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华

  • 脾脏囊肿如何确诊(视频)

    脾脏囊肿如何确诊
    在脾脏上的疾病,如果是长东西类疾病,像脾脏囊肿确诊方法如下。首先说小的脾脏囊性病变,一般没有症状,往往都是在健康查体的时候发现,一般做B超就能发现,脾脏上发现有囊性病变,是通过B超,但是往往不能确诊是单纯的真性脾脏囊肿,还是寄生虫性的、还是脾脏的假性囊肿。要确诊,最好做一个增强CT扫描,看到脾脏上具体囊肿的大小、位置、血供特点,综合起来,或者做核磁共振,增强核磁共振,也把脾脏的囊性病变看得很清楚。真性囊性通过CT、核磁都可以确诊。怀疑是寄生虫性脾脏囊肿的时候,还有一个实验,叫做卡松尼试验,就是通过身体的皮试,来测试脾脏囊肿的液体对人体造成的一个免疫反应。这是确诊寄生虫性脾脏囊肿的一个方法。
    2023-08-02
  • 脾脏囊肿症状有哪些(视频)

    脾脏囊肿症状有哪些
    脾脏在身体的左上腹后面,脾脏如果上面长一个囊性病变,可能会有一些症状。脾脏上的囊性病变,病变如果比较小,5cm以下的病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自身没有任何感觉,往往都是在健康查体,做B超就可能发现。 按着囊性病变使劲往大长,长得很大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症状,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饱胀的感觉,如果更大可能会有胀痛感觉。 另外也与囊肿的病因有关,比方寄生虫性的囊肿,可能刺激性比较多,而真性囊肿一开始没出现症状,长得很大就会出现饱胀感,假性脾脏囊肿,可能与原来疾病有关系,周边有炎症,可能有症状就比较多。脾脏囊肿的表现就这几种情况。
    2023-08-02
  • 脾脏囊肿如何治疗(视频)

    脾脏囊肿如何治疗
    在脾脏上长囊肿,囊性病变往往有三种类型,寄生虫性的脾脏囊性病变、真性囊肿、假性脾囊肿: 1、寄生虫性脾脏囊肿,治疗一般建议把整个脾脏摘除,包括寄生虫性的脾囊囊性病变。因为它本身部分切除很难,由于残留的还可以生长; 2、真性脾囊肿,治疗有多种选择,如果<5cm,一般不需治疗,因为它对人体没太多影响,如果它长得特别大有症状,可以选择开窗引流,在脾脏囊肿开一个窗户,然后里头囊液流出来,自体就可以吸收,不用切脾,如果脾脏上是多发囊肿,有很多又特别大,要把整个脾脏加囊肿全部摘除; 3、假性囊肿,要看具体其他的疾病情况,是做切除还是做引流,或是穿刺引流等多种方法。现在做脾脏手术,以前是开刀做手术摘脾,现在发展是做微创脾脏摘除,就是通过腹腔镜,肚子上打几个小孔,就可以把脾脏摘除。做腹腔镜微创脾脏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2023-08-02
  •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视频)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
    肝脏手术最大的就是换肝,整个肝脏都换。肝移植手术以后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肝移植早期并发症,换肝时里面有很多接口,如接血管、接胆管,如果接的血管比较细小,可能会造成狭窄,造成肝血供不足,或肝胆管狭窄,这些都可能会造成近期并发症,还会有出血。 远期并发症是移植的肝可能不成功,虽然肝移植成功,但是没有功能,也可能是因为缺血原因造成。还有重要的并发症就是免疫排斥反应,即移植的肝和原来很多免疫指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现在已经有很多药可以调整免疫功能,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多数可以控制,但是有少数会造成肝没有功能。如原来是肝癌患者,移植以后过几年,特别容易再长肝癌,也算是远期的一种并发症。
    2023-08-02
  • 胆总管下段结石严重吗(视频)

    胆总管下段结石严重吗
    胆总管下段结石是比较重的疾病,胆总管结石最多的还是继发性,就是由胆囊结石掉到胆管里,也有原发长到胆管里面,由肝内胆管掉到胆总管里。胆总管下段结石就是结石掉入胆管里边,从胆管又掉到下端。胆总管下段结石是很复杂的疾病,胆总管下段结石可以造成胆管梗阻,胆汁无法排出或下端梗阻以后,胆汁还可以流入到胰管里去,胆管和胰管下端往往是汇合在一起,有时会引起胆汁反流到胰管里边去,就会造成胰腺炎。 因为结石在胆总管下端,实际上可以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这些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加重都可以引起很多细菌生长、化脓,可以造成休克、死亡。所以胆总管结石是非常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2023-08-02
  • 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视频)

