞来结合,也可以通过药物来抑制吞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当然可能有些人知道这药是什么,就是一些免疫抑制剂,当然这里头最常用的是用糖皮质激素,也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用激素的过程中,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病人可以有效,但是在减激素的过程中一半左右的病人都要复发的。如果遇到这种复发的病人,我们可能就选择二线治疗,比如还是把脾切了,虽然红细胞上面有抗体,但是把脾切了以后,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给拿掉了,也起到缓解的作用,大概这种缓解的几率能够达到70%左右。还有一部分人就是切了脾,还不能缓解,又出现红细胞的破坏,所以实际上治愈这个概念,对于溶血性贫血来说是不太好讲的,我更愿意用缓解来描述,长期缓解能算治愈吗?如果大家认为长期缓解可以算治愈,它也可以算治愈。但是有一部分人在长期观察的过程中是要复发的,当然复发后我们再选择其它的办法,还能让一些病人缓解。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这些方法越来越多,对于难治复发的溶血性贫血来讲,这些患者应该是越来越少。
  • 老人严重贫血能治好吗(视频)

    老人严重贫血能治好吗
    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失血是导致贫血的三大原因。贫血的原因不同,预后也完全不同,具体如下: 1、若造成生成减少的原因是由于骨髓被恶性肿瘤细胞占据,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晚期,导致无法正常产生红细胞和其他血细胞。如果老年人患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的晚期,实际上可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多; 2、若为造血原料缺乏或者慢性失血导致的老年人缺铁性贫血,通过补铁可以治愈。对于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医生需排除消化道肿瘤。有些消化道肿瘤,最开始表现为消化道慢性失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这类病人除进行补铁,改善缺铁性贫血,还要根治肿瘤,比如结肠肿瘤,把肿瘤切除后贫血可以治愈; 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影响红细胞生成而导致贫血。血常规表现与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相反,为大细胞性贫血。通过补充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以恢复。此外,临床医生需要进一步寻找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得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治愈。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