    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有以下2种情况: 1、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般都是胆道系统感染,形成肝内外胆管结石,并掉入胆总管里边,这是原发胆道系统胆管里边长的结石; 2、胆囊结石结石顺着胆囊管掉到胆总管里面就形成胆管结石。要预防胆总管结石就是从这2方面。预防胆管里的结石,就是预防胆道感染。最多见的感染如蛔虫,蛔虫在肠道里乱爬,就可能顺着胆管下段开口,爬到胆道里边。 蛔虫分泌虫卵在胆道里边,将来就会形成胆道结石,甚至有的蛔虫到胆道里出不来了,用药治疗时蛔虫会死到胆道里面,从而断成很多节,长成很多结石。 胆囊结石会掉到胆管里面,所以有胆囊结石时还是应该积极治疗。 患者需减少抽烟,喝酒,吃肉,因为这些会促进胆囊收缩,导致结石掉到胆管里,所以要控制饮食,减少结石掉下来的可能性。
    2023-08-02
  • 胰腺囊肿怎么治疗(视频)

    胰腺囊肿怎么治疗
    胰腺囊肿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单纯性胰腺本身囊肿,一般是先天性因素引起,此种囊肿治疗分两类,无症状小囊肿,可随诊观察。一般小于2-3cm囊肿,没有太多症状,不建议积极做治疗,随诊观察即可。较大胰腺囊肿可采取手术治疗,一般做开窗引流; 2、胰腺假性囊肿,往往是因为胰腺炎引起,小症状不明显者不着急做手术,较大者需进行内引流术; 3、肿瘤性囊腺瘤,也是囊性病变,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治疗。因为病变为肿瘤性,囊腺瘤进一步发展也可能会变成囊腺癌,故囊腺瘤疾病一旦发现要积极做手术,避免进展为囊腺癌。
    2023-08-02
  •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视频)

    急性胆囊炎的主要病因
    急性胆囊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急性胆囊炎最主要的原因是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很多见,人群里高发,胆囊结石如果卡住胆囊管,引起胆囊结石嵌顿,是导致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原因。 老年人没有胆结石也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这时就是因为胆囊上面的血供发生了变化,可能栓子在胆囊的血管有梗阻,胆囊缺血引起坏死,会出现胆囊炎。所以,胆囊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有了胆囊炎就需要积极治疗。
    2023-08-02
  •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效果好(视频)

    慢性胆囊炎怎么治疗效果好
    胆囊结石是非常多见的疾病,胆囊结石刺激胆囊往往会有慢性胆囊炎。现在的治疗就是做手术,有胆结石应做手术,胆囊切除以后,往往都做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胆囊都会发现合并慢性炎症,说明胆囊本身功能受影响,血运不好、有长期胆囊结石的刺激等都可以引起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治疗主要还是治疗胆结石,如果有胆囊结石,结石没有治疗好,胆囊炎症也不会好。 现在治疗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实际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胆囊里一旦长了结石,靠吃药很难消退。胆囊结石有相应的症状,而且是多发,这种情况往往把整个胆囊切除,就是微创胆囊切除。如果胆囊里边结石比较少,胆囊功能还比较好,可以考虑做保胆取石手术。现在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把胆囊切个小孔,把石头取掉,这时就可以将胆囊功能保留下来,胆囊逐渐恢复正常。
    2023-08-02
  •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视频)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
    小儿疝气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腹股沟斜疝、肚脐眼脐疝。之所以该地方称为疝气,是因为脐疝是肚脐眼里没有长结实,腹腔、胃、肠、网膜会突出。皮肤长上了,脐疝会长个包。小孩腹压增大,站立走路时或者哭闹,腹压增大其就可突出,多数情况其还可以还纳回去。 腹股沟斜疝是从腹股沟管这点有肠、网膜从该处肠管出来,也可以还纳回去。表面看起来是在小孩、婴幼儿哭闹时发现肚脐鼓或者腿有鼓包,但往往是疝气表现。这种情况需要找小儿科大夫检查判断是脐疝还是腹股沟斜疝,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这些都由专科医生判断。
    2023-08-02